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依據(jù)事物的形狀、顏色、名稱、聲音等不足以獲得它內(nèi)在的真實,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言說,喜歡說出來的人并不是真的智者,而世上的人們又怎能懂得這個道理呢!
一次,莊子去進見魯哀公。魯哀公嘲諷他說:“魯國多的是儒士,卻很難找到先生的門徒?!?/p>
“不對!”莊子說,“實際上,魯國的儒士很少?!?/p>
魯哀公哈哈笑著說:“你沒看見,舉國上下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能說少呢?”
“我聽說,”莊子回答,“儒士帶環(huán)冠,就知天時;穿句屨,就知地形;衣帶上掛個玉玦,就善于機斷。”
“是啊,是??!”魯哀公接連點頭。
“可是,”莊子接著說,“君子明白這些道理,并不一定就要穿這樣的衣服。反過來,穿這種衣服的人,未必就懂得這些道理?!?/p>
魯哀公不以為然地直搖頭。
莊子說:“大王不相信,那就試試看吧。請您通令全國,說不懂得天時、地形和機斷而妄穿儒服的人,一律處以死刑?!?/p>
魯哀公通令下了五天,全國就再也看不見一個敢穿儒服的人了。像魯國的那些身穿儒服而實際上什么都不懂的人大有人在。
古希臘有位哲學(xué)家,他的學(xué)生問他:“老師,您的知識比我們多許多倍,您回答問題又往往很正確,可您為什么總懷疑自己的答案呢?”
哲學(xué)家用手指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回答說:“大圓圈的面積代表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代表你們的知識;兩個圓圈的外面,代表無知的部分。我的知識自然比你們的多,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的長,那我接觸到的無知的范圍自然也比你們的廣。這便是我為何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啊?!?/p>
某人參加會議,一言不發(fā)。事后,一位評論家對他說:“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聰明;如果你聰明,你做得很蠢?!边@個評論似乎很機智很有見地。蠢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聰明;聰明人因沉默而未表現(xiàn)其聰明,所以蠢。仔細琢磨后,發(fā)現(xiàn)不然。聰明人必須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嗎?他必須把自己的才智暴露于眾人之前,就像暴發(fā)戶披金掛銀唯恐別人不知道他發(fā)財嗎?沒有這個必要。有內(nèi)涵的人絕不會像暴發(fā)戶一樣輕易顯示自己的聰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寧可一言不發(fā)。
莊子認為,“知”和“言”的關(guān)系是非常微妙的。完全不“知”的人當然無法“言”;“言”說明至少“知”一點,正是因為只知道一點,所以才有“言”;但是“知”到了深處又會覺得無論怎么“言”都是不足形容“知”的,所以又會選擇“不言”。況且事物的外表并不能表現(xiàn)出其本質(zhì),人更不能從事物的形狀、顏色、名稱、聲音等外在而真正了解其本質(zhì),所以莊子認為真正的智者是不會用語言來表達真理的。
近代哲學(xué)家維特根斯坦也有一句名言:“對不可言說的,我們應(yīng)該保持沉默。”莊子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應(yīng)該保持沉默,這才是智慧的做法。一切偉大的誕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智者們都從沉默中得到了好處,只有他們才理解沉默的價值。庸陋者以為只有高聲叫賣自己的學(xué)問見識才是進取之道,他們對沉默不以為然,不屑一顧。
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
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圣人能之。
雖然很多小處不能取勝,但能取得大的勝利。取得大的勝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劉邦就是一個做到了“以眾小不勝為大勝”的人。楚漢戰(zhàn)爭,大小七十多戰(zhàn),劉邦沒有一次勝利,但最終聯(lián)合韓信、彭越而徹底擊敗了項羽,項羽自刎于烏江邊上。劉邦不善長打仗,常常被項羽追得像兔子似的,每每單騎逃脫。
有一次漢軍大敗于彭城,劉邦又逃跑,“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p>
劉邦逃命,不顧兒女,三次將他和呂后的孩子推下車。也是這一次,項羽掠得太公和呂后,留在軍中當人質(zhì)。
項羽
后來,項羽“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瘽h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分我一杯羹!’”劉邦就是這么無賴,項羽要烹他父親他都滿不在乎。
不久劉邦又大敗于滎陽,敵軍圍困萬千重。為了突圍,手下的紀信自愿與他換衣服,扮為漢王投降,劉邦才于混亂中逃掉。項羽氣得燒殺紀信。劉邦及張良、蕭何、曹參、陳平之徒,皆精通道家學(xué)說,懂得養(yǎng)精蓄銳,后發(fā)制人,最終擊殺不可一世、恨地無環(huán)的楚霸王,積眾小敗而致大勝也。
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奚齊立為嗣君,設(shè)計害死了長子申生,同時也將公子重耳和夷吾逼走了。
重耳歷盡千辛萬苦,經(jīng)過齊、曹、宋及鄭國,過著流亡的生活。很多國家對他態(tài)度冷淡,有的甚至不肯收留。在曹國,曹共公聽說他肋骨長得不同尋常,趁他洗澡時偷看,使重耳感到很羞惱。
楚成王
后來,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熱情地接待了他,這讓他非常感動。
一天,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重耳。忽然問道:“如果公子能夠回到晉國做國君,將怎樣報答我?”
