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看得開放得下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作者:牧原   |  字數(shù):4176  |  更新時間:2016-07-13 14:31:51  |  分類:

社科心理

135寧愿笑著流淚,不哭著說后悔

孔子曾說:“不慎于前,而悔其后,雖悔無及?!泵總€人都知道悔恨的感覺是什么,也清楚地了解那種“事已至此,于事無補”的無奈。一個人會為已經做的事情后悔,也會為沒做的事情后悔。許多事情總是想象比現(xiàn)實更美,相逢如是,離別亦如是,當現(xiàn)實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發(fā)展,事實出現(xiàn)與心愿不統(tǒng)一的結局時,后悔便產生了。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總是感到不開心但是又很無奈,不斷抱怨自己當初的選擇,常說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回到某某時候,讓我重新來一回,我一定會過得比現(xiàn)在幸福!”

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悔恨是一種無奈的絕望,痛徹心扉,是對自己做過的事情希望作不同的選擇。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幸福是一種賞賜,而后悔則是一種煎熬,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懲罰!所以不要后悔!

電視劇武林外傳里的佟掌柜,一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總是哭訴說:“從一開始我就不應該嫁過來,如果我不嫁過來我的夫君就不會死,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會淪落到這么一個傷心的地方……”沒錯,如果當初佟湘玉沒有嫁過來,她或許還在過著千金小姐般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她若真的沒嫁過來,她還能遇到讓她愛得死去活來的白展堂嗎?

現(xiàn)在有許多人都后悔自己錯過機會、做錯事情,希望時光倒退,如果時光真能倒退,我們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嗎?改變了選擇,就一定會比現(xiàn)在好過嗎?無法比較的事情,還有所謂好壞嗎?

生活總有許多不如意,沒有絕對的完美可選擇,你必須現(xiàn)實地面對很多的無奈。如果已經做了,那就不要后悔。如果發(fā)現(xiàn)做了讓自己有些彷徨,那么以后不要做。當我們因失誤而后悔時,重要的是能在悔中求悟,弄清楚自己辦錯事的原因何在,今后應如何避免,這樣的后悔才有意義,也不會陷入悔恨的泥潭。因為這種深思反省不是糾纏于過去,而是放眼今后怎樣少做后悔事。患得患失,只會把自己弄得很糟糕。

人生是短暫的,別把時間浪費在后悔上了,趕快抓住下一個機會,不然又要后悔一次了。

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幸福是一種賞賜,而后悔則是一種煎熬,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懲罰!所以不要后悔!

136精神世界的愉悅取決于內心感受

一個對都市文明極度反感的人,立志要到農村尋找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村。村中竹叢處處,流水潺潺,他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驚嘆世間竟有這樣的仙境。天空一片湛藍,河水清澈甘甜,小山一派翠綠,完全是書上所說的山清水秀。加上悠然從容、四處閑逛的雞、鴨、牛、羊,整個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畫卷!

他高興極了,準備就在這個小山村里定居了,從而沉醉于象陶淵明一樣的田園生活里。半個月過去了,他每天在這里走走,那里看看,新鮮感漸漸地淡了。

兩個月過去了,他感覺到了不適應:每逢下雨,到處泥濘不堪,簡直沒法走路;家禽家畜們隨地拉屎拉尿;一不小心就被不知名的蟲子咬上一口,又痛又癢;因為沒電,村里的人天一黑就上床睡覺;因為時令的關系,吃的菜翻來覆去就那幾樣……住了三個月,他開始用“窮山惡水”來形容這個山村了。

半年之后,他懷著一種無法忍耐的心情離開了這座山村,又回到了城市。

身邊的一切時間久了就會看似平凡,但是不同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事物,是不同的,你只是用心去感覺,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不平凡。

137生活的幸福在細細品味中

一位身有殘疾的青年作家,經過十多年的奮力拼搏,寫出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繼而蜚聲文壇。

當有人對他說:“你如果不是殘疾,恐怕會有更大成就?!辈涣?,他卻淡然一笑,說:“你說得也許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遺憾,因為如果我不殘疾,我肯定早就當了工人,哪有時間堅持學習,掌握寫作的技藝。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應該感謝上帝給了我殘缺的身體,同時也給了我堅強的生活信念和立志成長的勇氣?!?/p>

他說的信念和勇氣,就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幸福感是一種財富,但這種財富多取決于主觀感受。它直接與我們自己的心靈有關,而與世俗的一切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新鮮感和興奮感都不能當做幸福。新鮮感和興奮感都不過是一種燃燒,注定會轉瞬即逝。

幸福感需要自己去品味才會抓住,不同處境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饑寒交迫的人,能有衣穿有飯吃就是幸福;下崗待業(yè)的人,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福;正為失戀苦惱的人,能與情人破鏡重圓就是幸福;迷路的人,忽遇熱心的引路人就是幸?!?/p>

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在悲傷中體會生活,在順境中品味生活,在逆境中感悟生活。用一顆真正善與愛的心去生活,你才會生活得幸福與快樂。

138信心是實現(xiàn)夢想的動力

生活中,我們隨時隨處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話:“噢,我不行”、“我沒有機會”、“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其實,這些評價和斷言都是我們強加于己的,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xiàn)。一個人如果對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就無法使自己獲得真正的成功,更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充滿自信往往是導致成功的關鍵。

