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
明·馮小青
新妝竟與畫圖爭,
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憐清水照,
卿須憐我我憐卿!
用清水照臉,看著水中清瘦的身影,不禁自我憐惜地說:你要好好地憐惜我,我也會好好地憐惜你。山花浪漫的年紀,她為什么偏偏要對著一副畫像一爭高下?為什么她偏偏要對著水中自己的影子“顧影自憐”?她到底“怨”著什么?
如今,徜徉在西湖邊,對著冷橋畔的一缽黃土,不禁會想:這其中埋藏著多少的深閨哀怨,這其中充斥著怎樣的心酸無奈,這其中又有著多少的偏執(zhí)和寂寞……
也許那一刻她該留下,也許那一刻她不該下嫁,也許那一刻她不該執(zhí)著,也許那一刻……然而,已經(jīng)沒有“也許”,“也許”早在歷史的風塵中塵埃落定,化為了深深的凄美和遺憾,她更是告訴如今的我們:
愛不是一個人的事,愛是一群人的事,也許只有愛自己保護好自己,才是真的懂愛,才算真的愛了!
愛別人之前請先懂得愛自己
她,明初的才女,廣陵(今揚州)的世家女。祖上曾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明朝頂鼎南京后,馮家享有高官厚祿,家世顯赫。她則過著錦衣玉食,呼婢喚奴的小姐生活。她聰明伶俐,又讀書靈秀,從小便得了個“早慧”的名頭。
她十歲那年,家中來了個化緣的老尼姑,對她母親說了一句話“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不忍割舍,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陽壽!”然而家世顯赫、衣食無憂、獨得一女的馮母又怎能聽進,又怎肯呢?她被留下了。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她的父親作為朝廷重臣,在朱棣攻打南京時,帶兵與之對抗。朱棣事成后,馮家被誅九族,她因為當時正投親,僥幸躲過誅殺,事后隨遠房親戚楊夫人流落到了杭州。
在杭州,“精涉諸技,妙解音律”,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所不能,身為美女兼才女的她邂逅了富家公子馮通。那位馮公子,儒雅風流的頗會討人歡心。兩人就這樣一來二去,感情漸篤,但遺憾的是馮公子已有了家室。
嫁,還是不嫁呢?她選擇了嫁。
然而新婚的甜蜜太過短暫,馮生的原配崔氏太過強悍霸道,而馮公子更是軟弱無能絲毫保護不了她。過門不久她就被打發(fā)到西子湖畔的一座馮家別院中居住,身邊僅有一老仆婦相隨。面對西湖的朝霞夕嵐,花木翠郁,她提不起半點興致。
她唯一的朋友楊夫人曾建議她改嫁,并想幫助她。而她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她說她夢中曾折一花,花瓣隨風飄落,可知婚姻于她已似落化流水了,再折騰不過是徒勞,徒增笑柄而已。
她死之前曾花重金請來畫師為自己畫像,連畫了三次,畫像才成。從此,孤苦伶仃的她每日與畫為伴,于是就有了這首《怨》。而她不久之后也去世了,于十八歲這樣花般的年紀郁郁而終。
靈心善感,以情累身的往往是詩人,對待愛情,他們有的“入而能出”,有的“往而不返”,而馮小青恰恰是屬于后者,她“往而不返”沉湎深曲,每日里困守愁城,黯然至索魂蝕骨,而最終魂飛魄散!讓人可悲可嘆!
其實,當時馮生已有妻室,馮小青不應該下嫁,憑她的蕙質蘭心會找不到自己的幸福嗎?嫁,不僅嫁給馮生一個人,更是嫁給了他一家人。然而,除了馮生,誰又把她當成了家人,軟弱的馮生更是保護不了她,她不過是在馮家飽受崔氏的侮辱、虐待,由一代才女淪落為了別人眼中的“小三”,悍妻固然可惡,但是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婚姻家庭的維護卻是不可惡的,馮小青啊馮小青,錯只錯在當時你不應該下嫁,因為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你更是錯在拒絕楊夫人改嫁的建議,執(zhí)著著不該執(zhí)著的東西,不懂得愛自己,保護自己,最終不過是白白搭上性命,命喪紅塵。
馮小青死前,托老奴仆將她的畫像及詩稿轉交給她的馮生,然而卻被崔氏發(fā)現(xiàn),把那些全都丟進火中,馮生奮力搶救,才勉強搶出一些零散的詩稿。而這被搶救出來的零稿,就是后來的《焚余稿》。
馮小青到頭來連自己的遺物都無法保全,一切那么的諷刺,那么的可悲!
那悠悠的琴聲還未停歇,然而時空劃斷了一切,小青啊,朦朧的西湖柔水中依然懷著她芳菲的凄惻,低沉的陰霾中依然回蕩著她的悵惋:
文姬遠嫁昭君塞,小青又續(xù)風流債;也虧一陣墨罡風,火輪下,抽身快,單單零零清涼界。原不是鴛鴦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執(zhí)雙裙帶。
當她的歌聲再次飄過你的思緒時:
如今的女子誰能再重蹈她的覆轍?如今的女子又怎能再重蹈她的覆轍?在酒吧,她愛上他的時候并不知道他已有了結發(fā)之妻。當他信誓旦旦地對她說愿意離婚娶她的時候,她笑了。她對他說她很喜歡馮小青的詩,但她不是馮小青,不會做別人的“孤魂野鬼”,她要的只是一個女人該有的正常的幸福。說完笑著走了,留一個婀娜多姿的背影給他,留一個幸福燦爛的明天給自己。
對于不屬于自己的或不適合自己的愛情,沒必要太多的留戀和偏執(zhí),破壞一個人幸福的時候往往也是破壞著自己的幸福,要知道,別人“圍城”之內(nèi)的風景絕對不會是你的風景,你在覬覦的時候,不過是讓自己遍體鱗傷地住進別人的“圍城”,城內(nèi)風景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