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執(zhí)行茶法,處死駙馬
名言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不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先秦韓非
故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出身貧苦的朱元璋(13281398,13681398年在位)當上皇帝后,最憂心的是蒙古騎兵頻繁的騷擾,還有西北邊諸少數(shù)民族國家的入侵。他采納大臣們的建議,在邊關設茶馬交易市場,用出產(chǎn)于陜南(今陜西省漢中、安康兩市)和川北的茶葉換他們的馬匹。100斤茶葉可換1匹上等馬。
自實行茶馬交易以來,每年外銷300萬斤茶葉,得馬3萬匹。3萬匹馬可擴充一支3萬人的騎兵隊伍,壯大了明朝的國防力量,又削弱了敵國的力量;滿足了少數(shù)民族飲茶的需求,又增加了茶農(nóng)的收入、充盈了國庫,真是一舉數(shù)得!
但有一年,茶葉外銷呈萎縮的勢頭。此時,北方蒙古人虎視眈眈,明朝要擴充騎兵隊伍急需大量馬匹,朱元璋為此急得睡不著覺,速派鐵面無私的都御史鄧文去陜西、四川、甘肅等地調(diào)查茶馬交易萎縮的緣由。一查便明,原來是走私盛行,一些官吏和茶商用高價收購茶葉,然后買通關隘,或仗勢闖關,直接出境,交換少數(shù)民族的金錢、藥材、毛皮等物,牟取暴利。
朱元璋甚為惱怒,說道:“如此下去,何能制蕃人于死命,固我邊防?”
于是,朱元璋便頒布詔命:凡走私茶葉者,或關隘把守不嚴放走走私茶葉者,一律凌遲處死。
不久,朱元璋派他的女婿歐陽倫出使西域。公主戀戀不舍,但皇命在身,也留他不得,于是千叮嚀萬囑咐地送夫君上路。這位歐陽倫頗立過一些戰(zhàn)功,他的官銜是都尉。他一身戎裝,騎在高頭大馬上,儒雅而威武,作使者可顯示大明朝的氣派,朱元璋十分欣賞。朝中人都認為歐陽倫是皇帝的乘龍快婿。
歐陽倫一行人從京都出發(fā),十幾天后到了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他早就聽人講過,西域的人“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巴蜀茶在西域十分走俏,心想:何不利用職務之便,大撈一把!
歐陽倫一面在長安稍事休息,一面卻派心腹管家周保去川北向地方官吏“購買”茶葉。駙馬爺“買”茶,巴結尚且來不及,誰還敢收駙馬爺?shù)腻X呢?周保沒用多長時間,便為駙馬爺搞到了50車巴蜀茶葉,沿棧道浩浩蕩蕩運往洮河茶馬司官卡,并準備向蘭州進發(fā)。至于剛剛頒布的茶法,大家認為:那是約束老百姓的,刑不上大夫嘛,能把皇帝的女婿咋樣?
周保押運茶葉的事傳到都御史鄧大人的耳朵里。鄧大人可不管你是不是駙馬爺,他要對朝廷負責,對皇上負責。于是,帶領精干隨員跟蹤追擊,一直追到洮河茶馬司官卡。鄧大人不容分說,命令周保停運茶葉,并等候處置。
周保將50車茶葉被扣的事告訴駙馬爺歐陽倫,歐陽倫當即帶領一隊軍卒氣勢洶洶地趕往洮河關卡。歐陽倫根本不把鄧大人放在眼里,滿不在乎地說:“鄧大人,對大明朝使臣的車輛也要盤查么?”
“要查!”鄧大人的口氣十分堅決,“皇上親口告訴我,就是一只蒼蠅飛過,也要看它是只公的,或是只母的?!?/p>
“那你就試試看吧!”歐陽倫威脅道。
“歐陽大人,”鄧大人鼓足勇氣說道,“在下只好冒犯了?!?/p>
其實,何須查呢?50車茶葉一字兒擺在官道上,押車的健卒整裝待發(fā)。鄧大人不客氣地說:“駙馬爺,您走私茶葉50車,證據(jù)確鑿,下官稟明圣上,聽從圣上裁處?!?/p>
歐陽倫惡狠狠地說:“鄧文,你有幾個腦袋?”
“下官只有一個腦袋?!编囄牟痪o不慢地回答說。
“誤了我出使西域的大事,你該當何罪?”歐陽倫厲聲道。
鄧文依然不緊不慢地說:“理當斬首?!?/p>
歐陽倫有些著急了,反問道:“那你還敢擋我出關?”
鄧文說:“下官擋您是死,放您也是死。前者只是砍頭,后者凌遲,且禍及家人。歐陽大人,您處在我的位置該如何選擇呢?”
鄧御史的話說得委婉,且合情合理。歐陽倫卻惡狠狠地說:“如不放行,當場打死!”
說著,歐陽倫就指揮兵丁毆打巡員,強行闖關。
鄧御史見駙馬爺來橫的,也不含糊,便將官袍拽起,和眾巡員一起堵住官道,縱使被打得遍體鱗傷,也不退后半步。雙方僵持了幾個時辰,巡員終究敵不過軍卒,50輛裝滿茶葉的車子破關而出,向蘭州進發(fā)。
歐陽倫犯案當天,鄧大人便將這位駙馬爺走私茶業(yè)之事寫成折子派人日夜兼程速遞京師。朱元璋看罷折子,跺腳大哭,又哭又罵:“歐陽倫,你這個混賬東西!當了東床駙馬,是少了你的吃還是少了你的穿?你哪根神經(jīng)出了問題?堂堂駙馬爺啥不可以干,偏偏要去走私茶葉?”
