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之寶
名言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余;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
——慎子
故事
清代中葉,大東山麓有個村子叫劉家沖,劉家沖有戶殷實人家。這戶殷實人家父慈子孝,和睦相處,儉樸過日。家主劉碌“勤儉”治家,雖無大富大貴,倒也家道中興,一家人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有道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剛?cè)攵幌驘o病無災(zāi)的劉碌突然一病不起,且病情越來越嚴(yán)重,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臨終前,劉碌對兩個兒子說:“你們兄弟倆把家產(chǎn)分了,你媽死得早,沒有太多的家產(chǎn)。最值錢的是正廳里掛著的‘勤儉’二字,它是我們家的家訓(xùn),也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兄弟倆一人拿一字,只要你們照著去做,以后的日子就會衣食無憂?!闭f完,劉碌就咽了氣。
兄弟倆見父親歸天,號啕大哭,不勝悲痛。等辦完喪事后,兄弟倆人按照父親的遺愿,把家分了。老大分得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此后,他們就各人過各人的日子。
老大按“勤”字的標(biāo)準(zhǔn)來做,每天起早摸黑地辛勤勞動,長年累月地干活,家底越來越豐厚,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可是他不懂節(jié)儉,常常大手大腳地花錢,大魚大肉地吃喝。每逢過年過節(jié)更是浪費得不得了,有時吃剩的肉菜倒?jié)M了兩個水桶。有一年過端午節(jié),老大買了十多斤豬肉,五六只雞,七八斤魚,三四斤牛肉,兩瓶酒。結(jié)果吃不完,天氣又熱,肉菜餿了,只好倒在水溝里,浪費得讓人心疼。俗話說:“大吃如小賭”,再富裕的家庭也經(jīng)不起他這么折騰,何況他的錢財是靠汗水和勞動辛勤掙來的。盡管老大再勤勞,一年下來也沒有攢下多少財富。年復(fù)一年,他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我是按家訓(xùn)‘勤’來做事的,怎么就是富裕不起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老二按照“儉”字的標(biāo)準(zhǔn)來生活,每天省吃儉用,儉樸持家??墒歉苫畛銮诓怀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早上睡到八九點才起床。有時候白天也在家里睡懶覺,地里的草長得比菜多,田里的稗子草長得比禾苗高。他過著干活懶、吃飯慳的生活。有一年,黃煙很值錢,村里人全都搶著種黃煙,老二也種了不少。到收煙葉的時候,老二只收了一些上好的煙葉就算了,鄉(xiāng)親們勸他勤勞一些,把煙葉全收回來。要知道,再次等的煙葉也能賣三四塊錢一斤。誰知道老二卻說:“六月天這么熱,外面的太陽像火一樣。我情愿少吃一點,也不想太累。誰要誰去收好了。”聽了老二的話,有人把他地里剩下的煙葉撿回來,曬干賣了,竟得了兩三千塊。老二知道了,卻一點不心疼,還說:“勞累不如少吃苦,別人發(fā)財不眼紅?!币荒暧忠荒赀^去了,盡管老二省吃儉用地過日子,甚至一分錢掰開兩半用,可是,他的家里還是沒有富裕起來。“我是夠節(jié)省的了,為何還這么窮呢?”他很困惑,想不出個究竟來。
兄弟倆對家訓(xùn)產(chǎn)生了懷疑,他們心想:我是按照傳家寶說的來做的,怎么就是不富裕呢?是不是家訓(xùn)騙人的呢?
