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編   |  字數:4900  |  更新時間:2015-08-05 15:59:04  |  分類:

兒童教育

陸遜忍辱負重

名言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應付生活中無邊的苦難的。所以,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

——茨威格

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的陸遜是一名年輕有為的將軍,很受吳王孫權器重。但因為陸遜資歷淺,也招致了不少人的誤解、蔑視甚至是詆毀。

當時吳國的會稽太守淳于式對陸遜不滿,就到孫權那里說陸遜的壞話,說陸遜在打仗過程中向老百姓征收物資數量太多,給老百姓造成極大的困難和憂慮,戰(zhàn)爭結束后,陸遜回到朝中,孫權將淳于式的奏折拿給陸遜看,陸遜看后像平常一樣。于是,孫權又向他詢問淳于式的為人和表現,陸遜極力稱贊淳于式,說他是個很好的官吏。孫權奇怪地問陸遜:“淳于式背后告你的狀,你卻如此稱贊他,這是為什么???”陸遜回答說:“淳于式告我的狀,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但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是為了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如果因為他告我的狀,我就在您面前講他的壞話,那我就不是一個正派的人了?!睂O權聽了,很欽佩陸遜的為人,從此更加器重他了。

公元222年,劉備率領70萬大軍討伐吳國。危難之時,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指揮5萬兵馬抵抗劉備。然而,在軍中一些老將領眼中,陸遜不過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兒”。他們不僅對陸遜出口不遜,而且打仗也不聽從陸遜的指揮。對此,陸遜并沒有大動肝火,也沒有以統(tǒng)帥自居,而是委曲求全,對老將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誠心誠意地請求老將們暫時委屈一下,團結一心,共赴國難。一番情真意切的話語,使老將們有所收斂,開始接受陸遜的調遣。最終,陸遜以超眾的才能和智慧,率軍“火燒連營一百里”,一舉擊敗蜀軍,這才讓老將們真正心服口服。

孫權后來得知當時的情況,便問陸遜:“你遇到了這樣大的困難,為什么不把將領不聽指揮的情況報告給我啊?”陸遜回答說:“各位將領都是國家的功臣,要依靠他們創(chuàng)建大業(yè)。您對我如此信任,交給我的重任和我的才能很不相稱。只要對國家有利,我能做到忍辱負重?!?/p>

聽了陸遜這番話,孫權對陸遜更加賞識了。

解讀

在危難關頭,要以大局為重,不能夠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損害更大的利益。在這個故事中,陸遜作為一個身居高位的統(tǒng)帥,在面對屬下的蔑視和不敬的時候,他以國家利益為重,委屈自己,團結屬下,最終打敗敵軍,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靠公正贏得成功

名言

只要提著正義之劍攻擊,再柔弱的手臂也會力大無窮

——韋伯斯特

故事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的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y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紀錄的人,分別給他們去信,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

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jiān)獄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jiān)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那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庇谑牵异`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屄犃?,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jiān)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最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個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解讀

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很難保證自己所參與的競爭是完全公平的,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應該抱著一種公平公正的心去參與,因為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夠贏得真正的勝利,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誠服。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付出了多少,我們也將最終得到多少。

如此化解仇恨

名言

寬恕一個敵人比寬恕一個朋友更容易。

——布萊克

故事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張姓與李姓兩家是三代世仇,兩戶人家一碰面,就鬧得不可開交。有一天傍晚,老張與老李從集市上出來,碰巧在回村的路上遇見了。兩個仇人一碰面,倒沒有開打,不過,也各自保持距離,互相不搭理對方。兩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相距約有幾米之遠。

天色已經相當暗了,是個烏云蔽月的夜晚,走著走著,老張突然聽見前面的老李“哎呀”一聲驚叫,原來他掉進溪溝里了。老張看見后,連忙趕了過去,心想著:“無論如何總是一條人命,怎么能見死不救呢?”

老張看見老李在溪溝里浮浮沉沉,雙手在水面上不斷掙扎著。這時,急中生智的老張連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將枝梢遞到老李的手中。

老李被救上岸后,感激地說了一聲“謝謝”,然后猛然一抬頭后才發(fā)現,原來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張。

老李懷疑地問:“你為什么要救我?”

老張說:“為了報恩?!?/p>

老李一聽,更為疑惑:“報恩?恩從何來?”

老張說:“因為你救了我啊!”

老李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解地問:“咦?我什么時候救過你呀?”

老張笑著說:“剛剛??!因為今夜在這條路上,只有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后行走。剛才你遇險時,倘不是你那一聲‘哎呀’,第二個墜入溪溝里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有恩不報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說感謝的話,那理當先由我說??!”

此刻,月亮從烏云里露出臉。在月光的照射下,地面上映出老張與老李的影子。當年曾互相打斗過的雙手,如今卻是緊握在一塊兒。

解讀

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生活中本不應該有什么仇恨,產生矛盾摩擦的時候,需要做的不是去找別人的過錯,而是應該先從自身找原因,找出自己所做得不對的地方,公正地看待問題,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每個人在遇到與人不愉快的時候,能夠做到這樣,那么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什么矛盾和仇恨,就能夠很和平地相處。

仁義胡同

名言

常人所欲貴在富,君子所欲貴在德。

——陸九淵

故事

古時候某人在朝為官,一天忽然接到老家的一封書信。還以為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把信拆開,拆開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家人與鄰居發(fā)生了爭執(zhí),起因是隔開兩家院子的墻塌了,重新砌墻時都為多占些地皮而寸土不讓。家人捎信來請他出面說話,以讓鄰居退縮。

不久,官員的家人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回信,里邊卻只有一首打油詩:

千里捎書為打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尚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主動往后退讓三尺,鄰居見對方退后三尺,自己也不甘落后,也往后退讓了三尺,這樣一來兩家中間就出現了一條六尺多寬的胡同,可供村民行走。后來村民們就慢慢地把這條讓出來的胡同叫做“仁義胡同”。

解讀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要為了一點利益就你爭我搶,俗話說得好:吃虧是福。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上天是公平的,你在某些地方失去了東西,上天總會用另一種方式還給你,就像故事中這位官員,雖然失去了祖?zhèn)鞯膸追终兀瑓s換來了鄰里之間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祝福自己的對手

名言

沒有寬容過敵人的人,從未享受過這一人生中最大的樂趣。

——約翰·拉瓦特

故事

有個名叫西拉斯的人,面臨著意想不到的危機,進退維谷,差點砸了全家的飯碗。

此人在一個小鎮(zhèn)上開著雜貨鋪。這鋪子是他爸爸傳下的。他爸爸又是從他爺爺手里接過來的。他爺爺開這鋪子的時候,南北兩方正在打仗。

西拉斯買賣公道,信譽很好。他的鋪子對鎮(zhèn)上的人來說,就像手足,不可缺少,西拉斯的兒子在長大,小鋪子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個外鄉(xiāng)人笑嘻嘻地來拜訪西拉斯,情況便變得嚴重了!

此人說,他想買下這鋪子,請西拉斯自己出價。

西拉斯怎舍得呢?即便出雙倍價他也不能賣!這鋪子不光是鋪子呀,這是事業(yè),是遺產,是信譽!

外鄉(xiāng)人聳聳肩,笑嘻嘻地說:“抱歉。我已選定街對面那幢空房子,粉刷一番,弄得富麗堂皇,再進些上好貨品,賣得便宜。那時你就沒生意了!”

西拉斯眼見對面空房貼出了翻新布告,一些木匠在里面鋸呀刨呀,還有一些漆匠爬上爬下,他心都碎了!他無可奈何卻又不無驕傲地在自家店門上貼了張布告:敝號系老店,95年前開張。

人們讀了,無不暗笑。

新店開業(yè)前一天,西拉斯坐在他那陰暗的店堂里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對手臭罵一頓。

幸虧西拉斯有個好妻子。

“西拉斯,”她用低低的聲音緩緩地說,“你巴不得把對面那房子放火燒了,是不是?”

“是巴不得!”西拉斯簡直在咬牙切齒,“燒了有什么不好嗎?”

“燒也沒用,人家保險過。再說,這樣想也缺德。”

“那你說我該怎么想?”西拉斯冒著火。

“你該去祝愿?!?/p>

“祝愿大火來燒?”

“你總說自己是個厚道人,西拉斯,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涂了。你該怎么做不很清楚嗎!你應該祝愿新店開業(yè),祝愿它成功?!?/p>

“你這是腦筋出了毛病吧,貝蒂?!?/p>

話雖這么說,西拉斯決定去一次。

第二天早晨新店還沒開門,全鎮(zhèn)人已等在外邊。大家看著正門上方赫然寫著“新新百貨店”幾個金字,都想進去一睹為快。西拉斯也在人堆里,他快快活活,跨到臺階上大聲說:“外鄉(xiāng)老弟,恭喜開業(yè),祝你給全鎮(zhèn)人添方便!”

他剛說完便吃了一驚,因為全鎮(zhèn)人都圍上來朝他歡呼,還把他舉起來。大家跟他進店參觀。大家都很關心標價,誰都覺得很公道。那外鄉(xiāng)老板笑嘻嘻牽著西拉斯的手,兩個生意人像是老朋友。

后來,兩家生意都做得興隆,因為小鎮(zhèn)一年年變大了,像老西拉斯的年紀。

解讀

縱觀歷史,凡是真正要做成大事的人,總是會把對手當作自己的伙伴,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時候你的對手并不僅僅是你的敵人,更多的時候也是你學習的對象。與你的敵人和平相處,向你的對手祝愿成功,你們便會攜手走向輝煌,而互拆則只會令雙方兩敗俱傷。

把對手扶起來

名言

許多人的品德高尚往往是實踐的結果,而不是天性使然。

——德謨克利特

故事

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諸多電器經銷商經過明爭暗斗的市場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后,有趙、王兩家大商家脫穎而出,他們又成了經常掀起市場波瀾的最強硬的對手。

這一年,趙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采取了極度擴張的經營方式,大量地收購、兼并各類小企業(yè),并在各市縣發(fā)展連鎖店,但由于實際操作中有所失誤,造成信貸資金比例過大,經營包袱過重,其市場銷售業(yè)績反倒直線下降。

這時,許多業(yè)內人士紛紛提醒王——這是主動出擊,一舉徹底擊敗對手趙,進而獨占該市電器市場的最好商機。

王卻莞然一笑置之,始終不采納眾人提出的種種妙策。

在趙最危難的時機,王出人意料地主動援助,拆借資金幫助趙涉險過關,最終,讓趙的經營狀況日趨轉好,同時他還一直給趙的經營施加著壓力,迫使趙時刻面對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有很多人曾埋怨王心慈手軟,說他是養(yǎng)虎為患。可王卻沒有絲毫后悔之意,只是殫精竭慮,四處招納人才,并加以多種方式調動手下人拼搏進取,一刻不敢懈怠。就這樣,王和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彼此絞盡腦汁地較量,讓對方各有損失,但各自的收獲卻都很大。多年后,王和趙都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業(yè)巨子。

解讀

在現實生活中把自己的對手扶起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也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胸懷,因為它不但需要對對方的欣賞,更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充分信任。有些人也許會認為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有時候對手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好的動力,也是我們前進路上最好的伙伴!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