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過橋
名言
一個人沒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沒有機會面對自己,可能更加孤獨。
——羅茲
故事
那是一處險惡的峽谷,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亙在懸崖峭壁間,這就是過河的橋。
一行三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子,一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
三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凌空行進。結(jié)果呢?盲人、聾子過了橋,耳聰目明的人則跌下去,喪了命。
難道耳聰目明的人還不如盲人、聾人嗎?他的弱點恰恰在于耳聰目明。
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少很多。
解讀
不要讓外界干擾了我們對生活的判斷,相信所有的向上都會產(chǎn)生積極的力量,生活的樂觀,也會讓命運肅然起敬。我們可能很難擁有完美的一切,但并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沉穩(wěn)、豁達、誠信的人。
很多時候,成功就像攀附鐵索,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為力量的薄弱,而是威懾于環(huán)境,被周圍的聲勢嚇破了膽。
楚王學射獵
名言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fā)現(xiàn)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
——弗里德持喬夫·南森
故事
春秋時候,楚國有個擅長射箭的人叫養(yǎng)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枝上的葉子,并且百發(fā)百中。楚王羨慕養(yǎng)叔的射箭本領(lǐng),就請養(yǎng)叔來教他射箭。養(yǎng)叔把射箭的技巧傾囊相授。楚王興致勃勃地練習了好一陣子,漸漸能得心應(yīng)手,就邀請養(yǎng)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獵。
打獵開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蘆葦叢里的野鴨子趕出來。野鴨子被驚擾,振翅飛出。楚王彎弓搭箭,正要射獵時,忽然從他的左邊跳出一只山羊。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鴨子劃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山羊,準備射它??墒钦诖藭r,右邊突然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見的梅花鹿,價值比山羊又不知高出了多少,于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梅花鹿。忽然大家一陣驚呼,原來從樹梢飛出了一只蒼鷹,振翅往空中竄去。楚王又覺得還是射蒼鷹好。
可是當他正要瞄準蒼鷹時,蒼鷹已迅速地飛走了。楚王只好回頭來射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只好再回頭去找山羊,可是山羊也早溜了,連那一群鴨子都飛得無影無蹤了。楚王拿著弓箭比劃了半天,結(jié)果甚么也沒有射著。
解讀
你是不是這也想做、那也想做,結(jié)果反而一事無成?“專一”是一項困難的功課,卻是必學的人生科目。機會稍縱即逝,一定要堅定你的信念,才能抓住一直所追求的機會,達到目標。
但凡成功人士,身上必有堅定的信念。信念源于內(nèi)心,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便會有無窮的力量,即使遇到挫折、陷入困境,也能渡過難關(guān),即使再大的風雨也無法阻擋最終走向成功的步伐。
鈴兒響叮當?shù)膩須v
名言
人盡管生活在時間之中,卻應(yīng)追求永恒,要努力放棄肉體的享受,而堅持精神的水準。
——朱利安·赫胥黎
故事
美國暢銷書作家羅伯特·福格姆講過這樣一個故事:19世紀,當美國人約翰·皮爾彭特從著名學府耶魯大學畢業(yè)時,遵照祖父的愿望,選擇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yè)。他的生活看上去充滿希望。
然而,命運似乎有意捉弄他。皮爾彭特對學生總是愛心有余而嚴厲不足,很為當時保守的教育界所不容,結(jié)果很快就結(jié)束了教師生涯。
但他并不在意,依然信心十足。不久當上了律師,準備為維護法律的公正而努力。但他沒想到,正是他的這一美好愿望,最終毀掉了他的律師事業(yè)。作為一個律師,他會因為當事人是壞人而推掉找上門來的生意,結(jié)果把優(yōu)厚的酬金讓給了別人。相反,如果是好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又不計報酬地為之奔忙。
這樣一個人,律師界難以容忍,皮爾彭特只好又離去,成為一名紡織品推銷商。然而,他好像沒有從過去的挫折中吸取教訓,看不到競爭的殘酷,在談判中總讓對手大獲其利,而自己只落得吃虧的份兒。于是只好再改行,最終當了牧師,試圖為人們的靈魂向善而努力。然而,他又因為支持禁酒和反對奴隸制而得罪了教區(qū)信徒,被迫辭職。
1886年,皮爾彭特去世了。在他81年的生涯中,似乎一事無成。
讀到這兒,你也許會問,福格姆為什么要寫皮爾彭特的一生?
福格姆在文章中充滿深情地作了回答:1987年冬天,在華盛頓州的山谷中,天空晴朗,屋外的積雪厚達3英尺,天氣寒冷。雪橇已經(jīng)準備好了,掛在紅韁灰馬上的鈴鐺搖動不停,叮當作響。福格姆和同伴們一起出發(fā)了,一路上留下了這樣的歌聲:“沖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快奔馳過田野,我們歡笑又歌唱,馬鈴兒聲響叮當,令人心情多歡暢……”這首鈴兒響叮當?shù)母枨淖髡?,就是皮爾彭特先生?/p>
在一個圣誕前夜,作為禮物,他為鄰居的孩子們寫了這首歌。歌中沒有耶穌,沒有圣誕老人,有的只是風雪彌漫的冬夜,穿越寒風的雪橇上清脆的鈴鐺聲,還有一路歡笑歌唱、不畏風雪的年輕朋友們的美好的心靈。
皮爾彭特先生或許沒有想到,他一生中偶然為之的作品,竟產(chǎn)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竟那么撼動人心,被越來越多的人傳唱。在今天,它已成為西方圣誕節(jié)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解讀
出于種種因素,生活在某一時刻里,可能會有拋棄懷抱美好思想的人,但生活不會拋棄美好的思想。皮爾彭特先生沒有因為個人的失意而放棄自己的思想,始終相信人生和世界都是美好的。他沒有隨波逐流,使他在謀生的各個行當里都被排擠,但這并不說明他的理想和追求沒有價值。今天,他的鈴兒響叮當凝固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正說明他的思想是美好而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