這個問題可把重耳難住了,他低頭想了一下,回答說:“奇珍異寶,楚國都不會缺少,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報答您?”楚成王說:“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吧!”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夠回國當上國君,將來萬一楚晉交戰(zhàn),雙方軍隊相遇,我將會率軍退避三舍。”楚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重耳離開楚國后到達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在外漂泊了十九年的重耳終于回到了晉國,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晉文公。晉文公勵精圖治,很快使晉國強大起來。
一次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文公率領(lǐng)軍隊救援,終于與楚軍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說的“萬一楚晉交戰(zhàn)”竟變成了事實。其實,在那個諸侯混戰(zhàn)的年代,大國之間刀兵相見算不了什么稀奇事,只是楚成王沒有想到晉國的發(fā)展會這么快,現(xiàn)在竟然可以與他抗衡了,當時的一句“戲言”不幸而被言中了。
為了遵守當時許下的諾言,重耳下令晉軍后退九十里,晉軍將士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認為退兵就意味著失敗,目前晉軍士氣正旺,怎么能因為當時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唯有大臣狐偃明白晉文公的用意。他勸大家說:“退避三舍,一可避楚的銳氣,積蓄自己的力量;二可使國君立信于世人,這是上好的計策啊!”晉文公正是這樣想的,退避三舍是非常有利的,并非意味著失敗。
但楚軍卻認為晉軍膽怯,不敢迎戰(zhàn),頓時神氣了起來,以為晉軍不堪一擊,便趁晉軍退軍之際,迫不及待地進攻。
誰知晉軍守縮防線,退到了有利的地形處,便進行了有力的回擊,很快就把楚軍打敗了,實現(xiàn)了晉文公以守為攻、轉(zhuǎn)守為攻的策略。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道義上,晉軍都取得了勝利。
雖然很多小處不能取勝,但能取得大的勝利。取得大的勝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這正是道家的后發(fā)制人,也就是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的意思。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笔鸽m然受傷,過一段時間就會休養(yǎng)好,和沒受傷時一樣;而削去他的一根指頭,他就永遠不會有十根指頭了。由此看來,莊子“以眾小不勝為大勝”的智慧是很值得現(xiàn)代人學(xué)習的。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到郊外去,只要帶三餐的糧食,當天就返回來了,肚子還是飽飽的;如果到百里遠的地方去,就要在夜里提前舂糧備米了;如果到千里遠的地方去,就要提前準備三個月的糧食。
安祿山畫像
“安史之亂”前夕,顏真卿曾受宰相楊國忠排擠。楊國忠借口要加強地方管理,把顏真卿排擠出了京城。此時,身居三鎮(zhèn)節(jié)度使、深得唐玄宗寵幸的安祿山正以平盧、范陽、河?xùn)|為基地,養(yǎng)精蓄銳,準備反叛唐室,篡奪皇位。這個消息在京內(nèi)朝官中盛傳,而這時的唐玄宗已不是當年那個英明果斷、頗有作為的皇帝了,長期升平殷富的生活,使他感到天下太平,沒有什么可憂慮的。他整天在宮中與楊貴妃吃喝玩樂,不理政事。
