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也正是現代企業(yè)需要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想要在商海中有所作為,只有與合作伙伴團結一心、精誠合作,才能讓自己的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把事業(yè)上的付出兌換成遍地黃金。
在古代,狩獵是人們主要的生計來源。在當時,野豬和兔子是主要的獵物,從填飽肚子的角度來說,4只兔子只能維持4天的生活,1頭野豬卻差不多能夠解決一個月的“溫飽問題”。
但因為古代人們的狩獵手段比較落后,弓箭的威力也頗為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兩個獵人一起去獵野豬,才能獵獲1頭野豬;如果一個獵人單兵作戰(zhàn),他只能打到4只兔子。打到1頭野豬,兩家平分,每家吃15天;打到4只兔子,只能供一家吃4天。
所以,如果對方愿意合作獵野豬,你的最優(yōu)行為是和他合作共獵野豬。如果對方只想自己去打兔子,你的最優(yōu)行為也只能是自己去打兔子,因為這時候你想獵野豬也是白搭,一個人單獨制伏不了一頭野豬,所以你將一無所獲。
明顯的事實是,兩個人一起去獵野豬的贏利比各自去打兔子的贏利要大得多,這是古代獵人都懂的道理。同樣,齊心協(xié)力的合作,也是存在于我們現代生活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合作能實現雙方的最大利益,實現雙贏。
美國著名實業(yè)家亨利·福特說:“相聚,是開始;團結,是進步;合作,則是成功?!睕]有錯,只有團結合作,才是縱情商海,實現“黃土變黃金”的美夢的保證。
合作才能發(fā)展,合作才能勝利,這是現代成功商人的共識。缺乏團結一致的合作精神的企業(yè)不可能獲得成功,這就像幾匹馬拉一輛車行駛一樣,當所有的馬朝著一個方向步調一致地奔跑時,這輛車才能有速度。如果幾匹馬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這輛車根本就不會前進,如果步調不一致,還會導致馬倒車翻。
但是,眾人一條心不是一句空話,我們要在合作中有所作為,使合作能持續(xù)下去,實現黃土變成金的夢想。
首先,在理念上要正確。
要堅信合作能夠健康發(fā)展下去,如果你把精力都集中在失敗上了,那你必然失敗。不要一開始就想著失敗,尤其不要用經典的理論,如:只能共苦、不能共甘,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過河拆橋等來支配自己的思想,甚至腦子里就根本不應有這種想法。抱有這種想法本身就為失敗的結局埋下了禍害的種子,就像剛開始學習騎自行車一樣,發(fā)現前面馬路中間有一塊石頭,于是乎你越不想碰上石頭,偏偏最后還是碰上了。
其次,持續(xù)不斷地溝通。
開始要溝通,遇到問題也要溝通,解決問題時也要溝通,有矛盾時更要溝通,多想有利于合作發(fā)展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在公開場合辯論,不要把矛盾指向對方。
第三,丑話說在前面。
最初創(chuàng)業(yè)時就把該說的話說到,該立的字據一定要立到。把最基本的責任、權利說個明白透徹,尤其股權、利益分配更要說清楚,包括增資、擴股、融資、撤資、人事安排、解散等等。
第四,一直向前看。
創(chuàng)業(yè)合作過程中,遇到問題矛盾應向前看,向前看利益是一致的,因為成功會給大家?guī)砀S厚的收獲。盯住眼前的事情不放,只能是越盯矛盾越多,越盯矛盾越復雜,最后故步不前。回頭看,回憶起合作中的不愉快,會使你傷心,以致喪失創(chuàng)業(yè)的斗志和前進的動力。只有向前看,成功的希望才會激勵著合作的各方擯棄前嫌,勇往直前,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五,有效解決矛盾。
當雙方矛盾沖突上升到兩個陣營的矛盾時,外力也不能解決。此時應立刻停止爭論,停止人事波動,對事不對人地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如果雙方溝通有困難,就應主動尋找外方的力量,尤其雙方都信得過的好朋友來“解鈴”;如果發(fā)現合作中的某些小人正利用他人彼此間的矛盾分歧來達到個人目的,要及時解決,不能讓小人有機可乘。
雙方應換種心境。出去郊游,散心,不要糾纏在矛盾之中,大家撇開工作問題和合作中的矛盾,出去多討論人生話題,休閑話題,把利益看淡一些。
第六,不要太計較小事。
難得糊涂是雙方合作的潤滑劑,因為很多時候對小事太過計較實際上沒有多大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對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極為不利。
第七,及時協(xié)調。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最初策劃周全,事情是隨時都有可能變化的。合作運營過程中,遇到新問題新矛盾一定要先說清楚,立下字據再行動,千萬不要先干再說,因為事情發(fā)生后都是朝著自己有利的一方考慮。
第八,不要輕易地考驗對方。
