當前位置: 首頁 > 男生小說 > 武俠小說 >玄兵破魔 > 第九章 佛門圣地
第九章 佛門圣地
作者:龍人   |  字數(shù):11238  |  更新時間:2004-11-24 06:43:49  |  分類:

武俠小說

第九章 佛門圣地

瓏瓏將古錯送了一程又一程,仍是不愿回頭。

古錯雖也是柔腸依依,但他心知終有一別,只好硬起心腸道:“瓏……瓏兒,你請回吧。不用多少時間,我們又將重逢的,到那時,掃盡亂舞群魔,又何愁不能長相依呢?”

瓏瓏見古錯喚自己為“瓏兒”,心中一喜,又是一悲,萬般柔情,化作點點淚水傾灑而出,讓古錯又愛又憐。

見他倆如此纏綿難舍,石敏忙將頭轉(zhuǎn)去,望著遠處群山,群山默默,人也默默。

瓏瓏輕輕地將粉頸上所佩之玉摘了下來,鄭重地交給古錯,柔聲道:“我娘說此玉能避邪的,我?guī)г谏砩弦咽吣炅耍愦巳パ闶?,自是危機重重,你將此玉帶上,有它保護,加上我的日夜祈禱,你會平安而歸的?!闭f罷,親手替古錯戴上。

古錯一咬牙,轉(zhuǎn)身就走,石敏回過身來,看著瓏瓏,點了點頭,也轉(zhuǎn)身而去。

瓏瓏佇立那兒,良久良久……

△△△ △△△ △△△

古錯深知自己與石敏都是為天絕心頭之恨,若走旱路,一路不知會有多少人追殺,恐怕未至雁蕩山,人已累個半死,甚至丟了小命,于是便決定走水路。

古錯與石敏一向未曾見過海,所以在海中航行之日,倒不覺無聊,看著風和日麗,海面平展如緞之景,兩人都有心闊神怡之感,二人都經(jīng)歷了許多的生死坎坷,終日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中奔走,日夜提心吊膽地度日,如今忽然可以全身心放下來去看那帆影點點,聽那漁歌陣陣,不免有恍然隔世之感。

大海中的陽光和風,漸漸帶走了石敏心中的悲傷與哀愁,她那緊鎖的眉頭平展了,如霜般寒意逼人的俏臉笑容漸多,古錯看在眼里,暗自也為她高興。

這艘船很大,雙桅桿,能容四百多人,但人并未滿,只有六七成人,船上的人很雜,三教九流,南來北往的都有,這些人見多識廣,在船上沒事便天南地北地胡吹一氣,說些奇聞怪事,倒也有趣得很。

船沿途一路停停靠靠,不時有人上下船,過了二日,船已近浙東南海濱,客船上的雁蕩山一帶的人也逐漸多了,外人難免就問些與雁蕩山有關(guān)之事,那些人見問起雁蕩,都不由興致勃勃起來,于是古錯與石敏就聽了一路的美麗傳說。

相傳,這雁蕩山的開山祖師竟是佛祖尊前的第五羅漢諾詎那呢!

自唐僧受了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真經(jīng)返回東土大唐后,西天佛地整個震動了。

一日,佛祖與眾羅漢說道:“大唐有此等高僧,獻身我佛,乃我佛之大喜也?!北娏_漢齊道:“獻身我佛,我佛大喜??!”

佛祖又道:“大唐乃臥龍伏虎之寶地。然而光耀我佛精神,主在我佛本身……”佛祖慧眼一掃,眾羅漢都默然不語。

少頃,第五尊羅漢諾詎那閃身而出,雙手合十道:“我佛慈悲!弟子愿摩頂放踵,不計肝腦涂地,以光耀我佛!”

一言即出,舉座皆驚,眾羅漢面面相覷。想不到這貌不怕人,個子小小的羅漢,有此等驚人之舉。

佛祖點頭贊許,問道:“你帶什么寶貝?”

諾詎那道:“一只瓦缽足矣?!?/p>

佛祖驚異道:“為何不要金缽,只要瓦缽?”

諾詎那道:“金缽乃金子所制,神仙皇帝喜之,妖魔鬼怪愛之,凡夫俗子求之,豈容我獨自捧之?必召禍惹殃也。”

佛祖道:“瓦缽易碎,西域至東海何止千萬里,你可能保它完整?”