老大從正廳摘下紅木做的“勤”字,氣憤地扔出門去。老二也摘下紅木做的“儉”字拋出門外。兩塊木板并在一起,合成“勤儉”。兄弟倆一起連念了幾遍:“勤儉,勤儉……”
突然,兄弟倆茅塞頓開,終于悟出了家訓(xùn)的真諦了:“勤儉,即是勤勞、儉樸,既要勤又要儉?!彼麄冇种匦掳鸭矣?xùn)撿回來,掛在正廳上。
從此以后,兄弟倆既勤勞干活又節(jié)儉生活。不出幾年,他們都攢下了殷實的家業(yè),過上了紅紅火火、美好幸福的生活。
解讀
勤儉作為公民道德的基本規(guī)范,它本身包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勤”即勤勞、勤奮、勤勉;“儉”就是儉樸、儉約、儉潔;其兩個方面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努力工作固然能增加收入,但還要懂得當(dāng)用則用,當(dāng)省則省,計劃開支,量入為出,這樣才能積儲財富。省吃儉用雖然能節(jié)省開支,但離開了勤奮工作,艱苦奮斗,足不出戶,坐吃山空,那樣總有彈盡糧絕的那一天。
新時代賦予勤儉以新的涵義,那便是富而思進(jìn),合理消費,努力有為,奮斗不止。
曾國藩信守儉樸家風(fēng)
名言
金玉非寶,節(jié)儉乃寶。
——朱元璋
故事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涵,號滌生,清湘鄉(xiāng)縣荷葉塘(今雙峰荷葉鄉(xiāng))人,道光進(jìn)士,湘軍首領(lǐng),曾以大學(xué)士任兩江總督,官至禮部侍郎。為人以公忠、誠樸著稱。對國人之事有一套獨到的見解,善決斷,居官治軍都頗有建樹,為晚清的“中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學(xué)者評價曾國藩學(xué)重義理、文詞考究、卓絕一代、為世所宗,他著有曾文正公全集。章太炎認(rèn)為:“曾國藩者,譽(yù)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p>
這位封建官吏,位高權(quán)重,集文治武功于一身,但真正令人稱道的卻是其節(jié)儉自守,崇尚寒素的家風(fēng)。他的曾祖父制定過八字治家信條,其中“蔬、豬、魚”三字,就是要求曾家子孫治家要勤儉、自立。曾國藩對此信守不渝。
相傳,曾國藩做官30年,日常衣著始終布衣布襪。30歲時制買的一件青絨馬褂,只有遇到過節(jié)和慶典時才穿,60歲時“衣猶如新”。每日吃飯,也很簡單,以一葷為主,有客略有增加,被時人稱為“一品宰相”。
曾國藩治家極嚴(yán)。他親自為妻子、兒女、兒媳制定了尚儉科目,男耕女織,生活儉樸,幾十年不因為自己的升遷而有所改變。
曾國藩任總督、三弟任巡撫后,門第更加榮耀。加上子孫增多,故居舊宅簡陋窄小,不夠用。曾國藩的九弟擅自花3000串錢建了一處新房舍。曾國藩聽后大怒,馳書斥責(zé)道:“新屋搬進(jìn)容易,搬出難,吾此生誓不住新屋?!笔潞蠊嫘叛?,病故時仍然住在兩江總督舊宅。
曾國藩在給長子的一封信中曾寫道:“勤儉自持,習(xí)勞習(xí)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三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息,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fēng),極儉可也,略豐亦可,大豐余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習(xí)慣懶惰,不論大家小家,仕農(nóng)工商,儉苦守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p>
解讀
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亡于奢靡。勤儉節(jié)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節(jié)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曾國藩嚴(yán)格履行祖父的家訓(xùn),并嚴(yán)格管教自己的子女,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xué)習(xí)的。
翻開燦爛的中華文明史,以勤儉治國、勤儉持家的典范不勝枚舉。我們今天談?wù)撉趦€節(jié)約這個話題,并不是要簡單地模仿作秀,而是要在加強(qiáng)制度建設(shè)的同時,能夠以史為鏡,在繼承勤儉節(jié)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超越古人,并在新的時代里發(fā)揚(yáng)光大中華民族之文明精華。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jìn),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學(xué)習(xí),勇于進(jìn)取。那么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國家只有團(tuán)結(jié)并領(lǐng)導(dǎo)各民族人民勇于進(jìn)取,才會使這個國家逐步走向富強(qiáng)。可以說,立壯志,善于學(xué)習(xí),積極進(jìn)取是實現(xiàn)民族富強(qiáng)夢的必要路徑。
男兒志在四方
名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論語
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被繼母驪姬陷害,受到父親晉獻(xiàn)公的怪罪,被逼逃到翟國去避難。因為他為人賢德又有才干,聲望很高,所以晉國的趙衰、狐偃、孤毛、胥臣、狐射姑、先軫、顛頡、介子推等一些知名人士,都追隨他去了翟國。