創(chuàng)業(yè)者團隊合作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意地去考驗合作伙伴是得不償失的,還會傷了和氣,心理上出現了裂痕。所以既然是合作,就不要動輒考驗對方,考驗是基于不信任為前提的。
不懂合作之道,大而不強眾而不霸
當年所向披靡的拿破侖帶領的法國軍隊,鐵蹄所踏之處都是戰(zhàn)無不勝的。但唯獨在進攻馬木留克城的時候,遭到了頑強抵抗。馬木留克兵高大威猛,一個法國士兵根本就打不過一個馬木留克兵,軍隊的前進遭到了抵擋。后來,精于合作的法國人發(fā)現,兩個法國士兵卻可以打過兩個馬木留克兵,一群法國兵可以打過一群馬木留克兵。所以,法國士兵避免單個和他們進行戰(zhàn)斗,靠著互相合作,最終擊敗了馬木留克兵。
原來,每一個馬木留克的士兵雖然強悍無比,但他們不重視合作,自己打自己的,不理會別人。當同伴遇到了危險,也不去接應,而法國士兵卻視合作為集體的生命,最終獲得了勝利。
合作雙贏不是一句空話,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yè),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都是成功的保證。我們應該把合作當做一種責任來承擔,這樣才能充分認識到合作的意義,重視合作的價值。
為什么說合作精神對于我們來說,意味著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那是因為,為了保證團隊的利益能夠充分實現,有時合作精神就意味著某個人也許需要作出一些犧牲。但是,成功男人請仔細想一想,團隊的收益不也是個人的收益嗎?如果某個人不作一點犧牲的話,那么整個團隊最終將會失去勝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整個團隊還有其他成員,自己不也受到損失嗎?
所以,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明白合作對自己、別人乃至整個團隊的意義。一旦放棄了合作,也會被成功所放棄。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在彼此的合作中感受到自己對于別人的價值以及別人對于自己的意義。
當然,合作也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人的天性中有各自為政的傾向,因此,合作精神也需要培養(yǎng)。
西點軍校多年來一直通過一種傳統(tǒng)的訓練,來讓學員們明白必須團結一心、通力合作、合理分工、配合默契,才有可能完成任務,取得勝利。
當學員到巴克納野戰(zhàn)營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活動在等待著他們。就是把學生分成35人左右的小組,大約是一個排的規(guī)模,讓各組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搭建組合橋的任務。這種活動組合橋,每一塊橋面和梁柱都有幾百公斤重,光是要抬起一塊橋面,就需要一群人的力量。所以顯然,要完成這項任務必須依靠團隊合作。
在戰(zhàn)場上,搭建這類組合橋多半都有具體、迫切的任務,或是恢復重要物資的運輸,或是逃避敵人的追擊,或是追擊殲滅敵人,這些任務總會產生迫切感。因此,這種訓練也總是建立在一種假設的生死攸關的情況下進行,任務非常緊急艱巨。各組還要互相競爭,看哪一隊最先把橋搭好。
這種模擬戰(zhàn)時的合作訓練,就是在告訴我們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合作,不光是為了避免大而不強,眾而不霸的情況發(fā)生,更多的是因為合作是創(chuàng)業(yè)不可或缺的動力元素。第二章小生意單干,大事業(yè)合伙
精明的商人會把市場競爭看做一塊蛋糕,并與合作者甚至競爭者聯手做蛋糕,蛋糕做得越大,大家分得也就越多。這樣,參與合作的雙方都能得到最滿意的結果。一個人的100%與100個人的1%
我們經常會注意到大雁以V字形飛行,而且V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些。(V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的理由是因為有較多的雁。)這些雁定時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幫助它左右兩邊的大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風洞試驗中發(fā)現,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飛行比一只雁單獨飛行能多飛百分之十二的距離。生意場上也是一樣,學會發(fā)揮大家的力量,才能在競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合作是所有組合式成功的開始。有一處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旋渦在挪威海岸外,它的威力讓任何人都無法抗拒。這個永不停止旋轉的大旋渦十分可怕,如果有人膽敢接近它,就會被卷進去,再也無法逃生。
