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做人要大氣 > 不要小肚雞腸,整天圍著自己那點“小九九”打轉(zhuǎn)
不要小肚雞腸,整天圍著自己那點“小九九”打轉(zhuǎn)
作者:牧原   |  字數(shù):3298  |  更新時間:2016-07-15 15:33:40  |  分類:

社科心理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從生活中攫取東西幾乎是一種天性,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把到手的東西歸還生活?!闭驗槿绱?,我們很容易拿起,卻不容易放下,愿意去得到,卻不愿意舍去。舍和得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參透了舍得,參透了智慧地放下和愚蠢地強占,你才真正地掌握了“舍”與“得”的要領(lǐng),你才能夠從生活中有所收獲,看清人生的規(guī)律,才敢于去拿,才懂得去放手。

隨著社會生活的快節(jié)奏,競爭力不斷的增強,現(xiàn)在的很多人性格也變得浮躁不堪。每當生活中發(fā)生了一些小矛盾,很多人都為了一點點小事沒完沒了的糾結(jié),到底是誰的錯誤,誰應(yīng)該道歉。論語中說:“君子之道,忠恕則已矣。”意思就是說,君子之道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君子之道,是有一顆忠恕仁慈之心。可見能夠?qū)捜荽?,寬恕他人的行為是君子的德行。其實能夠?qū)捤∷?,也是對自己的救贖。

劉心武說:“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guān)系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但是能夠做到大度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經(jīng)歷了一些小事之后,總是喜歡懷恨在心,整天圍著自己的那點“小九九”打轉(zhuǎn)。有的人記住了別人對自己的羞辱,有的人記住了別人對自己的錯誤,那么別人的錯誤就會一直折磨自己,自己也會因為這些錯誤而痛苦不堪。

原諒是一種風格,寬容是一種風度,寬恕是一種風范。懂得寬容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愛戴和尊重,才能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當生活中那些“小肚雞腸”的人遇到了“大度雅量”的人的時候,他們的怪罪不知道從何開始,自己也會感到十足的難堪。有的時候?qū)捜輹o人帶來福氣,因為你以寬容、和氣待人,對方自然也大受感動,對你也會愛心回報。反之,你對他人內(nèi)心常懷不平,對于他人總是抱怨不斷,那么對方受到你的情緒影響,就會產(chǎn)生敵對和沖突的情緒。

姚明是中國著名的籃球明星,他的心胸和他的身材一樣都是那種闊達之人。姚明對人不會小肚雞腸,更不會對別人傷害自己的事情耿耿于懷。有一次,在全美直播火箭隊與灰熊隊的比賽時,前NBA球員、ABC電視網(wǎng)解說員斯蒂夫科爾在談到姚明的時候,使用了“支那人”一詞。很多人都知道,“支那人”是一種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但是斯蒂夫科爾顯然是不知道這一點。后來,在到自己使用的詞匯具有侮辱性之后,他專程給姚明打了電話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幾天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的記者問起了姚明這件事,姚明笑著說:“其實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而且科爾專門打電話給我,他道歉的態(tài)度幾乎可以用‘誠惶誠恐’來形容。他顯然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但他的態(tài)度說明他并不是故意的。在這個時候,我應(yīng)該表示出自己的風度。”雖然姚明很大度,但是有些記者對他的大度表示不理解。

很多記者覺得科爾的話傷害到了中國人的感情,并希望姚明能夠給予回擊。但是姚明卻說:“據(jù)我所知,科爾在馬刺隊效力時,曾把法國隊友帕克稱呼為‘法國人(FRENCHMAN)’,他可能以此類推,就把中國人喊成了‘CHINAMAN’。既然他已經(jīng)為此道歉,那何必還追究著苦苦不放呢,這樣的話,自己也活得很累啊。”

就這樣,姚明用自己的寬容大度輕松地化解了這場可能引起爭端的事件。他的寬容、大度,同時也贏得了無數(shù)人對他的尊重?;鸺犌爸鲙浄陡实显u價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容易相處的家伙?!币γ饔米约旱膶捜莺痛蠖认蚴澜缯宫F(xiàn)了中國人的平和和寬容,以及中國人的睿智。

古希臘哲人說:“人如果選擇了計較,那么他將在黑暗中度過余生;如果選擇了寬容,那么他將陽光灑向大地?!痹徚藙e人就等于寬恕了自己,如果別人讓你很不滿,你需要做的反抗不是讓自己更不滿,而是告訴他,你現(xiàn)在生活得很好,讓對方的期望落空,才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寬容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因為沒有人愿意帶著欺騙和委屈度過一天。但是如果我們計較了又會怎樣呢?可以解脫自己,說服他人嗎?其實世界就是由矛盾組成的,任何人或事情都不會盡善盡美,如果你遇到了別人的小過錯或者小過失就抓住不放,不僅不能解決自己心中的不平感,而且還是一種將自己與他人一同捆綁在“爭吵的戰(zhàn)車”上,永遠斗爭下去的愚蠢做法。寬容一個人比較容易讓一個人在良心的驅(qū)使下,被你的寬容所感動,最后你們化敵為友。

