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2163  |  更新時間:2012-08-20 17:03:13  |  分類:

軍史鄉(xiāng)土

第24章

劉邦(前256~前195年),字季,今江蘇豐縣人,在秦朝曾做過屬于地方小吏的泗水亭長。大澤鄉(xiāng)起義爆發(fā)之際,投入了反對秦朝暴政的斗爭。秦朝滅亡后,與項羽形成了爭奪農民起義勝利果實的兩大政治集團。為了推翻秦朝統(tǒng)治,起義軍作出決定,由劉邦領兵向西略地入關,項羽往北救趙入關,并且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于劉邦軍紀嚴明,“所過毋(勿)得掠鹵(虜)”,又采取了收買秦將約其降的方針,很快瓦解了秦軍,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就攻下了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之后,劉邦聽了張良、樊噲的勸告,“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又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規(guī)定: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的一套辦法,受到了關中人民的擁護,“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劉邦婉言謝絕,表示:倉庫里的糧食很多,并不缺乏糧餉,不要秦民再費心。這使得大家更高興,都唯恐劉邦不為秦王。項羽這時也破釜沉舟,在殲滅了秦軍主力以后,到了函谷關外。他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收降了子嬰,便怒氣沖沖地打破函谷關,駐軍鴻門,并準備第二天擊破劉邦軍。這時,項羽的謀士范增也看透劉邦正在收攬人心,也勸項羽要立即進攻劉邦,不能給他以喘息、發(fā)展的機會。

當時,項羽軍士40萬,劉邦只有軍士10萬,如果項羽進擊劉邦,是有把握獲勝的??墒?,項羽的叔父項伯,卻因為與張良要好,連夜偷偷跑到劉邦軍中,把項羽進擊劉邦的消息告給張良,并勸他趕快逃走。張良反勸項伯和他一起去見劉邦。劉邦估計到自己力量不及項羽,只得在項伯來時,向他表示,自己清理關中戶口、府庫,正是等待項羽前來接收,決無獨占關中的野心,并請項伯把這個意思轉告項羽。劉邦還稱項伯為兄,為他設置酒宴,與他約為婚姻,對項伯竭盡拉攏之能事。項伯答應了劉邦的要求,約劉邦次日一早拜見項羽。當夜,項伯就把劉邦的話轉告了項羽,并替劉邦說了許多好話,使項羽改變了進擊劉邦的決定。第二天,劉邦只帶領100騎兵,同張良、樊噲等幾員將領來到鴻門,拜見項羽。項羽設宴招待劉邦,一同入席的還有項伯、范增和張良。宴席上的氣氛仍然非常緊張,范增幾次舉起所佩的玉玦向項羽示意,要他下令殺死劉邦,項羽都默然不動。于是,范增召來武將項莊,暗囑他以舞劍為名,在宴席上刺死劉邦。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候,項伯也拔劍起舞,幾次擋住了項莊刺來的劍,保護劉邦。張良見情勢緊急,立即召樊噲持劍握盾闖入軍帳。樊噲怒目站在項羽對面,當項羽問明他便是劉邦的衛(wèi)士樊噲時,不盡稱贊說;“真是壯士??!”

并賞賜一斗酒和一只生豬肩。樊噲一面喝酒,大口吞下生豬肩,一面陳述劉邦的功勞,指出要殺害劉邦,是走秦朝的老路。在樊噲義正辭嚴的指責下,項羽啞口無言。劉邦乘此機會,假說上廁所,溜出軍帳,“脫身獨騎”返回霸上。這就是著名的“鴻門宴”故事。楚漢之爭鴻門宴過后不久,項羽進入咸陽,放火燒了阿房宮,殺死秦王子嬰,大肆搶掠。他憑借手中武力,以為天下從此已定,分封六國貴族、秦朝降將和有功將領十八人為諸侯王,自稱“西楚霸王”,班師東歸,都定于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劉邦被封為漢王,統(tǒng)轄巴、蜀、漢中地區(qū)。項羽的分封,不僅沒有起到鞏固自己地位的作用,反而遇到了一些掌握重兵的諸侯王和沒有受封的將領的強烈反對。當初,項羽和劉邦曾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墒牵瑒钕热胂剃?,卻未能稱王關中;相反,項羽還用秦將章邯等人三分關中為王,以堵塞劉邦東進的道路。這一切使劉邦大為怨恨,因為從為漢王起,他就準備與項羽比試高低,一決雌雄。劉邦入漢中不過數(shù)月,就以韓信為大將,暗渡陳倉(在今陜西寶雞),回軍關中,從而揭開了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被項羽分封的諸王,并不真正服從項羽的領導,沒有受封的人,更是心懷怨懟,剛剛一個月就互相攻殺起來。劉邦乘機出兵,攻滅了章邯等三個王,完全占有關中地區(qū)。公元前205年春,劉邦更利用項羽率兵北上攻打齊王田榮韻時機,率領不滿意項羽的五諸侯兵56萬人,揮兵東向,攻占彭城。項羽急領精兵3萬回師,反奪彭城。劉邦戰(zhàn)敗,退守滎陽(今河南滎陽)、成皋(在今河南滎陽西北)一帶。公元前204年夏,劉邦尚未恢復元氣,項羽又包圍了滎陽。劉邦在滎陽、成皋一帶,一面糾集力量,抵御項羽的正面進攻;一面派遣張耳、韓信領兵北上,攻取了魏王豹、趙王歇的封地。一年多后,由于糧食缺乏,劉邦被迫逃離滎陽,回到關中。劉邦一面派人與項羽和談,以為緩兵之計;一面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與部下不和,不能用范增主意,坐失戰(zhàn)機。就這樣,劉邦擺脫了困境,得以重整旗鼓,趁項羽向東攻打彭越之時,南與黥布聯(lián)合,攻占了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據有屯積充足糧食的敖倉,軍心大振。此時,大將韓信已經先后攻占了魏、趙和齊地;劉邦也南聯(lián)九江王英布,北聯(lián)燕王臧荼,完成了對項羽的包圍形勢。不久,項羽擊潰彭越,復揮師西進,攻克滎陽,圍逼成皋。劉邦自知難以固守,于是北渡黃河,奪了張耳、韓信手下的軍隊,重新與項羽相峙。楚漢相峙日久,項羽因后援不繼,無以持續(xù)作戰(zhàn),因而在公元前203年秋與劉邦達成和議,中分天下,劃鴻溝(在今河南滎陽北)為界,其東屬楚,其西歸漢。約定之后,項羽便撤東歸。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建議,繼續(xù)揮戈東進。公元前202年,與韓信和彭越兩支軍隊匯合,大敗項羽于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將項羽和楚軍層層圍住。在茫茫黑夜里,四面都唱起了楚歌。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