那些不懂得“利人利己”原則的人,那些不懂得了解合作的人,也正在向著生命的大旋渦靠近,他們必然會遭遇不幸的毀滅。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中,到處都可看到“適者生存”的證據。
一個人的100%不如100個人的1%,只有經由和平、和諧的合作努力,才能獲得生命中的成就。單獨一個人必定無法獲得成就,即使一個人跑到荒野中去隱居,遠離各種人類文明。然而,他仍然需要依賴他本身以外的力量來生存下去。他越是成為文明的一部分,越是需要依賴合作性的努力。
有的人要依靠一天辛勤工作賺取微薄的工資謀生,但只要他能夠學會與他人友好合作,他的生活就可以過的容易一點。其實,人類的生活哲學是以“合作”而不是以“競爭”為基礎的。懂得合作的人不僅可以比較容易過日子,以及獲得舒適豪華的生活,也將享受到額外的“幸福”,而這正是單槍匹馬者永遠享受不到的。
不管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獲得豪華生活而努力積聚物質財富,這些努力占去了我們在這個世俗世界掙扎奮斗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我們無法改變人類天性的這種物質傾向,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追求財富的方法,那就是把“合作”當做是追求財富的基礎法則。
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與各式各樣的人合作,尤其是在生意場上,要盡可能地與更多的人保持合作。也許,我們每個人擁有的都不夠多,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相互分享,那么我們每個人都將得到很多。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信息社會,如果你不肯與人合作、分享,那么你取得成功的概率簡直就是微乎其微。
不要期望自己是超人,也不要期望他人付出100%的能力去幫助你。你要善于結交更多的朋友,只要他們在關鍵時刻付出1%的能力去幫助你,就足夠了。比如,你在做生意的時候,需要100萬元的資金,你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但他全部的資金只有10萬,他就是竭盡所能也只能借給你10萬,距離你100萬的目標還遠著呢!而如果你有100個朋友,他們各自有10萬元,只要他們各自借給你1萬元,你的資金就湊夠了。
我們要樂于與朋友合作,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就是力量,只有與朋友合作,力量才會更大。當眾多朋友在各自的領域里,向你伸出援手的時候,你還有什么事是辦不到的呢!
一個神秘的生財方式——合伙
在商界,競爭日益激烈,想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合伙賺錢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合作方式。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他人的意見來參考;一個企業(yè)的技術也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并吸收其他企業(yè)的先進技術和成果。所以,合伙做生意的形式就應運而生了。
松下幸之助說:“松下不能缺少的精神就是合作,合作使松下成為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團隊?!?/p>
1952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與荷蘭菲利浦公司就有關技術合作問題進行商務談判。為了保證技術合作項目的效益穩(wěn)定,松下幸之助對菲利浦公司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調查菲利浦公司一個擁有3000名研究人員的研究所時,松下幸之助發(fā)現他們設備精良,技術先進,人才濟濟,每天都在進行著世界最新技術和最新產品的開發(fā)研究。
松下幸之助非常明白,如果依靠自己現在的技術和力量,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大規(guī)模、這樣高水平的研究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耗用幾十億日元。而如果通過與之合作,便可以充分利用菲利浦公司現有研究團隊和研究技術,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松下幸之助以55萬美元作為專利轉讓費,并且以總付形式一次付清。就這樣,通過與菲利浦公司的合作,松下幸之助得到了來自菲利浦公司的技術支持。還有他們的研發(fā)技術、理論知識和管理經驗等等。
雖然這筆相當于兩億日元的技術轉讓費對松下公司來說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但是,在雙方合作期間,松下公司便利、迅速地獲得了菲利浦公司最新的技術發(fā)展。雙方的合作,為松下電器公司發(fā)展成為馳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菲利浦公司稱雄世界的技術實力,使松下公司最終發(fā)展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子工業(yè)公司。