朱元璋正琢磨該如何處置歐陽倫,公主哭哭啼啼地來了,身后跟著皇后娘娘。不用說,母女倆是來為歐陽倫求情的。
皇后問道:“皇上,你打算咋樣處置我女婿?”
朱元璋冷冷地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p>
皇后懇切地說:“你就忍心讓你愛女守寡?你可是公主的父親、歐陽倫的丈人呀!”
朱元璋不去看她母女倆悲哀的樣子,以免動搖了自己的決心,堅決地說:“朕首先是大明的天子!朕不能因私廢法。你倆下去吧!”
朱元璋當即從京城禁衛(wèi)軍中派10余名兵丁,由一個叫張山的武官帶著,日夜兼程,前去蘭州逮捕駙馬爺歐陽倫。
朱元璋耐著性子等了十幾天,張山回京都復命,還帶回一顆人頭。打眼一瞧,那人頭面相陌生,張山說:“皇上,我們?nèi)サ眠t了,歐陽倫已畏罪逃跑,不知去向。走私茶葉那事全怪管家周保,是他慫恿主子作科犯禁。因此下官斬下他的人頭,回朝復命?!?/p>
朱元璋方才想起,張山是歐陽倫兒時的摯友,準是他提前通風報信,有意放走了歐陽倫。他也想就此不了了之,突然邊關報警,來自北方的鐵騎越過長城,侵犯大明邊境。一報未了,二報已到。急召大臣庭議,皆言大明騎兵須擴充實力,急需數(shù)萬寶馬良駒,否則無力抗敵,大好河山就只好任敵人蹂躪。
庭議后,朱元璋滿腦瓜子裝的就是馬!馬!馬!于是又想到茶馬交易,想到剛頒布的茶法,于是又想到歐陽倫。
“膽大的張山,竟敢誑朕!”朱元璋大喝一聲,“來人!”
張山正暗自得意,放跑了駙馬爺,且將事做得天衣無縫,公主還有皇上,還不知咋樣獎賞他呢!幾個身形高大的健卒前來抓他,那顆得意洋洋的心一下子掉進了冰窖。面見皇上,只等著砍了吃飯的家伙。也后悔自己太膽大了,皇上是好蒙的么?只聽朱元璋大喊一聲:“張山——你可——”
張山正準備回答“小臣知罪”,不料皇上的話轉(zhuǎn)了彎?;噬险f:“張山,你可立了大功勞,獎賞黃金50斤。”
張山那顆懸著的心緩緩地落地了。站立一旁準備行刑的健卒愣住了:皇上咋一時糊涂了?不是令我等帶人犯么?咋不殺頭反而獎賞黃金50斤呢?
張山磕頭如搗蒜,連連謝恩?;噬嫌謮旱吐曇粽f道:“張山,那事未了,我提升你當蘭州知府,讓你再立新功。你心中明白?”
張山揣摩皇上的意圖:大概是朝中有人懷疑皇上執(zhí)法不嚴,有意網(wǎng)開一面,故讓他去蘭州假戲真唱,以平息對皇上不利的社會輿論。張山心領神會,再次磕頭謝恩。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去蘭州上任。
再說歐陽倫逃亡在外,兩月后潛回蘭州,見城頭高高掛著一顆人頭,細一瞧,那不是自己的人頭么?摸摸脖子,項上人頭仍然好端端地長在脖子之上。他猜想,準是蘭州知府玩的花樣,讓世人相信他歐陽倫已“立地正法”,走私茶葉的這頁書也就算翻過去了!不會再提了!
一打聽,原來新任蘭州知府是自己的好朋友張山,為保全他的性命曾通風報信讓他逃之夭夭,大概為了平息社會輿論,又來個以假亂真。
歐陽倫悄悄去見張山,張山說:“駙馬爺,這是皇上的有意安排。我算準了,皇上到底舍不得殺他女婿呀!”
“張山兄,我現(xiàn)在該咋辦呢?”歐陽倫問道。
“你化化妝,速回北京,求公主救你。然后仍回蘭州,隱名埋姓,等待時機,東山再起?!?/p>
歐陽倫采納張山的鬼點子,扮成窮書生模樣,回到京城。見了公主,免不了二人抱頭痛哭一陣,然后卿卿我我一番。一個宮女認出了歐陽倫,于是此事當喜訊一般在宮中傳遍,并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不出朱元璋所料:歐陽倫仗著駙馬爺?shù)纳矸?,有恃無恐,不僅潛回宮中,還膽大包天地拉上公主前來求情。朱元璋殺氣騰騰地說:“將歐陽倫拿下!”
公主跪地求情,朱元璋不為所動,一聲不吭。公主哭哭啼啼地去搬母后,希望母后能說動父王法外施仁。待公主和母后來求情時,歐陽倫已人頭落地,魂飛爪哇國了。
那個張山也算命大,皇上說:“功不賞,過不究,哪里來,哪里去,還是回禁衛(wèi)軍里當武士?!?/p>
明太祖執(zhí)行茶法動了真格的,連駙馬爺也因此掉了腦袋,往后誰還敢走私茶葉呢!
解讀
春秋上有“法不加尊”的說法,民間也有“法律不外乎人情”之說。如果按照這兩種說法的話,歐陽倫似乎真的不用遵守茶法。一則,他是駙馬爺,是社會的尊者;二則,他是皇帝的女婿,和最高統(tǒng)治者有“人情”。但結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法律的尊嚴將不復存在,嚴肅性與平等性更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