諾詎那道:“有心則全,無心則碎,有心天涯咫尺,無心咫尺天涯?!?/p>

古錯聽到那說故事之人說到這兒,心中不由一動,暗道:“好個‘有心則全,無心則碎’,真是一語道破天機?!?/p>

那人又把故事接著往下說……

佛祖一聽連連點頭贊許,又問道:“你還攜何物防身?你若要如意金箍捧,我可去龍宮借來?!?/p>

諾詎那搖頭道:“弟子只要一根竹杖足矣,金箍棒乃龍宮之珍寶,藏于密室,傳之千秋萬代,借于我佛,龍王臉上笑瞇瞇,心頭燒乎乎。而那小小竹杖,取之山間,行可為杖,韻可當?shù)?,逢蛇逐蛇,遇蚊趕蚊,不亦善乎?”

故事說到這兒,就有人插嘴了,聽口音應(yīng)是齊魯人氏,說話甕聲甕氣,道:“日他娘了,俺就不信有那個諾什么那的和尚,怪牛的,不要那如什么棒的。俺聽俺娘說那個如什么棒的能大能小,能輕能重,不也一樣趕蛇趕蚊子?”

眾人聽得正在興頭,被他打斷,都很氣惱,拿眼瞪他,心道:“真是個魯蠻人,連羅漢也不知說,說成了什么和尚?!蹦侨耸艿萌绱艘坏?,倒也不再言語了,說故事的人這才接著開始……

因此,諾詎那拜別佛祖與眾羅漢,一人一缽一杖,向大唐中土走去。

茫茫世界,蕓蕓眾生,一杖一缽,磕頭化緣。不想問何處來,不求人知何處去,不計行程多坎坷,不明歲月為何物!

無喜、無怒;無悲、無愁;無笑、無哭;無畏、無昏;無陰晴、無行停、無生死……

一日,他乘上一片貝葉,踏著東海滔滔碧波,來到一座白云裊裊的仙山。但見大雁行行,嘎嘎作聲,盤旋山巔;芙蓉片片,層林盡染,芳香紅艷;草棚間間,雞鴨成群,瓜果連串。諾詎那跨步上得山來,手中持的仍是一缽一竹而已。

他見田頭立有一老翁,便啟口問道:“老丈,請問此處名為何村?”

農(nóng)夫答道:“芙蓉村?!?/p>

又問道:“此山名何山?”又答道:“雁山。”

諾詎那憶起當年佛祖的曉諭:“若行四方,當值勝妙山水起塔立寺,花名村,鳥名山,即其地也?!庇谑撬闩G斬棘,降妖除蛇,召了三百弟子,在此建寺,說經(jīng)講佛。后被人尊為雁蕩開山祖師。

看來,這種傳說在浙東南海濱一帶流傳甚廣,所以此人說起這個傳說是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古錯聽了,也嘖嘖稱奇,暗道:“這羅漢倒也值得欽佩?!?/p>

那齊魯大漢忍不住又插嘴道:“你們南人自是說你們的山水如何如何神奇,俺看倒也未必就真的如此?!毖哉Z方罷,忽覺四周全是怒目相視的人,才記起身在南地,自是南人居多,他如此一說,豈不引起公憤?當下一伸舌頭,不再言語。

便有人反駁道:“若不是有奇山異水,像琴圣那樣的隱世高人,怎么居于此地?”眾人隨聲應(yīng)和,不由把話題扯到那琴圣身上,古錯趕緊凝神細聽。

一個胖胖的商賈之類的人道:“聽說那琴圣彈的是一把六弦琴,一曲奏起,可見百鳥齊飛,鮮花更艷,若真的是有此琴,倒也是無價之寶,我倒想高價買下?!?/p>

另一個勁裝漢子似是官府武吏,一聽商賈此言,不由冷笑一聲,道:“莫非你竟是活得膩了。敢打那琴圣的六弦琴的主意。琴圣一生只有兩件心愛的東西,一件便是這六弦琴,另一件就是他的女兒。可惜……”說到此處,話語一頓,賣了個關(guān)子。

眾人惱他如此吊人胃口,卻又不敢強行催問,只好陪著笑臉道:“大人真是見多識廣,竟知曉的如此清楚。”

那武吏一摸稀稀拉拉的幾根山羊胡須,得意地道:“哪里,哪里。我聽說琴圣的女兒竟是個弱智之人,言行舉止,只及常人八九歲光景!看那身段卻是亭亭玉立,水靈得緊了。對于自己的六弦琴和女兒,琴圣是視若性命,豈容他人沾指?若是真去說什么購買之言,他一曲彈出,你還不立刻魂歸西天?”

那胖胖的商賈吃了一驚,道:“你說他那六弦琴彈出竟可傷人性命?”