對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顏真卿憂心忡忡,而他即將赴任的平原郡離安祿山的老巢范陽很近,又恰在其管轄之下,因此這次就任非同一般。顏真卿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密切關(guān)注安祿山的陰謀活動,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忠于職守,要保護平原的老百姓,要忠于國家。
顏真卿在平原發(fā)現(xiàn)安祿山暗中收買勇猛善戰(zhàn)的同羅、奚、契丹等少數(shù)民族的壯士幾千人,加緊鑄造作戰(zhàn)兵器,蓄養(yǎng)精壯戰(zhàn)馬幾萬匹,將所轄地區(qū)中任險要處守備的漢將換成了番將。
顏真卿
顏真卿一面將情況稟報唐玄宗,一面考慮對策。平原郡地處華北平原,從這里向北到幽州,都是一馬平川,若安祿山騎兵南犯,真是無險可守。顏真卿焦急萬分,還派人到附近的州郡聯(lián)絡(luò),希望能共同對付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叛軍。但是,當時并沒有人相信顏真卿的話,更沒有人準備和他一起對抗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叛軍。顏真卿只能做好孤軍奮戰(zhàn)的準備了。
顏真卿上任后,立即在郡城內(nèi)四處巡視,看到舊城墻又矮又殘破,護城河許多地段的河床已被泥沙墊高,根本無水。于是,他召集民工,假托城墻受風雨侵蝕快要崩塌,重新筑造了又高又厚的城墻;假托護城河河水被泥沙阻塞,影響行船和居民用水,把河道挖深加寬。
他又打開郡衙署的武庫,查看兵器甲仗情況,發(fā)現(xiàn)不是塵封,就是銹斑,一看便知是許多年前制造的,而且從未啟用過。于是,他暗中安排作坊,日夜趕制戈、矛、刀、劍和各種鐵甲,同時以組織地方團練、加強治安為名,招募各縣的武舉人和獵人等,整編軍隊,加緊操練。幾個月后,平原郡面貌煥然一新,防衛(wèi)力量和戰(zhàn)斗力量大大增強。
為了不被安祿山察覺,顏真卿都只是在暗中積蓄力量,而表面上佯裝不問政事,常與文士、幕僚們泛舟載酒而游,唱和賦詩。一時興起,便揮毫作書,或題壁,或贈人。不久,平原一帶的山水勝跡,差不多都留下了顏真卿的足跡和墨跡。從此,平原郡太守善書善游的名聲傳遍了鄰近州郡。
就在顏真卿一切準備就緒之際,安祿山也羽翼豐滿,公開扯起了反叛唐朝的大旗,發(fā)動了叛亂。唐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統(tǒng)率叛軍十五萬,以清君側(cè),除楊國忠為名,一路殺向中原。不久,安祿山便兵臨平原城下。叛軍見平原郡城門緊閉,吊橋高掛,便扎寨城外,將城圍了起來,以為不出幾日,顏真卿就會乖乖前來獻城。
全身戎裝的顏真卿登上城樓,向敵營眺望,見叛軍營地未設(shè)障礙和防衛(wèi)的木柵,軍士們正在縱酒作樂。顏真卿想到兩天前,全城百姓和將士們在城西會宴誓師,大家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誓死守住平原,決不投降,與叛軍決一死戰(zhàn)。現(xiàn)在,城內(nèi)到處是臨戰(zhàn)前的緊張繁忙的景象。顏真卿胸有成竹,當夜率領(lǐng)精兵三千突襲敵營,毫無戒備的叛軍被殺了個落花流水,四千多人除少數(shù)殘兵逃脫外,大部分被殲滅。安祿山的后援部隊見勢不妙,掉頭逃跑。
此時,長安城內(nèi)的唐玄宗正為前線的形勢急劇惡化而焦急萬分,嘆息道:“我河北堂堂二十四郡,難道竟然沒有一個敢于抗擊叛賊的忠義之士嗎?”