前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行政官安迪·格魯夫說:“一個企業(yè),一個政府以及人類社會的大多數組織活動不但是由單個人參與的,更是由一定的團隊集體行動完成的?!笨突f:“放棄合作,就等于自動向競爭對手認輸?!崩视崳茫牛详懰疾┱f:“合作對于今天的企業(yè)而言,就是生命。沒有合作精神的員工會對企業(yè)極不負責任。”
同樣,在生意場上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精明的商人會把市場競爭看做一塊蛋糕,并與合作者甚至競爭者聯手做蛋糕,蛋糕做得越大,大家分得也就越多。這樣,參與合作的雙方都能得到最滿意的結果。有錢大家賺、和氣能生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指導經商行為的金玉良言。
美國著名財富大亨摩根認為,競爭是無謂的浪費和消耗自身實力的無聊游戲,與其絞盡腦汁地和對手拼個你死我活,不如繞過競爭,與人聯合,如此才是繁榮和穩(wěn)定之道。
摩根在掌控市場方面有著獨到的智慧。當華爾街的商行林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候,摩根并不像別的同行那樣,時時想著怎樣與對手一較高低,搶得更多的市場。他總是把目光看得更加長遠。摩根認為,爭取合作不僅避免了競爭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還能快速壯大自己的事業(yè)。所以在1864年,摩根就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下,與查斯·達布尼——原鄧肯商行的同事一起組建了達布尼-摩根公司,專門從事債券、各種商業(yè)票據及通貨和黃金的買賣。
在1873年,摩根又與費城第二大金融公司的老板——安東尼·德雷克歇聯合,組成了德雷克歇-摩根公司,該公司成為全國最強有力的金融投資商行。摩根以無可爭議的實力,在歐洲分配主要證券,統(tǒng)治著美國公債市場。
1884年開始于銀行破產的第二次金融危機在歐美發(fā)生了,這次危機,又迅速波及證券交易所。然而由于摩根買下了被驚惶失措的投資者和投機者們傾銷到市場上的各類證券,才使這次危機沒有演變成如1873年那樣的大崩潰。
摩根在華爾街的地位顯赫。他又開始把眼光投向了鐵路、鋼鐵等其他領域。他先是奪取了全美最重要的一條鐵路———薩斯科哈那鐵路的控制權,接著又為范德比爾特的紐約中央鐵路公司成功銷售了2500萬美元的股票,還不斷地把各家倒閉的鐵路公司收購下來,到1900年摩根公司成為美國最強大的鐵路公司。與此同時,摩根用融資的手段合并了美國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鋼鐵公司,成立了聯邦鋼鐵公司,接著又收購了一些大的鋼鐵公司,于1901年,摩根通過多年的合作經營理念,終于成立了US鋼鐵公司。
眾所周知,獨狼并不是強大的,只有獨狼合群才能讓他們的力量達到空前的強大,所以才會有“猛虎也怕群狼”之說。而對于我們人類來說,尤其是經商者,合伙的生財方式,也是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的。
集各人之所長,合眾人之智慧
大家都知道比爾·蓋茨能成為世界首富,是因為他掌握了世界計算機經濟的大趨勢,還有他在電腦上的智慧和執(zhí)著。其實,比爾·蓋茨的成功除這些原因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懂得集合他人之所長、利用眾人之智慧。
讓我們來領略一下比爾·蓋茨是如何集各人之所長的。
第一,讓有潛力的、聰明獨立的人來與自己一起工作。
比爾·蓋茨說:“在我的事業(yè)中,我不得不說我最好的經營決策是必須挑選人才,擁有一個完全信任的人,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個可以為你分擔憂愁的人?!?/p>
第二,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脈資源。
眾所周知,保羅·艾倫及史蒂芬是比爾·蓋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之一。保羅·艾倫及史蒂芬不僅為微軟貢獻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也貢獻他們的人脈資源。比爾·蓋茨通過他們的介紹與推薦,結識了很多商業(yè)伙伴、客戶和人才。
第三,在國外發(fā)展朋友。
比爾·蓋茨一直堅持讓外國朋友去調查國外的市場,以及開拓國外市場。彥西是比爾·蓋茨的一個非常要好的日本朋友,他為比爾·蓋茨講解了很多日本市場的特點,為比爾·蓋茨找到了第一個日本個人電腦項目,以此來開辟日本市場。
第四,讓媽媽成為中間人。
比爾·蓋茨在他20歲的時候創(chuàng)立了微軟公司,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當比爾·蓋茨簽到了一份大單后(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強電腦公司——IBM簽的),他的轉機到來了。