那武吏似是極為不屑于商賈之孤陋寡聞。側(cè)目看向他道:“別說你這樣的肉胚子,就是習武之人,他也一樣可以以琴聲取人性命。”

那商賈受他奚落,心中有氣,但見他孔武有力,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如此這般又行了一日,船至一海灣,便有人說是樂清灣到了。船在一個很小的島西側(cè)靠岸后,卻不再前行,讓船上的人都下船,要換乘小舟,方可逆江而上。

古錯只得與石敏一道好不容易才找了一條小舟,那舟身竟是用獨木挖空而成,兩頭尖尖,船身修長。這小舟的主人是一個精瘦的老頭,聽古錯問訊時,竟頭也不抬,只顧“吧嗒吧嗒”抽他的水煙,古錯又說了一遍,他手翻翻眼皮,道:“今天可是月初一呀……算了,看你們似乎是急著趕路,我也不顧以前的老規(guī)矩了?!?/p>

說罷,老漢一磕煙槍,叫了一聲:“阿山,把船篙拿出來,扒拉幾個飯,得進山了?!?/p>

不一會兒,從那海邊的小屋里鉆出一個全身黑黝黝的小伙子,皮膚發(fā)著亮,極為光滑,倒像一條黑魚?!昂隰~”手中抱著二根長篙,竟是細竹制成,他一言不發(fā),走到那小舟前面,解開繩子,然后又麻利地準備好別的東西,老漢仍是抽著他的水煙,一動不動。

好不容易才等到輕舟離岸,石敏才‘吁’了一口氣。

撐起那葉輕舟,那老漢立刻與方才判若兩人,顯得生龍活虎起來。從老漢口中才知這舟叫蚱蜢舟。需一前一后兩人共撐,前面的掌握方向,后面的自是猛力前撐。

那老漢與阿山配合的極為嫻熟,小舟輕快如箭,像在水面上飄飛,而且如此速度船身卻并不亂晃。

一路猿鳴唧唧,幽谷深深,荊棘叢叢,山泉深深,古錯與石敏坐于船中,不由得看癡了。

忽然,那船頭的老漢問道:“阿山,放在我枕頭下的那錠花銀,是不是又被你這個雜毛拿去賭了?”

阿山道:“沒有的事,您三叔也知道我戒賭了?!?/p>

“戒了?我那天在阿水房里看到那個吆三喝四的人,我看倒像是你,莫非是我年老眼花了嗎?”說罷,老漢氣得直“嘿嘿”冷笑。

阿山看似是不太善于撒謊之人,見他三叔動了怒,便不敢再狡辯,口中直道:“我還會不還您不成?我本是想扳點本錢回來,阿水那狗娘養(yǎng)的竟然……”

那老漢大吼一聲,道:“你還怪什么阿水,你不手癢,他還來搶你的錢不成?越來不成器了,什么時候我一伸腿去見你死去的父母,又有何臉面?”越說越氣,手中長篙猛地向那阿山揮去,阿山躲避不及,被擊中雙腿,竟落下水去,落水之前手胡亂一抓,恰好抓住那長篙,老漢猝不及防,被一起帶入水中!

石敏見這一老一少爭吵就動起手來,還落入水中,不覺好笑。過了一陣子,笑容在她臉上凝固了,因為這么長時間過去,那兩人還不冒出面,石敏不由看了看古錯,道:“莫非他們竟溺水而死了?”

古錯搖了搖頭,道:“不可能,他們二人常年生活在水邊,水性定是極好,而現(xiàn)在江水并不很急,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我們又進了一個圈套?!?/p>

說罷,古錯凝神四望,只見兩岸均為深深莽林。江岸頗為陡峭,但以現(xiàn)在的水速,小舟向下漂流在轉(zhuǎn)向江岸時,以他與石敏的武功躍上江岸,應(yīng)該無事,不由心中略定,便讓石敏蹲下身來,然后運勁于足下,那蚱蜢舟便不再東搖西晃。

倏地,石敏尖叫一聲:“水,水!”古錯一看,不知何時,小舟已有了兩個雞蛋大小的破洞,江水正從那兒飛快地向上冒,石敏不習水性,已驚得花容失色。

古錯一看,小舟附近水底下似乎有兩條黑影在飛速游開,心中一動,一運真力,船舷被他硬生生抓下一塊木片,古錯一翻腕,內(nèi)力一吐,木片電般射向一個黑影,很快江面浮起一片紅色,慢慢地彌漫開來。另一個黑影卻不見了。

過了一會,江面飄起一具尸體,正是阿山。

此時小舟已水漫過半,而小舟離江岸還有十幾丈遠,如果只有古錯一人,那他自可擲出一塊船木,然后借足此木,飛身上岸,但以石敏的武功而言,卻是做不到。不由心中暗急。

就在此時,江面上突然飛速從兩岸邊及上下游四個方向駛來四艘小舟,輕疾絕倫,飛速而來,古錯見狀,心道:“或可求他們相救了。”

那四艘小舟很快就到了古錯他們身邊,停了下來,將古錯、石敏團團圍住。此時,古錯的小舟已幾乎全部沉入水中,兩人也已浸入水中,石敏大聲叫道:“過路的朋友,能否救人一命?”