正在這時,顏真卿派出的參軍李平向唐玄宗報捷,并奏上顏真卿親筆寫的蠟丸書。這是從安祿山反叛以來,河北戰(zhàn)場的第一份捷報。顏真卿的英勇抗敵使唐玄宗大為感動。
正是由于顏真卿具有預(yù)見性,并做到了未雨綢繆,所以他才能在安祿山突然發(fā)動叛亂的時候,處亂不驚,從容應(yīng)對,取得了河北戰(zhàn)場的第一次勝利。
莊子的這句話旨在告訴世人,境界有大小之分,眼光有長短之別,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歷史上,大凡具有預(yù)見性,時刻做好準備的人最終都取得了成功。做事有計劃對于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態(tài)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忮,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大道不需要聲揚,善辯的人不需要用語言辯論,仁者不偏愛任何人和物,最廉潔的人都不需要表示謙遜,最勇敢的人不傷害別人。道如果顯示彰明就不是道,語言如果爭辯就有所達不到,仁者如果有常愛而不周,廉到極清白就不信實,勇敢到害人逆物就不會取得成功。這五者雖然各有殘缺,但已經(jīng)接近道的一隅了,所以明智的人止于他所不知的境地,就達到極點了。
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國王,他決定不久后把王位傳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一天,國王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我老了,決定把王位傳給你們?nèi)值苤械囊粋€,但你們?nèi)齻€都要到外面去游歷一年。一年后回來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中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個真正做過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繼承我的王位?!?/p>
一年后,三個兒子回來了,告訴國王自己這一年來在外面的收獲。
大兒子先說:“我在游歷期間,曾經(jīng)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幣交給他住在另一鎮(zhèn)上的兒子,當我游歷到那個鎮(zhèn)上時,我把金幣原封不動地交給了他的兒子?!?/p>
國王說:“你做得很對,但誠實是你做人應(yīng)有的品德,不能稱得上是高尚?!?/p>
二兒子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村莊,剛好碰上一伙強盜打劫,我沖上去幫村民們趕走了強盜,保護了他們的財產(chǎn)?!?/p>
國王說:“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責任,也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p>
三兒子遲疑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想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旅行途中,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到懸崖邊,發(fā)現(xiàn)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樹下,我只要輕輕地一推,他就會掉下懸崖摔死。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訴他睡在這里很危險,并勸告他繼續(xù)趕路。后來,當我下馬準備過一條河時,一只老虎突然從旁邊的樹林里躥出來,撲向我,正在我絕望時,我的仇人從后面趕過來,他一刀就結(jié)果了老虎的性命。我問他為什么要救我?他說:‘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愛化解了我的仇恨。’這……這實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p>
“不,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國王嚴肅地說,“過來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從今天起我就把王位傳給你?!?/p>
國王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所做的事情不過是作為一個人所應(yīng)該具有的美德,實在算不上什么高尚的事情,即“大道”;而小兒子做了最高尚的事情,體現(xiàn)了“大勇不忮”,并不宣稱自己的美德,一切都出自本性。這就是真正的“大道不稱”、“大言不辯”。
漢代公孫弘幼年時家里非常貧窮,過著清苦的日子。所謂窮者思變,他發(fā)憤學(xué)習,苦讀詩書,十年寒窗苦,終于飛黃騰達,做了丞相。雖然他居于廟堂之上,手握重權(quán),但是在生活上他依然保持儉樸的優(yōu)良作風。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也是普通人家用的棉被。他的仆人們也感嘆道:“我家主人才是真正的清廉?。 ?/p>
這些話很快就傳進了朝廷,文武百官為之感動不已,但是大臣汲黯卻不這樣想。他向漢武帝參了一本,對皇上說:“公孫弘現(xiàn)在位列三公,他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可是為什么還蓋普通的棉被,吃簡單的飯菜呢?”
皇上笑著說:“現(xiàn)在朝中上下不都稱頌他廉潔儉樸嗎?公孫弘是不忘舊時之苦,也不忘舊時之德!”
汲黯搖搖頭,繼續(xù)說道:“依微臣所見,公孫弘這樣做實質(zhì)上是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汲黯
漢武帝想想,覺得有幾分道理。有一次,上早朝的時候,他找到了一個機會便問公孫弘說:“汲黯說你沽名釣譽,你的儉樸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他說的是否屬實呢?”
公孫弘一聽覺得非常委屈,剛想上前辯解一番,但是轉(zhuǎn)念一想,漢武帝現(xiàn)在可能偏聽偏信,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不是真正的“儉樸”。如果現(xiàn)在自己著急解釋,文武百官也會覺得他確實是“沽名釣譽”。再想一想,這個指責也不是關(guān)乎性命的,充其量會傷害自己的名譽。清者自清,只要堅持自己的作風,以后別人自然會明白的。這樣想著,公孫弘把剛才的一股怨氣咽了下去,決定不做任何辯解,承認自己沽名釣譽。
他回答道:“汲黯說得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往頗深,來往甚密,交情也很好,他對我家中的生活最為熟悉,也最了解我的為人。他對皇上您說的,正是一針見血,切中了我的要害。”
漢武帝滿以為他要為自己辯護,聽到這番話頗感意外,問道:“哦?是這樣嗎?”