那時,比爾·蓋茨還是一個大學在讀生,他不可能有太多的人脈資源。那么,他是如何釣到這么大的獵物呢?原來,比爾·蓋茨之所以可以簽到這份合約,中間有一個中介人——比爾·蓋茨的母親??赡芎芏嗳瞬恢?,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會董事,董事介紹自己的兒子認識董事長,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就這樣,比爾·蓋茨順利地得到了與IBM簽下這個大單的機會。
在商業(yè)社會,由于利益關系,我們必須集各人之所長,合眾人之智慧,所以,在你的人脈資源網中,不要排斥任何一個人成為其中的一員。要抱著雙贏合作的心態(tài),去看待所有的人。
在中國,那個龜兔賽跑的故事盡人皆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對這個故事進行了全新的演繹:
龜兔第一次賽跑,兔子認為自己勝券在握而過分驕傲,在半路上睡著了,而烏龜卻持之以恒,比兔子先到達了終點。
龜兔第二次賽跑,兔子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沒敢再馬虎,一口氣就跑到了終點,兔子贏了。
龜兔第三次賽跑,烏龜提出由它指定路線,結果兔子快到終點時,一條河擋住去路,兔子干著急也沒辦法。而烏龜卻不慌不忙地爬到河邊,慢悠悠地游過了河,贏得了第一。
龜兔第四次賽跑,這次,總結以前的經驗,烏龜和兔子決定合作。于是,陸地上兔子馱著烏龜跑,很快跑到河邊;到了河里,烏龜馱著兔子游,結果一起到達了終點,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第四次的啟示是,要合作、優(yōu)勢互補、實現雙贏??梢哉f,合作是手段,雙贏才是目的。
很多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深深意識到了“合眾人之智慧”對自己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國某大鐵路公司總裁的A·H·史密斯說:“鐵路的95%是人,5%是鐵?!比耸侨壕觿游?,人的成功只能來自于他所處的人群及所在的社會,只有集各人之所長,充分利用他人的智慧,才可為事業(yè)的成功開拓寬廣的道路。
在新加坡,有個地方叫“好客天國”。這個地方,白天是停車場,晚上則是小攤王國,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在這里,顧客隨便坐在一家攤位上,吃了這家的食品,如果還想吃其他風味,攤主馬上會派人取來奉上,結賬時只要向這家結就可以了。顧客感到非常方便,攤主之間也從未發(fā)生利益上的糾紛。這樣,彼此合作,相互依靠,既保證了自己的好處,又照顧了別人的利益。
于是,有人積攢了錢就從這開始創(chuàng)業(yè)了。陳宗達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開始在這里擺大排擋,賺了錢就和一起擺攤的朋友合作開食堂。又賺了錢,跟更多的擺攤朋友合作,開了食品公司。而他自己的財富也迅速膨脹,上下班由世界上最有名聲的勞斯萊斯車專車接送。
在專業(yè)分工越來越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前提下,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家化妝品公司的總經理張玫說:“現在的創(chuàng)業(yè)時代,早已不是單打獨斗、展現個人英雄風范的時代了。大家互惠互利,集各人之所長,合眾人之智慧才是硬道理?!?/p>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最好能夠相互合作,借助對方的力量,集各人之所長,合眾人之智慧,以彌補自身的不足,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合伙生意更好做,合作力量更強大
一個人可以一枝獨秀,但是不能獨霸天下,只有懂得真誠合作的人,才能生生不息地發(fā)展。畢竟單槍匹馬的英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想以更為強大的力量戰(zhàn)勝對手,惟有選擇合作。
身在商海更是離不開合作。你要與你的生意對手合作,你要與你的老板、同事合作。舉個例子吧,假如你要做一本書,你把選題策劃好了是不是就完事了呢?當然不是。
你需要找作者,你需要和作者合作。書寫完了,你又要找排版人員,與他們合作,盡量使你的書在版式上美觀大方。你還要找平面設計人員,為你的書設計一個新穎獨特的封面以吸引讀者。這一切弄好之后,你還要和印刷廠的人合作,把你的書印刷得精美一些。書出來了,你還要和發(fā)行人員合作,希望他們把銷售渠道拓寬一些……總之,你時時刻刻都要和別人合作,不要以為只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夠了。
本來是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的黔西南州晴隆縣,就通過股份合作,實現了脫貧致富。