從下游駛來的蚱蜢舟上站立的是一個鷹鉤鼻和兩個勁裝的漢子,那鷹鉤鼻哈哈大聲道:“救命?在這雁蕩山腳下,有誰不知我魚鷹只會殺人不會救人?我看二位如此垂死掙扎,也有失體面,不如由我魚鷹助二位一臂之力,包二位走得順順當當?!?/p>

說罷,他舉起手中大刀用力一揮,立時有快如閃電的箭從四個方向向古錯二人射來,呼嘯聲夾著陣陣腥臭之味,顯然是喂過巨毒了。不知這班人為何要如此趕盡殺絕。

古錯見狀,知道今日此劫能否逃過真是不可而知了,見毒箭飛來,忙揮舞天鉞格開,石敏也抽出乾坤圈竭力抵擋。無奈二人身子有一半浸在水中,心中有莫名恐懼不安之感,再加手上一用力,腳下的小舟一陣搖晃,下沉更快,即便古錯二人再神勇,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終會力竭,而那毒箭,卻似取之不盡用之不完。

一個不留神,一支毒箭疾速從古錯腿邊擦過,釘在船上,古錯心中一動,見船身上還有四枚毒箭,便拔了出來,雙足用力一蹬,口中對石敏說聲:“小心了?!比艘褯_天而起,雙手疾揚,毒箭飛射而出,只聽得慘叫連連,已有五人倒下落入河中,立刻四周又飛駛而來三只小舟,古錯見狀,心一下沉了,似乎這船只是沒完沒了。

古錯落下來時,才知小舟在他用力一蹬之下,已全部沉入水中,石敏也不知去向,古錯本欲在下落之后躍身再起,如今卻不可能了,人疾落入水中,一下便向下沉去。沉下去之時,尚有許多箭射入水中,但被水一阻,力道已大減了。

時為初秋,水溫尚未太涼,否則古錯又得擔心石敏,怕她受不了這寒意。

古錯待沉到水底,便抱住一塊石頭,定下身來,舉目四望,除了能看到水面方向滲入水中的淡淡光線外,其余什么也看不清。古錯大急,卻又不能呼喚石敏,正心如火焚之時,突然感到右側(cè)似有水聲,心中一動,忙抱著石頭向右側(cè)走去,走近了,伸手飛速一抓,抓住一團物,柔柔挺挺,不由大吃一驚,忙放手再抓,這次抓住的是一只手,柔柔無骨,定是那石敏無疑。那手先是猛地像受驚一般向后縮去,未掙脫,于是也不再掙扎,或許石敏已知是古錯了。古錯見石敏未死,心中一寬,將石敏拉至身邊,石敏開始似乎有點害羞,但亦知如不這樣,若兩人再一失散,就更不容易找了,也就任他牽著手。

古錯左手抱著石塊,右手牽著石敏,慢慢地向岸邊走去。他知道如果一浮上水面,迎接他的又將是箭雨,古錯內(nèi)力雄厚異常,在水中呆上半個時辰亦無大礙,但石敏卻遜色多了,很快,走上一段路,她已是頭暈眼花,腳步有點踩不穩(wěn),古錯見狀,很是關(guān)切,而此時離岸估計尚有十幾米。

突然,古錯腦中一道火花閃過,心生一個主意,便猛地將石敏攔腰抱過,橫摟胸前,頭朝石敏的臉湊去。

石敏大吃一驚,一巴掌朝古錯扇來,卻被古錯閃過,古錯又出指如電,點了石敏的“少?!薄ⅰ胺谩倍?,石敏頓時動彈不得,心中悲恨無比。

古錯卻已顧不了那么多了,用手摸索著找到石敏的嘴唇,然后湊上臉去,將自己的口對著石敏的口,將一股真力緩緩?fù)氯搿?/p>

石敏頓覺胸悶之感減輕了許多,不由心道:“我倒是錯怪他了。只是,他如此做,也應(yīng)征求我的同意方可?!钡忠幌?,在這水中,如何開得了口?不覺對自己的胡思亂想感到好笑。

