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曹丕及群臣皆大驚失色。曹丕又說:“行七步作詩,我覺得太慢了。你能應(yīng)聲而作詩一首嗎?”曹植說:“愿即命題?!辈茇У溃骸拔遗c你乃兄弟,以此為題。不許犯著‘兄弟’字樣”。曹植略加思索,即口占一首,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后,潸然淚下,遂免曹植一死,貶為安鄉(xiāng)侯。劉備受群臣之邀請,亦自稱帝以繼漢統(tǒng),任諸葛亮為丞相。劉備欲替關(guān)羽報仇,不聽群臣苦勸,興兵伐吳。張飛鞭打末將范疆、張達(dá),二人刺死張飛,提著張飛之頭投吳。劉備聞報,心痛無比,連續(xù)進(jìn)擊吳軍,并獲小勝。孫權(quán)遣使求和,劉備不許。孫權(quán)拜陸遜為大都督,陸遜堅守不出,劉備移營夾江,橫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澗,林木茂盛之處。劉備令馬良將駐屯圖送至川中諸葛亮看,諸葛亮看完,大驚道:“如此結(jié)營,兵家之大忌。徜若對方用火攻,何以解救?又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拒敵乎?禍不遠(yuǎn)了。陸遜拒守不出,正為此也。你立即去見主上,改屯諸營,不可如此?!瘪R良說:“如果吳兵已勝,如何?”諸葛亮說:“主上若有失,請投白帝城避之”。馬良領(lǐng)命而去。陸遜見蜀兵懈怠,派人夜里放火,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大獲全勝。劉備敗走白帝城,感傷愧悔而致病,臨終前托孤于諸葛亮。曹丕聞劉備亡,發(fā)動五路大軍攻蜀,諸葛亮暗遣將設(shè)計阻其四路兵馬,又遣鄧芝出使東吳,恢復(fù)蜀、吳聯(lián)盟。蠻王孟獲犯蜀邊境,諸葛亮用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七擒孟獲,孟獲歸降,蜀漢后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初敗魏國附馬夏侯楙,次又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后又收服姜維,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即以司馬懿領(lǐng)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dá),直取街亭,以斷蜀兵咽喉之路。諸葛亮召集眾將,商討誰守街亭之事,馬謖自告奮勇,立下軍令狀,愿去守街亭。諸葛亮惟恐有失,派王平佐之。王平建議沿山四周扎營,但馬謖不聽,反而笑王平道:“汝真女子之見!兵法云:‘憑高視下,勢如劈竹?!粑罕絹?,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勸道:“我常隨丞相經(jīng)陣,每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今觀此山,乃絕地也: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zhàn)自亂矣?!瘪R謖仍舊不聽,王平無奈,領(lǐng)五千兵到山下扎寨。司馬懿重兵圍山,街亭失守,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來到西城縣城下,時諸葛毫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去運糧草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曹軍來到,大驚失色。諸葛亮巧作安排之后,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此情景皆不敢進(jìn),急報與司馬懿。司馬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yuǎn)遠(yuǎn)望之。果見諸葛亮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望北山路而退。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魏兵,連夜退回漢中,揮淚斬馬謖,并上表自貶三等。石亭之戰(zhàn),吳將陸遜大破魏軍,請蜀伐魏。諸葛亮再上《出師表》,二出祁山,大敗曹真。因糧運不繼而退兵,退兵途中計斬前來追趕的魏國勇將王雙。孫權(quán)稱帝,諸葛亮約吳伐魏,三出祁山,連敗魏軍。后主下詔恢復(fù)諸葛亮丞相職務(wù)。因張飛之子張苞身死,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后諸葛亮又?jǐn)?shù)次北伐,雖然屢敗魏軍,但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時,司馬懿固守營寨,與諸葛亮相持。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臨終前,將身后之事一一安排,諸將依計行事,嚇退司馬懿追兵。魏延不服揚儀,舉兵反蜀,馬岱依計斬之。魏主曹睿死,太子曹芳即位。司馬懿殺曹爽,魏國大權(quán)多歸司馬氏。姜維繼諸葛亮之志,先后九伐中原,與魏將鄧艾等斗智斗勇,各有勝負(fù)。宦官黃皓弄權(quán),姜維屯田沓中以避禍,蜀漢國勢日衰。司馬昭命鐘會、鄧艾兩路攻蜀,鄧艾偷渡陰平,逼向成都,蜀后主劉禪出降。姜維詐降鐘會,策動鐘會叛魏,事敗一同被殺。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繼位,逼魏主曹奐禪讓,改國號晉。吳主孫皓暴虐荒淫,朝政腐敗,人心渙散。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伐吳,吳軍不堪一擊,土崩瓦解,孫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歸于統(tǒng)一。
《水滸傳》施耐庵
施耐庵(公元1296年—公元1370年),原名彥端,字肇端,號子安,別號耐庵。
生長在淮北。漢族,江蘇興化白駒場人(一說浙江錢塘人),元末明初的文學(xué)家。他博古通今,才氣施耐庵石像橫溢,舉凡群經(jīng)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yī)卜、星象、一切技術(shù)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jìn)士,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chuàng)作,搜集、整理關(guān)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據(jù)傳,張士誠起兵時,曾造府相邀,施耐庵以家中母老妻弱,子女婚事未畢而謝絕。
《水滸傳》成書于元末明初。
《水滸傳》版本甚多,從內(nèi)容上大體分為簡本和繁本兩種。從《水滸傳》存本形式上來看,其版本又分為五類:一百回本;一百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刪本;雜卷本。流傳較廣的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全傳》,本文介紹即以此本為藍(lán)本。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傳》,約一百萬字,包括大聚義、受招安、征遼、平田虎、王慶、方臘事,直至宋江等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