同樣是那些草山草坡資源,同樣是缺少財政和金融投入,可是,由于晴隆縣的發(fā)展思路和投入方式發(fā)生了變化,結果卻大不相同。這個縣采用股份合作方式創(chuàng)辦的草地畜牧開發(fā)中心,是由干部出資、農民投勞,或農民以土地入股、畜牧技術人員以技術參股等多種靈活的方式,共同發(fā)展雜交羊養(yǎng)殖業(yè),實現了草地畜牧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
晴隆縣蓮城鎮(zhèn)江滿村本來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但采用股份合作方式創(chuàng)辦了草地畜牧開發(fā)中心之后,牧業(yè)開發(fā)中心僅靠青島市海寧縣對口幫扶捐贈的10萬元資金起家,從四川引進南疆黃羊,又從新西蘭、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引進波爾山羊,現已建成人工草場4.7萬畝,發(fā)展的優(yōu)質雜交肉羊存欄4萬多只,資產由當初的10萬元滾動發(fā)展到1300萬元。
脫貧致富后,本來長期依靠民政救濟生活的村民,以家庭土地入股方式加入牧業(yè)開發(fā)中心,采取“計本分利”的分配方式為中心養(yǎng)羊,一年養(yǎng)了50只山羊,分得現金5000元。在當地,很多農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錢。聞此消息,很多外遷的貧困戶爭相搬回,參加股份合作養(yǎng)羊。
過去來晴隆販運山羊的一些浙江商販,看到晴隆畜牧業(yè)發(fā)展的良好勢頭,紛紛投資建起了股份合作養(yǎng)殖場。晴隆縣畜牧開發(fā)中心主任經過調查統(tǒng)計出,全縣60%的山羊養(yǎng)殖戶將土地使用權入股建草場,中心負責草種、種羊和銷售,農民出勞力種草養(yǎng)羊,所得收入農民占60%,中心占40%。一部分掌握了技術的農民,除土地入股外,逐步擁有自己的羊群。目前農民、干部和個體戶入股養(yǎng)羊的積極性高漲,中心按資金、技術、勞力、草地等入股分紅,獲取合法收入。
實行這種模式,晴隆雜交優(yōu)質肉羊遠銷安徽、浙江、江蘇、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產品供不應求,每個農戶年收入由3000多元到3萬多元不等。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面,“和”與“合”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思想范疇,它的立足點在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自己發(fā)達后不忘提攜同道,使大家都沾到好處,更是中華文化中一種“推己及人”的廣闊胸襟的表現。
而在現代西方營銷理念中,重視建立和鞏固與同行的合作關系,也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企業(yè)都不可能擁有全部的資源優(yōu)勢,只有著眼于長線經營,與同行真誠合作,取長補短,互惠互利,攜手并進,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
縱觀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可以發(fā)現,真正取得競爭優(yōu)勢的人首先是一個善于合作的人,完全靠單槍匹馬穩(wěn)操勝券的人并不是經常出現的,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專業(yè)分工精細而又合作共處的時代。因而我們需要培養(yǎng)自己與他人協(xié)商與合作的能力,為將來拓展自己的人生舞臺打基礎。
中國有句俗語:“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鄙朴趨f(xié)商與合作能夠克服個人力量的不足,壯大集體的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從中獲得進步。
我們每天都要做許許多多的事,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不斷地尋求幫助,提高自身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合作不僅是人與人之間很重要的一種相處方式,更為個人提供了學習、實踐的舞臺。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就是一條通向成功的捷徑。
廣納四海財,有錢大家一起賺
在中國,最樂于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是廣東人。有人對全國各地的商人作了一個有趣的比較:山西人是你賺了我不干;上海人是你賺得比我多我不干;廣東人是只要有點賺我就干。廣東人在生意上的精明在此就可見一斑。
廣東是公認全國最適宜經商的地區(qū)之一。做同樣的生意,據說在廣州可以多賺10%。難怪中外的商家都把廣東視作一塊大蛋糕,一個個鷹揚虎視,都想染指,從中分一杯羹。