重耳在翟國一住就是12年。這期間晉國發(fā)生大亂,晉獻(xiàn)公死后,以里克為首的大臣們,發(fā)動政變,殺死了驪姬的獨生子奚齊和公子卓子,清除了驪姬和她的黨羽。大臣們公議,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做國君。重耳考慮到自己這樣回去,就等于承認(rèn)在幕后操縱:趁父親喪葬時策劃叛亂和主使人殺死兩個異母弟弟,因而堅決拒絕。大臣們沒法子,后來只好接了他的異母弟公子夷吾回去做國君,也就是晉惠公。晉惠公猜忌他會回來搶奪君位,派出刺客到翟國去行刺重耳。重耳事先得到消息,被迫匆匆離開翟國,再次開始流亡的生活。
重耳和他的隨員到了衛(wèi)國,衛(wèi)文公不理睬他們。他們在路上沒有吃的,曾經(jīng)向耕田的農(nóng)民乞食,受到農(nóng)民的嘲弄。
后來他們到了齊國。齊桓公很尊敬重耳,把自己的宗女齊姜嫁給他,還送他非常豐厚的嫁妝,各方面都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光是駕車的馬就有80匹。從此,重耳就在齊國舒舒服服地住下來,再也不想走了。他的隨從趙衰、狐偃等人卻不滿意重耳過這樣安逸的生活而喪失志向。
不久,齊桓公死了,齊孝公做了國君。趙衰、狐偃等人覺得齊孝公沒有什么作為,不可能幫助他們復(fù)國,他們必須很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卻不打算離開。
一天,趙衰、狐偃等人偷偷在桑園商議,準(zhǔn)備設(shè)法叫重耳出走。不料姜氏的一個養(yǎng)蠶的女仆,正在桑園里采桑葉,聽到了他們的談話。于是她馬上把這個秘密報告了重耳的夫人姜氏。姜氏怕她把事情張揚(yáng)出去,就叫人把她殺死了,然后對重耳說:“我知道您有遠(yuǎn)大的志向,您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不惜走遍天涯海角,你放心去吧,聽到你們秘密的那個女仆,我已經(jīng)把她殺掉滅口了。”重耳驚訝地說:“沒有這回事,我并沒有打算離開你?!苯蟿袼f:“你走吧,一味迷戀妻子,貪圖安逸的生活,會妨害您的前途?!?/p>
重耳還是堅持不走。姜氏就和狐偃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們用酒把重耳灌醉,趁他昏迷熟睡的時候,把他抬上車,立即離開齊國而去。等他醒來,早已趕過好多路程了。重耳雖然對狐偃等人的做法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后來,重耳又到過曹國、宋國、鄭國、楚國和秦國,最后終于回到晉國當(dāng)上了國君,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解讀
重耳在外逃亡多年,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遇到了一個好妻子姜氏和幾個隨從。后來人們把姜氏的話引申為“志在四方”,用來說明一個人不貪戀安逸,胸懷大志,目光遠(yuǎn)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需要有志向,如果沒有志向就如同行尸走肉,沒有意義。所以,人們都要樹立目標(biāo),志存高遠(yuǎn)。
伍子胥為父兄報仇
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劉秀
故事
伍員,字子胥,是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奢有一個政敵叫費無極,他非常嫉妒伍奢,于是就找機(jī)會治伍奢于死地。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費無極的讒言,把伍奢抓了起來。費無極又說:“伍奢的兒子很有才能,如果他們到了吳國,必定會使楚國擔(dān)憂,為什么不以赦免他們父親的名義召他們回來呢?他們很仁義,一定會回來。要不然,他們就會成為禍患?!?/p>
楚平王派人去召他們回來,說:“只要回來,我就赦免你們的父親?!?/p>
伍奢的兒子伍尚對他弟弟伍員說:“你到吳國去,我準(zhǔn)備回去送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為父親而死,你能為父親報仇。聽到可以赦免父親的命令,不能不趕快回去;親人被殺戮,不能沒有人報仇。赴死而使父親得到赦免,這是孝順;掂量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動,這是仁義;選擇重任而前往,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這是勇氣。父親不可以拋棄,名譽(yù)不可以毀掉,你努力而為吧!這樣總比兩個人跟在一起好?!?/p>
伍尚回去了。伍奢聽說伍員沒有回來說:“楚國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時吃飯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xì)⒘?。后來,伍子胥逃到了吳國,投入公子光(即闔閭)門下,幫助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并使吳國強(qiáng)大起來。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孫武率軍攻打楚國,五戰(zhàn)五勝,破楚國的郢都。以功封于申,故又稱申胥。至此,伍子胥才真正為父兄報了仇。
吳王夫差時,他因勸國君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伐齊,因而被疏遠(yuǎn),后來又被賜劍自殺,投尸江中。
解讀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平王殺害,他只好離開楚國,尋找報仇的機(jī)會。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他終于發(fā)動了吳楚戰(zhàn)爭,一直打到楚國的郢都。盡管這是伍子胥報仇的故事,但是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個人志向,而且最后取得了成功。所以說,有志者事竟成。