古錯就這么抱著石敏,一步步走到岸邊,再往前走,便現(xiàn)出水面,古錯放下石敏,兩人站立后,已可隱約看清對方,相互一使眼色,同時一縱,人已如蛟龍般飛出水面。

二人躍至空中,猛一擰身,向前飛掠而去,恰恰同時躍至岸上,二人并未停身,又向前飛躍出十來丈,才將身伏下,藏身于一塊巨石之后。

那些小舟上的人正奇怪古錯二人怎么落入水中后,竟半天不見浮上,便分開來在江面上游弋,忽地聽到“嘩嘩”的一聲響,轉(zhuǎn)身一看,才知竟是二人已脫水而出,忙彎弓搭箭,卻已遲了,古錯二人已沒入岸邊樹叢中,眾小舟忙向這邊飛速劃來,到了岸邊,紛紛跳上岸來,卻不敢冒然進入?yún)擦种?,圍作一堆嘰嘰喳喳地商議。

石敏雖是女兒身,但性子頗急,吃了這些人的虧后,又氣又恨,在地上撿了許多石子在地上排開,古錯知她心意是想射殺幾個,忙低聲阻止了她,因為他知道一旦出手射死幾個,另外的人必會躍入水中,那么他們只能望江興嘆了,更別說找個活口問一句了。

古錯悄悄地在石敏身邊低聲道:“我出去引他們進入?yún)擦种?,你在后面封住他們的退路。”石敏點了點頭,叮囑一聲:“小心點?!?/p>

自父親石君子被害后,石敏一向少言寡語,即便開口了,也是冷冰冰的讓人聽了頓生寒意。如此溫柔地叮囑他人,倒是罕見得很了。

古錯點了點頭,道:“你放心,都只是一些三腳貓角色,奈何不了我?!闭f罷,悄悄地向另一處走去。

那些人正躊躇著,想進去尋找,又怕遭了埋伏,不進去找,又恐被問罪,正左右為難之際,突然聽到一聲響,一塊碗口大小的石塊在那兒骨碌碌地向下滾,再往上看,有一個人影顯出巖石外,正跌跌撞撞地向山腰爬去。

有人驚喜地大叫一聲:“他受傷了?!绷⒖?,所有人都呼地拔出兵器,如狼似虎地向那人影撲去,他們雖然知道受了箭上的毒,必在一個時辰后發(fā)作,但如果在對方倒下去之前砍上幾刀,也算是立了一功。誰不想撿這樣的便宜?于是撅著屁股“嗷嗷”叫著向那人撲去。

奇怪的是那人雖腳步踉蹌,卻極難追上,眼看著就要摔倒在地,又奇跡般穩(wěn)住身子,眾人追得心中發(fā)急,便有人取出弓箭,射向那人后背,眼看就要射中了,但那人卻突然摔倒在地,毒箭恰好從他頭上飛過,眾人不由惋惜地大嘆。

如此一番追趕,那伙人已漸漸離開江岸,追著追著,忽然發(fā)現(xiàn)那人不見了,正愕神間,忽地一聲厲喝聲響起,數(shù)十塊石頭夾著尖嘯聲疾飛而至,又準又狠,霎那間倒下了七八個人,眾人忙轉(zhuǎn)頭就跑,卻見眼前寒光一閃,又有四五個人倒下。

剩下的八個人抬頭一看,只見是剛才那小舟上的年輕人已傲立前面,右手持一奇門兵器,似鏟非鏟,似斧非斧,上面正往下滴著血,不由嚇得魂飛魄散,抬腿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二條腿,那人卻不追趕,只是冷冷發(fā)笑。

剩下的八個人一陣猛逃,眼看江水就在前面,不由心中狂喜,心中道:“只要我一頭扎入水中,看這惡神能奈我何?”卻又聽得一聲嬌叱,數(shù)顆石子飛來,將其中五人打得腦漿迸裂而死。余下三人肝膽欲碎,想要再逃,卻哪里邁得開步子?只見人影一閃,又有二人倒下,剩的那人再也支撐不住,“撲”地一聲癱倒在地上,早已屎尿齊下了。

只聽得一個清朗的聲音道:“抬頭站起身來。”聲音不大,卻有一種威嚴,那人不由將頭抬起,只見眼前站著一男一女,男的玉樹臨風,女的俊俏卓然,哪像剛才那兩個殺人于無形之人。