看準了這只肥羊,很多外地商家紛紛攻入廣東,其中大多是實力雄厚的零售業(yè)巨頭:北京王府井百貨、華聯、上海聯華,還有百佳、萬佳、正大萬客隆、吉之島、家樂福、好又多、國美、蘇寧……正在摩拳擦掌,準備殺入的商家,更是不計其數。無論你來多少,廣東一樣敞開大門歡迎你。
這是因為廣東人深明有錢大家一起賺的道理,一個地方要保持長久的活力,就要持開放的態(tài)度,不斷求新,不斷求變,不斷有新鮮血液的加入,社會才有進步。打開大門,歡迎三江客,廣納四海財,有錢大家一起賺,表面上好像損失了一些市場份額,但從長遠看,只要有好的游戲規(guī)則,蛋糕是可以愈做愈大的。
對于生意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生意賺多賺少,而是公平與否。廣東人說“米貴大為是”(大米貴了對大家都一樣),貴也不是貴我一個。恰恰由于廣東人這種平常心,所以生意的成功率反而比別人高,賺的錢反而比別人多。
不要以為別人在你家門口賺到了錢,就是在你的地盤搞“圈地運動”,商業(yè)的地盤不是死的,不是說一朝分茅列土,就是你的世襲領地。我們要允許別人開拓市場。因為市場是活的,每時每刻都在流動、變化之中。別人在向外拓展的同時,一定會給你帶來機遇。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才是商業(yè)市場的常態(tài)。
市場的不斷整合是一件好事。只有銳意向外拓展,才能保持活力。而且商品的流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播。麥當勞在推銷漢堡包和炸薯條時,是在向中國傳播一種美國文化;索尼、松下產品打入中國市場時,也是在傳播日本文化。
我們可以對“有錢大家賺”有更為廣義的理解:不論是“四小虎”,還是“東西岸”,或者是“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實質上還是一個全球經濟合作的概念。從一點擴張至四鄰,然后擴張至全國,然后擴張至全球,最終納入全球的經濟網絡之中。
當你在社會上行走時,建議你也采用“有錢大家賺”的競爭策略,在人類社會里,你不可能將對方絕對毀滅,因此你的“單贏”策略將引起對方的憤恨,成為你潛在的危機,從此陷入冤冤相報的循環(huán)里。在進行爭斗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發(fā)生意外的情況,而這會影響本是強者的你,使你反勝為敗!
所以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那種“你死我活”的爭斗在實質利益、長遠利益上來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應該活用“有錢大家賺”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在人脈資源上,注重彼此和諧與互助合作,面對利益時與其獨吞,不如共享;在商業(yè)利益上,講求“有錢大家賺”,這次你賺,下次他賺,這回他多賺,下回你多賺??偠灾坝绣X大家賺”是一種良性的競爭,更適合于現代社會的相互競爭。第三章合伙賺錢的雙贏之道
聰明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雙贏,既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需要,彼此同時邁上了成功的臺階,最終各得其所,這正是現代“合伙賺錢,謀取雙贏”的成功理念。合作的智慧:既利人又利己
“合作雙贏,利人利己”是現如今最常被商人津津樂道的。意思就是雙方共同做一件事時,最終各得其所,產生雙贏的效果。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斷”,講的就是合伙的智慧。
作為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你可以沒有人力、物力、財力,因為只要你擁有“合伙的智慧”,就可以通過合作來借用別人的物質力量,達到成全自己,也有利別人的目的。
在過去這些年,戴爾公司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夠站在全球IT浪尖上的企業(yè)。就在計算機市場最不景氣的時期里,在其他競爭對手紛紛折戟沉沙、大吐苦水時,戴爾的市場份額卻從12%攀升到了15%。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邁克爾·戴爾懂得“合伙的智慧”。
戴爾公司創(chuàng)立于1984年,以1000美元起家,創(chuàng)業(yè)初期缺乏資金、缺乏資信、缺乏資源,可以說非常的艱難。這時候,對邁克爾來說,要活下去就必須凝聚訂單、凝聚資本,這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這個時候,金融家沃克出現在邁克爾的面前。沃克因為一次投資的事情而陷入“經濟危機”之中,急需一個新工作為自己打開局面。正想聘請一位經理來幫助自己融資的邁克爾采取了大膽的合作策略,他聘請沃克來做電腦公司的總經理。
邁克爾聘任沃克任總經理的真實意圖并不是想讓他幫助自己做大電腦銷售額,而是要讓他來幫助自己籌集資本。但沃克也的確需要這個工作,于是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就促成了合作。
