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雍正帝暴死之謎
一代梟雄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突然暴死在圓明園離宮中。作為第一手資料的《起居注冊》中是這樣記載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寶親王、和親王終日守在身旁。戌時(午后七時至九時)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寢宮發(fā)布遺詔給諸王、內(nèi)大臣及大學(xué)士,龍馭上賓于二十三日子時(夜十一時至翌日一時)。由大學(xué)士宣讀朱筆諭旨,著寶親王繼傳?!?/p>
然而民間卻流傳著雍正遇刺身亡的故事。例如《滿清外史》、《清宮遺聞》、《清宮十三朝》等等記載說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刺殺了皇帝。呂留良文字獄于雍正六年發(fā)生。十年十二月,留良、葆中父子被處死,其親人也被嚴加處置,另一子毅中斬決,孫輩發(fā)配極邊為奴。傳說四娘以宮女身份混入皇宮侍奉皇上,伺機行刺。還有傳說四娘在呂案發(fā)生后逃亡外地,練就一身功夫潛入宮內(nèi),以飛劍砍去清帝腦袋。也有人傳說除四娘外,還有一位名為魚娘的女子做幫手。
但有人認為這種行刺之說純屬謠言。
首先,呂案發(fā)生后,其家人皆受罰,無漏網(wǎng)之魚。其次,四娘根本不可能混進宮。雖然曾經(jīng)也有過罪犯眷屬特別是十五歲以下女子,沒收入宮為奴,像株連在呂案中的嚴鴻逵、黃補,其妻妾子婦即服侍于功臣家,然而呂氏的孫輩在寧古塔成為奴隸,犯大罪的人多是這種下場。所以四娘不可能混入宮內(nèi)。還有,皇帝實際上一年之中的三分之二都駐蹕在圓明園這個離宮。紫禁城內(nèi)明令整肅,與有“亭臺園林之勝”稱號的圓明園根本不可相較。因此,他“自新正郊禮畢移居園宮,冬至大祀前始還大內(nèi)”,“蓋視大內(nèi)為舉行典禮之所,事畢即行,無所留戀也”。園內(nèi)內(nèi)閣及各部院等機構(gòu)之規(guī)模宏大與大內(nèi)不相上下。雍正二年起,便設(shè)護軍營,一個女子根本不能飛檐走壁,穿過晝夜的巡邏和森嚴的戒備,輕易地就進入寢宮,刺殺皇帝。因而,雍正遇刺身亡的說法便受到了一定的質(zhì)疑。
又有人認為雍正既不是遇刺身亡,也不是壽終止寢,他可能是服丹藥中毒而亡。
這是從宮中檔案等資料中推出的結(jié)論。雍正生前,在宮中曾蓄養(yǎng)了一些僧道異能之士,他死后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嗣主乾隆忽下了驅(qū)逐煉丹道士出宮的諭旨。新君剛登基,尚有眾多事務(wù)待理,而緊急驅(qū)逐數(shù)名道士,這種做法確有奇怪之處,乾隆說其父視僧道如俳優(yōu),未聽一言,未服一藥,這顯然在為父親辯解,否則又怎會突下逐客令?他又說這幾個道士早就該受驅(qū)逐,但為何雍正容忍他們在宮中?乾隆如果為的是崇正道、黜異端,就應(yīng)該加以排斥,然而他卻沾沾自喜地稱:“朕崇敬佛法……仰蒙皇考嘉獎,許以當金法會中契超無上者,朕為第一?!倍?,還善待超盛、元日兩僧讓他們來京瞻仰梓宮。
驅(qū)逐道士的同日,乾隆另降一道諭旨諭令內(nèi)監(jiān)、宮女,告誡他們不許妄行傳說國事,“恐皇太后聞之心煩”,“凡外間閑話,無故向內(nèi)廷傳說者,即為背法之人”,“定行正法”。此事也值得注意?!爸卸旧硗觥闭撜哒J為此事必與雍正橫死有關(guān),否則為何皇太后所見外間閑話會心煩。雍正帝的死因被這種種說法蒙上了層層的神秘面紗,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看清其中的真相。
乾隆身世之謎
乾隆是歷史上執(zhí)政最長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時,清朝達到鼎盛時期。有關(guān)乾隆的傳說很多,然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乾隆的身世之謎。傳聞最廣的是說乾隆為海寧陳氏之子。據(jù)說雍正為皇子時,與陳家關(guān)系極好。正巧兩家同月同日生子,雍正很高興,命將陳氏之子抱來。等還回去時,陳家發(fā)現(xiàn)竟然已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女嬰。陳氏驚恐萬分,不敢聲張。雍正即位后,對陳家非常寵眷。到乾隆朝,待陳家愈加優(yōu)厚。當時陳氏父子已回海寧閑居。乾隆南巡至海寧的當天,即幸臨陳家,詢問陳氏家事。臨行到中門時,命把門封了,對陳氏說“以后除非天子臨幸,此門不要輕易開啟”。也有人說,雍正本人不知道換子之事,是一個妃子為了固寵,用自己的女兒換成了陳家的兒子。而在陳家長大的這個女孩,長大后嫁給常熟蔣姓人家,蔣家特筑小樓讓她居住,后世稱為“公主樓”(《清朝野史大觀》)。據(jù)傳乾隆因為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經(jīng)常在宮中穿漢人的服飾,甚至想下令滿族人全部改穿漢裝,后來因有大臣百般勸諫方止。有人寫詩道這件事“鉅族鹽官高渤海,異聞百代每傳疑。冕旒漢制終難復(fù),曾向安瀾駐翠甤”。高渤海,指的是陳氏祖上原為渤海高氏,后來改姓陳。后兩句是說乾隆曾駐蹕陳家,并試圖恢復(fù)漢裝(《明清宮廷疑案》)。海寧陳家住宅有“愛日堂”、“春暉堂”的匾額,據(jù)說也是出自乾隆御筆。而“愛日”、“春暉”都是用兒子孝敬父母的典故,這也成為乾隆生于海寧陳氏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