古錯見此人如此窩囊,不禁好笑,故意眥牙咧嘴道:“快說出是受何人指使!要不然就一刀一刀把你慢慢剁開,拌上鹽、辣椒,烤著吃了?!币桓眱瓷駩荷返臉幼印?/p>

那人忙道:“小的只知跟著‘魚鷹’他混口飯吃,卻不知什么指使之類的事,沒想到竟沖撞了二位爺,還望二位爺放了小的一命。”說完磕頭如搗泥。

古錯不由大為掃興,沒想到自己忙了半天,對手竟如此不堪一擊,他又忍下性子,向那人問道“魚鷹”又為誰效力,那人吱唔了半天,才說出是叫什么“無尾蛟龍”的一個山寇頭領(lǐng),古錯大為驚訝,自己身上一無珠寶二無奇貨,雖說有一奇門兵器天鉞,但小小山賊,未必識貨,怎么會打起自己的主意呢?

但要在這家伙身上問出個什么東西來,更是不可能,古錯便朝他屁股踢了一腳,喝道:“就你那兩下子,也在這兒人五人六地折騰!回去跟你師娘再練幾年?!?/p>

那人趕緊抱頭鼠竄,邊跑邊想:“我什么時候有了師娘?”百思不得其解。

古錯找到那長著鷹勾鼻的“魚鷹”的尸體,在他身上找了半天,一無所獲。

此時,天色已漸晚,二人濕淋淋地站在晚風中,頓覺有點涼意。

石敏道:“現(xiàn)在已無法逆江而上,天色已晚,不知何處能覓得到村落,求住一宿?!?/p>

古錯叫道:“可惜,可惜,剛才應(yīng)該逮住那小子讓他帶我們走出這林子,如今倒真的一愁莫展了。也許,今夜就得在這林子里過夜了?!?/p>

石敏道:“這林子……也能過夜嗎?”

古錯心道:“有何不可,我當初還在山洞里過了幾個月呢?!笨谥袇s道:“惟有此法了,幸好我?guī)Я嘶鸩鹱樱怯糜图埌?,想必還能用?!闭f罷,從懷中掏了出來,一看,果然沒事。

二人便向林中走去,轉(zhuǎn)過二道山梁,尋到一塊背風的草地,草地極為平展,約有百尺見方,四周全是石崖,石崖腳上長著許多蒼天古木,聳立如蓋,人坐在草地上,反像在一個天然帳蓬之中,古錯對此處極為滿意。

古錯四處弄來一點枯枝,點著,然后用天鉞在那些古木上砍些枝丫下來,用藤葛捆成一個木架,架在火堆旁邊,然后對石敏道:“你先將衣服烘干,我出去找點吃的?!闭f罷,也不待石敏回答,提起天鉞就往叢林走去。

石敏見古錯走后,猶豫了半天,終于一咬銀牙,脫下衣衫,架在那木架上烘烤,沒過多久,衣衫便烘干了,穿上身來,暖暖的舒適多了,便起身又去找了一些枯樹枝來放在火堆旁。

過了一會兒,聽得古錯遠遠地叫道:“石姑娘,火堆沒有滅吧?”石敏知道古錯如此一喊,是在提醒她說他自己回來了,免得萬一她沒烘干衣服他卻走來,就弄得彼此尷尬,不由暗暗感激,便應(yīng)道:“倒未曾滅,只是煙多了。”

片刻后,古錯從樹林中鉆了出來,手中提了一只山雞和一只野兔。古錯道:“天色太暗,竟讓它跑了一只兔子,比這只還肥,可惜,可惜。”

石敏想:“就這么一堆火,也能烤出什么美味來?多幾只少幾只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古錯先在野兔的肚子上劃開一道口子,然后用手插入,用力一撕,竟把整張兔皮撕下,露出紅紅嫩嫩的肉,古錯又剖開兔子,掏去內(nèi)臟,然后削出一截樹枝,將兔子穿上,架在木架上燒烤,邊烤邊翻動,烤了一會兒,古錯便把這事交給石敏,他自己又去找來一大捧黃泥,仔細地將那山雞用黃泥糊上,最后在黃泥外用大張樹葉包上,細心地用蔓藤捆上,然后把火堆挪開一點,將那山雞淺淺埋下,蓋上土,重新在其上燃起火堆。

半個時辰之后,那野兔已烤得焦黃,清香撲鼻,古錯拿了下來,撕下一支后腿給石敏,自己又撕了一只腿,塞進嘴中大嚼起來,只覺滑膩爽口,滿嘴生津,不禁狼吞虎咽起來。

一只野兔吃完,意猶未盡,古錯又將那山雞取出,將那燒得干硬的黃泥一掰開,山雞雞毛也被帶下,通體干干凈凈。這次石敏只吃了一小塊,就不再吃了,托著腮靜靜地看著古錯吃。

一只山雞下肚,古錯打了一個飽嗝。

石敏忽然問道:“笑大哥,你這手燒烤巧藝是跟誰學(xué)的?”