一般人都苦于缺乏自信,沒有長遠的夢想,所以常掉入自卑感中。因此,有必要變換你對自信的全面理解。通常,健全的自信,可使人受到激勵而想出種種可行的方法及技巧。同時,“相信自己會成功”也會使別人對你產生信任和好感,這樣會使你更容易達到目標。

一個擁有自信的人就會擁有很大的夢想,夢想是人類的特權和天性,自信者會展開夢想的翅膀,飛向精彩的未來,追求人生的成功。生活中,人們對夢想總是持一種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曾經如同雄鷹一般,擁有過翱翔天際的偉大夢想。

不論你期待什么,只要充滿信心,充滿夢想,那你就會實現(xiàn)你自己的目標。

在飛機發(fā)明之前,科學家認為飛行是不可能的;在麻醉藥發(fā)明之前,醫(yī)生們堅信無痛手術是不可能的;在原子彈發(fā)明之前,科學家相信原子是不可分裂的,原子彈的構想根本是無稽之談。蒸汽機發(fā)明之前,拿破侖就曾無情地數(shù)落富爾頓說:“有沒有搞錯?先生,你要在甲板下生起一團火,讓船能夠乘風破浪地航行?對不起,我可沒時間聽你胡扯!”最后,富爾頓不但達到了目標,也因此發(fā)明了蒸汽機。這些人不僅相信自己,相信科學,他們心里對未知世界更充滿了夢想。

只要你的眼光看得夠遠,就一定能真正飛起來。

一個人如果對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就無法使自己獲得真正的成功,更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論你期待什么,只要充滿信心,充滿夢想,那你就會實現(xiàn)你自己的目標。

139讓你筋疲力盡的往往是小事兒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在攻擊野馬時,它常附在野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無論野馬怎么狂奔、暴跳,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而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而去。野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奈地死去。

動物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會讓龐大的野馬斃命呢?于是,他們進行了一次實驗,觀察野馬死亡的整個過程。結果發(fā)現(xiàn),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遠不會使野馬斃命。動物學家們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為蝙蝠吸血所致。

在生活中,將人們擊垮的有時并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zhàn),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由于一些人不善于清點和梳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或消耗在本該讓他人做的事情上。在盲目的忙碌中偏離了自己的角色,最終一事無成。

伏爾泰說,使人疲勞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很有必要學會隨時倒出鞋子里那顆小小的沙粒。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一味地計較,就會使你精疲力竭。生活中常常困擾你的,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戰(zhàn),而是一些瑣碎的小事。雖然這些事微不足道,卻能消耗你極大的精力。

在生活中,將人們擊垮的有時并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zhàn),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140不要被生活的假象所迷惑

世間有一個愚者向智者請教:“尊敬的智者,請您用智慧之燈照亮我昏暗思想的天空吧,告訴我如何才能看到人間的真實?”

接著,他對智者訴說自己感到迷惑的一系列問題:“我曾經在人生之路上艱難跋涉,然而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始終走在一個表象的世界,而真實的石頭卻把我絆得—個趔趄接—個趔趄:當我第一次被她的甜言蜜語所迷醉,選擇她做我的愛人時,第二次我卻發(fā)現(xiàn)她用同樣的語言在與別人約會;當一個臉上充滿憂郁,衣衫襤褸不堪的路人從我身邊經過,我欲把我的所有贈予他時,卻發(fā)現(xiàn)他對我毫無所求,而真正有求于我的,卻是—個西裝革履臉上充滿自信的人;當我把罵我的當做敵人,把朝我笑的當做朋友時,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欲將我推下懸崖的,正是那個朝我笑著的人。怯懦者在平時,為何有一個勇武的外殼?愛著我的人,為何偏偏不說愛我?明明有求于我,為何偏偏把一箱箱珍品奉送于我?人在我的身邊,為何心卻走了……啊,尊敬的智者,表象的世界實在令人迷惑,告訴我吧,我該如何,如何……”

智者回答道:“年輕人啊,我們用眼睛所看到的,無非是一團迷霧,往往遮住了我們應該用心來感受到的萬物;我們用耳朵聽到的,無非是些擾亂心靈的聲響,往往歪曲了我們應該用心去把握的東西。因而,當你看到一個白發(fā)者和一個黑發(fā)者站在一起時,請不要在二者誰是老人的問題上妄下結論;當你看見一個人鮮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個人站在一旁無動于衷時,請不要貿然斷定哪個是生者,哪個是死者;當你看見一個人在放聲大笑,一個人在不停地流淚時,請不要即刻斷定哪個是痛苦者,哪個是歡樂者;當你站在冰封雪凍的江面,身體被飄舞的雪花所環(huán)繞時,請不要以為明天還會是這樣;當一個人送花給你,另一個送刺給你時,請不要急于斷定哪個是親你者,哪個是疏你者;當一個人聲音顫抖,結結巴巴,一個人口齒伶俐,聲調高亢時,請不要盲目判定哪個是懦弱者,哪個是勇敢者……”接著,智者感嘆地說道:“離你而去者或許正是真心愛你者,送你珍寶者可能正是有求于你者;今天的幸??赡軙蔀槊魈斓耐纯?,閃爍即逝的或許正是永恒存在的……”

“我明白了?!卑V愚者說。“在你對萬事萬物沒有真正感悟之前,請不要說‘明白了’?!敝钦哒f。

可見的東西并不在于它們的皮殼,而在于它們的內核;世人之本并不在于他們的面孔,而在于他們的內心。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