后來的事實證明邁克爾·戴爾的用人策略是多么英明,沃克是個大膽的資本家,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他在得克薩斯州商業(yè)銀行的老朋友關系,為戴爾申請貸款支持,很快就打通了銀行融資的大門。1988年6月,戴爾公司在納斯達克公開上市,籌到3000萬美元,此時公司的市值大約是8.5億美元。
就這樣,在合作中,邁克爾成功創(chuàng)業(yè),沃克順利扭轉經濟困局,彼此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合作的價值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合作、聯合其他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以更強大的力量、更殷實的財富,實現合作雙贏,利人利己的最終目的。
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3間空房里分別關著2只猴子,房子里分別放著一定的食物,但放的高度不一樣:第一間房子里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里的食物懸掛在屋頂;第三間房子里的食物則分別從易到難掛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幾天后,實驗人員在3間房子里分別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第一間房子里的兩只猴子一死一傷;第二間房子里的兩只猴子全死了;惟獨第三間房子里的猴子安然無恙。
原因很快查明了,擺放在第一間房子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激起膨脹的私欲,讓兩只猴子大動干戈,結果一死一傷;第二間房子里,兩只猴子望著懸掛在屋頂上高不可攀的食物,在絕望和饑餓中死去;只有第三間房子里的猴子,在獨自跳躍取食難以奏效時,同時想到了對方。于是,一只猴子站在另一只猴子的肩上,取下食物,兩只猴子在“疊羅漢”式的合作中,驚奇地攀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高度讓它們得以飽食并生存下來。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類似于這6只猴子的境況。互相廝打和孤立,都難以生存下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局限,當你感覺到自己的高度不夠時,你可以借肩膀給別人用一下,那樣你借出的肩膀也一定會為你贏得回報,而你們因此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實現了雙贏。
凱斯特是一位青年演員,英俊瀟灑,很有天賦,演技也很好,剛剛在電視上嶄露頭角。從職業(yè)的發(fā)展來看,他需要有人為他包裝和宣傳以擴大名聲。目前,他迫切需要一個公共關系公司為他在各種報刊雜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及有關他的文章,以增加他的知名度。不過,要建立這樣的公司,需要很大的一筆資金,凱斯特自己沒有那么多的錢。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上了布萊曼。布萊曼曾經在紐約一家最大的公共關系公司工作過好多年,她不僅熟知業(yè)務,而且也有較好的人緣。幾個月前,她自己開辦了一家公關公司,并希望最終能夠打入有利可圖的公共娛樂領域。但是讓她煩惱的是,到目前為止,一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夜總會的表演者都不愿與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還只是靠一些小買賣和零售商店得以維持。
凱斯特與她一拍即合,便聯手干了起來。凱斯特成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則為他提供出頭露面所需要的經費。他們的合作很快達到了最佳境界,凱斯特是一名英俊的演員,并正在時下的電視劇中出現,布萊曼便讓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
這樣一來,布萊曼自己也變得出名了,并很快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娛樂服務,他們付給她很高的報酬。而凱斯特不僅不必為自己的知名度花錢,而且隨著名聲的擴大,也使自己在業(yè)務活動中處于一種更有利的地位。
布萊曼和凱斯特在合作中各取所需,既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需要,互助使得他們同時邁上了成功的臺階。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yè),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他能否運用合作的智慧,實現既利人又利己的愿望,同時在雙贏中實現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