古錯道:“一個老人,江湖人稱哭神農(nóng)。”

石敏驚道:“怎會是那魔頭?”

古錯聽她稱哭神農(nóng)為魔頭,心中大為不悅,道:“石姑娘未曾見過哭神農(nóng),怎知他是魔頭?”

石敏聽出他的不滿,道:“我也是聽爹爹說的,爹爹說當年哭神農(nóng)喜怒無常,視人命如草芥,不知有多少江湖中的成名人物毀于他的手下?!?/p>

古錯冷冷一笑,道:“成名人物所成之名,未必就是英名,而且表面上是英明,其實質(zhì)又是什么,誰又能看清呢?就像天絕一樣,在你未發(fā)覺真相之前,誰知他會是如此可鄙可恨呢?何況,你爹當年曾參與圍攻哭神農(nóng)之事,自是說哭神農(nóng)的不好了?!?/p>

石敏大驚,道:“我爹也一起圍攻那哭神農(nóng)嗎?”

古錯也頗感意外,看來石敏真的是不知情了,于是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仔細地說了一遍,直聽得石敏云里霧里。她哪會想到哭神農(nóng)背后有那么多的故事?更沒想到的是哭神農(nóng)之死,竟也與他爹有關(guān)!

她若有所思地道:“難怪我爹自見了金陵梅寒星后,回家常長嘆短吁,定是他已在外聽說了什么,開始懷疑十幾前的哭神農(nóng)是否死得冤枉?!闭f到這兒,她很認真地對古錯道:“我堅信我爹是個正直的人。若當年真的圍攻了哭神農(nóng),而這哭神農(nóng)真的是位俠義中人,那我爹一定是受人誘騙,而且后來定已后悔,否則天絕那狗賊也不會對我爹動殺機,畢竟,我爹武功超凡入圣,要殺他得冒很大的危險?!?/p>

古錯點頭道:“或許你爹石君子當年真的為天絕所蒙騙了。我相信天絕近段日子頻出殺招,決非是為了保住面子不失那么簡單?!?/p>

“尤其是那日在‘天鉞酒樓’,‘飛天窮神’曾土說我二哥古云的招式中含有鞭法,而且是一種很高超的鞭法,我就不由想起天絕,因為普天之下,或許沒有比‘絕殺簡子鞭’更厲害的鞭法?!?/p>

“奇怪的是,以天絕之年齡輩份,本應(yīng)是不可能向古云這樣的小輩傳授武學(xué)的,這其中的奧秘,暫時是難解了?!?/p>

石敏道:“今日之事,必有蹊蹺,我倒想明日去會會那個‘無尾蛟龍’,或許會有所獲?!?/p>

古錯點頭道:“我亦有此意?!?/p>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一日奔波,倦意漸漸襲來,古錯站起身來,道:“且看我鋪上兩張床?!?/p>

說罷,古錯提鉞在手,人飛縱而起,天鉞閃出,揮出一片寒光,向那頭頂松枝罩去,只見寒光閃過之處,松針紛紛揚揚飄灑下來,落了一地。片刻后,古錯躍回地上,將那些松針掃作一處,然后將那火堆移開,移至十幾步外,然后古錯把松針鋪在那剛剛燒過之處,鋪平后,人往上一躺,松松軟軟,而下面則因受了火堆烤燒,便可以由地下向上慢慢滲出熱氣來,已可維持一夜。古錯把這一張“床”讓給石敏。他等那火堆在另一處燃燒一段時間后,再次移開,如法炮制,又一張“床”完成了。

二人和衣躺下,無星無月,卻有鳥鳴蟲嘶。

古錯難以入眠,他想起了瓏瓏,想起了哭神農(nóng),想起了天絕,思潮起伏洶涌。

石敏更難以入睡,白日在水下之情形讓她心跳,身熱,臉紅。心中如倒翻了百味瓶,那滋味只有她自己曉得了。

不知過了多久,二人才沉沉入睡。

△△△ △△△ △△△

第二日醒來,天已大亮,二人就近找了一個處水潭洗嗽一番,古錯見石敏靜靜坐在巨石上,身后是如火如荼的朝霞,映得一張俏臉神采飛揚,一肩長發(fā)披灑下來,垂成千種風流萬種柔情。一向來石敏便是一副冰若寒霜之模樣。沒料到竟也有如此柔情似水之時,直把古錯看得癡癡傻傻地道:“石姑娘……我……”支吾著停下了。