人生沒有絕對的“得”,也沒有純粹的“失”

歐洲有這樣一則寓言:有個農(nóng)夫養(yǎng)了兩只健壯的奶牛,準備依靠牛奶來賺錢,可是兩只奶牛各懷心事,都不想成為被人利用的工具。第一只奶牛說:“我只想吃鮮美多汁的嫩草,但我不會讓人擠出我的奶?!彼运嗫嗨妓髂軌蜷L期吃到嫩草而又防止被擠奶的方法。第二只奶牛也不想被人擠奶,它覺得只要被人擠一次奶,那么就會源源不斷地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它覺得很苦惱。結(jié)果這兩只奶牛每天都陷入苦惱之中,最終很快變得身形消瘦,而被主人賣掉了。

其實,奶牛的吃草和產(chǎn)奶永遠是相互依存的,想要吃到草,那么付出的代價就是產(chǎn)奶,而產(chǎn)出奶后,又得到了品嘗青草的補償機會,吃草和產(chǎn)奶是密不可分的兩個要素,要是獨立地將二者分開來考慮,只是自尋煩惱罷了。兩只奶牛將這兩個問題分開來看,過度執(zhí)著于得失,希望自己能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完全與自然法則背道而馳。

奶牛的煩惱在于不能辯證地看待問題,而人往往也是如此。我們煩惱的根源就在于自己的得失心太重,因為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每個人都渴望有所得而不是有所失,所以我們在得到之后,總是想著能夠得到更多,而在失去之后又過分擔心自己無所得。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你永遠不可能從生活中得到一切,也不可能從生活中失去一切,因為你在得到之后一定會付出代價,而在失去之后也會得到一些補償。

做人不能太患得患失,否則只會讓自己過得更加痛苦,其實得與失總是相互糾纏、相互依存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絕對的得到,也沒有人能夠絕對的失去,你得到了什么,就必定會失去其他東西,你失去了這樣?xùn)|西,生活必定會給予另外的補償。所以幸運的人不應(yīng)該認為自己一直都會幸運,不幸的人也不要認為自己會永遠不幸下去。

生活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人生是沒有絕對的得失,“塞翁失馬,焉知非?!?,說的就是得而復(fù)失,失而復(fù)得;“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的就是福禍轉(zhuǎn)化、得失相依。正因為如此,我們無論面對得或者失的局面,都應(yīng)該努力沉住氣,都應(yīng)該淡定地看待一切,不要為了一時的得到而慶幸,因為你得到之后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也不要為了一時的失去而氣餒和絕望,因為失去之后一定會有所得。既然如此,不妨放開心懷,事事都順其自然,反而能夠求個心安理得。

有個小和尚看到禪院的草地已經(jīng)開始枯黃,于是就下山買了很多草籽回來,他準備將這些草籽撒在地上,這樣就能長出很多青草,禪院里也不至于太過蕭條??墒窃谌龇N子的時候,突然起了一陣大風,大風將很多草籽都吹走了,小和尚一時情急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老禪師走過來安慰說:“吹走的大都是空殼的種子,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不如隨它去吧!而且被風一吹,種子在其他地方一樣能夠發(fā)芽?!?/p>

小和尚撒完草籽后就坐在旁邊看,可是一群麻雀突然飛下來吃種子,小和尚見狀立即跑過去趕走麻雀,老禪師阻止了他,讓他不要追趕麻雀了,實際上麻雀吃不了多少種子,而且一些不能消化的種子會被排出來,實際上也起到了傳播的作用。當天晚上天氣突然大變,下了一場暴雨,小和尚擔心種子全部被雨水沖走了,于是向禪師哭訴,禪師笑著說草籽被雨沖到哪里,就會在哪里發(fā)芽,不如隨它去吧!果不其然,第二年春天,碧綠的青草長滿了整個禪院。

幽窗小記中說:“寵辱不驚,看前庭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弊鋈俗鍪聭?yīng)該保持淡然心態(tài),要將人生的寵辱得失看得如花開花落那樣平常無奇,也要看得如舒云漫卷般輕松愜意,做到得之不喜,失去無憂。

有句對聯(lián)說得很好:“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人生原本就是得得失失,失失得得,并沒有永遠的得到,也不會有永遠地失去。所以大文豪蘇東坡說:“不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彼J為過去的事情就應(yīng)該像夢境一樣,無論得失,都應(yīng)該坦然地放下,不應(yīng)該執(zhí)著,否則只是自尋煩惱罷了。既然這樣還不如坦然放下心中的枷鎖,放下得失心,淡然地面對生活,其實放下了得失,人生也就無所謂得失了。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