勾踐臥薪嘗膽
名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故事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和越國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打越國,吳越兩國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發(fā)生了一場戰(zhàn)爭。吳王闔閭不但打了敗仗,而且自己也中箭受了重傷,加上年事已高,回到吳國就咽氣了。闔閭臨死時對兒子夫差說:“不要忘記報仇?!?/p>
夫差后來即位,他不忘父親的囑咐,還叫人經(jīng)常提醒他。他經(jīng)過宮門時,手下人就扯開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吳王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p>
吳王夫差叫伍子胥和另一個大臣伯嚭操練兵馬,準(zhǔn)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lǐng)大軍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干的大夫,一個叫文仲,一個叫范蠡。范蠡勸說勾踐道:“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次決心報仇,來勢兇猛。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zhàn)?!惫篡`不同意,于是發(fā)兵和吳國人拼個你死我活。最后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個殘兵敗將逃到會稽,結(jié)果被吳軍圍困起來。勾踐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范蠡說:“懊悔沒有聽你的話,落到這步田地?,F(xiàn)在該怎么辦呢?”范蠡說:“咱們?nèi)デ蠛桶??!惫篡`派文仲去求和。文仲到了吳王營里,在吳王夫差面前把勾踐愿意投降的意思說了一遍。吳王夫差想同意,但是遭到伍子胥的反對。文仲聽說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私下送給伯嚭一批美女和珍寶,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說些好話。經(jīng)過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yīng)了越國的請求,但是勾踐要親自到吳國去。
文仲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仲,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里,叫勾踐給他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牽馬;他生病時,勾踐還好好照顧。兩年后,夫差認(rèn)為勾踐真心歸順了,就答應(yīng)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dāng)作褥子。這就是“臥薪嘗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qiáng)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chǎn)。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zāi)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仲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xùn)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jì)貧苦的百姓。經(jīng)過十幾年的奮斗,越國終于強(qiáng)大起來。
公元前482年,勾踐趁吳王夫差與諸侯會盟之機(jī),率軍偷襲吳國,大敗吳軍,并俘吳太子友。公元前473年,勾踐最后滅掉了吳國,夫差自殺。從此,越國成為江淮一帶的強(qiáng)國,越王勾踐也成為歷史上的霸主。
解讀
“勾踐臥薪嘗膽”是歷史上有名的勵志故事。越王勾踐為了洗刷自己受到的恥辱,十幾年臥薪嘗膽,招兵買馬,發(fā)展生產(chǎn),積蓄力量,最后終于報仇雪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所追求,并為了自己的志向刻苦自勵、奮發(fā)向上,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名言
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
——張載
故事
趙國的國君武靈王,目光遠(yuǎn)大,很有魄力,想方設(shè)法要把國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趙武靈王對臣子樓緩說:“咱們東邊有齊國、中山,北邊有燕國、東胡,西邊有秦國、韓國和樓煩(古部落名)。我們?nèi)绻粖^發(fā)圖強(qiáng),隨時會被他們清滅的。我覺得我們要好好進(jìn)行一番改革,我們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的短衣窄袖,腳上穿皮靴,靈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風(fēng)俗,把服裝改一改,你們看怎么樣?”