石敏抬眼望著他,道:“笑大哥,直言無妨?!彪p目坦坦蕩蕩。

古錯暗叫一聲:“慚愧得很,我怎可如此胡思亂想?!辈挥煽∧樢患t,道:“我……我們這就去找那‘無尾蛟龍’吧。”

石敏看他神色,知他本非欲說此言,當下也不點破,點了點頭。

沒想到“無尾蛟龍”在這雁蕩山一帶,名氣倒也不小。古錯二人沒走多久,就找到一個極小極小的村落。說它村落,似乎還是抬舉了它,因為總共才三戶人家,四五間房。

村子小,四周散布的狀如塞外帳蓬的東西卻多,中間一根直直的樹干豎起,四周似乎有三四人環(huán)圍那般大,古錯二人走近一看,原來是將許多稻草捆在樹桿上,也許是為了防潮吧,這些稻草將來農(nóng)人要用它燒飯的,不能擱在地上被水侵爛了。

村子雖小,卻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墻是鵝卵石砌成的,路是鵝卵石鋪就的,一口水井四周也盡是鵝卵石。古錯二人見了,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種親切感,胸中的煩悶似乎也因那光滑的鵝卵石一掃而光。

古錯與石敏找到一個老人,也是一個地道的山里農(nóng)人,臉上縱橫著無數(shù)的皺紋,看去如一張皺了的柿子皮,一身衣裳打著補丁,腳上穿著一雙草鞋,正在用一把鍘刀鍘草,也許是年紀大了,那草在他手中要掙扎半天才能好不容易切成幾截。

古錯一問:“無尾蛟龍”在何處棲身,那老農(nóng)臉上便閃過一絲驚恐,轉(zhuǎn)身就走,卻被石敏一把拉住,道:“老人家,我們只是尋常游客,因聽說這一帶有個叫‘無尾蛟龍’的強盜出沒,常掠人財物性命,我們才向您打聽一下他們棲身何處,我們便繞道而行,免得撞上?!?/p>

也許是看石敏是個美麗絕倫的姑娘,這老農(nóng)才安定下來,開口說了一通嘰哩喳拉的話,古錯一下呆住了,原來這老農(nóng)只會本地方言,而雁蕩山一帶的方言又極生澀難懂。

那老農(nóng)也大為著急。找下一根樹枝,在地上用它劃了起來,古錯一看,原來這老農(nóng)還是識字的,在地上寫了“三折瀑”三字,然后又在地上畫了一條彎曲的線,一頭粗一頭略細,細的那一頭又分成兩根線,在兩根細線之間,老農(nóng)重重地畫了一個圈,然后用一個箭頭拉到“三折瀑”三個字上。

寫罷,老農(nóng)站起身來,用手這么比劃著,口中發(fā)出如水般的“嘩嘩”之聲,古錯問道:“您這細線是代表河流吧?”

那老農(nóng)一聽連連聽頭,很是高興。石敏從身上掏了一錠銀子給他,他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古錯與石敏轉(zhuǎn)身走開之時,那老農(nóng)望著他們二人的背影,臉上笑容漸漸沒了,化作掛在嘴角的詭異的冷笑。

古錯與石敏走出幾步后,古錯突然回頭,老農(nóng)大吃一驚,臉上的冷笑一下子僵在那兒,但很快,他又換上那種憨厚的笑容,等石敏轉(zhuǎn)身時,看到的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了。

古錯暴喝一聲:“納命來吧?!?,長身而起,人如驚雁過空,凌厲無比地撲向那老農(nóng)。石敏以為古錯竟要對這樣一個山里老農(nóng)下毒手以殺人滅口,封鎖消息,不由大為不滿,人也同時躍起,手中乾坤圈疾掃古錯后腰,這一招殺著并不多,只是速度奇快,她只是意在逼古錯撤招,而無傷他之意。

那老農(nóng)卻突然雙手一揚,已有兩柄飛刀疾飛而出,射向古錯,同時人也高高躍起,竟連踢四腳,分襲古錯下腹、胸前、咽喉和髖部,招式竟是凌厲毒辣異常!

當然對古錯來說這是構(gòu)不成什么危險,右掌疾掃,勁力洶涌而出,立刻將那二把飛刀震出十幾丈外,同時天鉞出手,虹光一閃,那老農(nóng)忽地發(fā)覺自己的腿無論哪一腿踢出,最后都必踢進那鉞刃之中,不由心頭一凜,生生收招,就地一個“懶驢十八滾”,滾出戰(zhàn)圈圈外,然后身子向后疾彈而出,竟欲逃遁。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