樓緩非常贊成,說:“我們不但可以仿照胡人的穿著,也可以學(xué)習(xí)他們打仗的本領(lǐng)??!”
趙武靈王說:“說得好!我們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馬拉車,但是不會騎馬作戰(zhàn)。我打算學(xué)胡人的穿著,就是想像胡人那樣騎馬射箭,和敵人交戰(zhàn)。”
這個議論傳開以后,就有不少大臣反對。趙武靈王很想馬上實施,但是大臣們反對的多,贊成的少。
有一天,趙武靈王專門找來一個大臣肥義商量:“用胡服騎射來改革國家的風(fēng)俗,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辦?”肥義說:“要辦大事就要果斷行事,猶豫肯定辦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認(rèn)為這樣做對國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譏笑呢?”
趙武靈王聽了很高興。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趙武靈王首先穿著胡人的服裝出來。大臣們見到他穿著短衣窄袖,都嚇了一跳。趙武靈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正式講了,可是大臣們總覺得這件事太丟臉,不愿這樣辦。趙武靈王有個叔叔公子成,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老臣,但是他非常頑固,聽說趙武靈王要改服裝,就干脆裝病不上朝。
趙武靈王下了決心,非實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這個新辦法,首先要疏通叔叔的思想,于是就親自上門找公子成,和他反復(fù)地講穿胡服、學(xué)騎射的好處。公子成終于被說服了。趙武靈王立即賞給公子成一套胡服。
第二天,大臣們一見公子成也穿起了胡服,沒有話說,只好跟著改了。于是,趙武靈王就正式下了命令。沒過多少天,趙國人不分貧富貴賤,都穿起胡服來了。后來,趙武靈王又號令大家學(xué)習(xí)騎馬。不到一年,趙國就訓(xùn)練了一支強(qiáng)大的騎兵隊伍。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率領(lǐng)騎兵打敗臨近的中山,又收服了東胡和臨近幾個部落。到了實行胡服騎射的第七年,中山、樓煩都被收服了,還擴(kuò)大了好多土地。趙武靈王就打算同秦國比個高低。
趙武靈王經(jīng)常帶兵在外打仗,把國內(nèi)的事交給兒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傳位給兒子,稱為趙惠文王。趙武靈王自己改稱主父(國君的父親)。
趙主父為了要打敗秦國,決心親自到秦國去考察地形,并且觀察一下秦昭襄王的為人。他打扮成趙國的一名使臣,帶著幾個手下,來到秦國咸陽。他以使臣的身份拜見秦昭襄王,還向他報告了趙武靈王傳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見了趙主父以后,覺得他舉止大方威嚴(yán),不像個普通人,于是派人去請他,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不告而別了。經(jīng)過仔細(xì)查問,秦昭襄王才知道他接見的原來是有名的趙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驚,立刻叫大將白起帶領(lǐng)精兵,連夜追到函谷關(guān),可是已經(jīng)晚了。
解讀
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qiáng)盛,力主改革,主動向胡人學(xué)習(xí),穿胡服學(xué)騎馬。但是古時候都以中原為主,沒有向胡人學(xué)習(xí)的,要改變?nèi)藗兊挠^念是何等的困難啊,在楚國官吏中引發(fā)了一場不小的爭論。楚靈王先把有威信的叔叔公子成說服了,其他官吏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最后這一政策終于得以實施。后來楚國強(qiáng)大起來,成為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所以說,有志向很好,但在實施時也要注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