“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小吏一樣,確實是假裝清廉以沽名釣譽?!惫珜O弘回答道,“汲黯忠心耿耿,為人正直,如果不是他,陛下也就不會知道這件事,也不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了!”
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誠實、謙讓,更沒有想到他還會對批評自己的對手大加贊揚,真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啊!其他同僚和大臣見公孫弘對自己的心理供認不諱,如此誠實,這種人哪里會沽名釣譽呢?從此,不管是皇帝,還是滿朝文武對他都更加尊重了。公孫弘這種“大道不稱”、“大辯不言”的作風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美名!
莊子的哲學(xué)非常注重個體的自由與自覺,而摒棄靠外在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莊子的這種“不稱”、“不辯”的處世原則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生在世,事事應(yīng)出于本心本性,而不能孜孜于表現(xiàn),甚至表演。道、言、仁、廉、勇亦是如此,其他一切都如此。出于本心本性,也許不能十全十美,但別人會接受、歷史會承認,因為你真誠;表現(xiàn)表演可能“完美”于一時,但終究會被歷史否定,因為那是虛偽。真誠、坦誠應(yīng)是人生之本,一顆平常心,才是人生之路。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所以德行有所長的人,形體方面的不足就會被人忘掉。人們不忘掉應(yīng)該忘掉的形體而忘掉了不該忘掉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遺忘啊。
衛(wèi)國有一個名叫“哀駘它”的人,其貌丑陋不堪,跛腳駝背,脖子上還生了個大瘤,倒垂下來晃蕩不已,使得他脖子連著腦袋總是一扭一動的,模樣非常嚇人。
但奇怪的是,男人與他相處久了,就舍不得離開他;女人與他接觸幾日,就想嫁給他。哀駘它既無權(quán)勢可以替別人消災(zāi)解難,也沒有錢財可以喂飽別人的肚子,而且他的面目非常丑陋,偏偏女人男人皆鐘情親附于他,可見哀駘它的精神魅力之大。
魯國的君主魯哀公聽說哀駘它后,絕不相信。于是,他就把哀駘它請到魯國來。相處不到一月,魯哀公就感到哀駘它智慧超群,有驚人的天賦。又過了些日子,魯哀公一見哀駘它就自慚形穢。三個月后,魯哀公見到哀駘它就只有崇拜得五體投地了,連哀駘它脖子上一扭一晃的大瘤也顯得風度瀟灑,特別順眼,而見到常人的脖子反倒覺得仿佛缺腿少胳膊似的,相當別扭。
魯哀公極為激動,就請哀駘它當宰相,他漫漫然未加推辭,淡淡然無意承應(yīng)。魯哀公更加為之傾倒不已,硬是把國家大事全部托付給他。哀駘它人情難卻,只得勉為其難。自此以后,哀駘它便坐在相府里面儼乎其然地總理國家事務(wù),但見他眼睛看著各種官府文牘,耳朵諦聽各類民間糾紛,嘴巴應(yīng)付列國使者絡(luò)繹不絕的拜訪,手里還不停地起草告國文書。真是五官與四肢齊動,腦袋與心靈并用。在“目送飛鴻、手揮五弦”之間,把魯國上下十幾年累積下來的政經(jīng)大事、陳年要案處理得妥妥帖帖,皆大歡喜。
正當魯國人全體目瞪口呆,崇仰得發(fā)懵之時,哀駘它掛起相印,不聲不響地走了。從此以后,魯哀公三魂六魄似乎丟了二魂五魄,覺得茶飯不香,后宮粉黛黯然失色,懨懨然患起相思病來了。
不過,現(xiàn)實生活中像哀駘它這樣有魅力的人畢竟不多,像魯哀公一樣能做到“德有所長而行有所忘”的人也不多。太多的人只注重外在,而忘了其內(nèi)在的修養(yǎng)。
莊子認為,一個人應(yīng)該注意他的美德,而不是他的外形。人的形貌是天生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很多改變的可能,然而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卻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人們既要具有美的內(nèi)在精神,又要重視美的外在,努力達到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的統(tǒng)一,這才是人們所應(yīng)追求的人之美。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人則重視外表而不重視德行,這便是把應(yīng)該忘記的和不應(yīng)該忘記的顛倒過來了。世上事物千萬種,人的一生時刻都面臨著選擇,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正確的選擇原則。如果只盯著一個形式方面的不足,而忘卻了那些充實高尚的內(nèi)涵,那就大錯特錯了。
至言不出,俗言勝也
高言不止于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
承載大道的言論不能留在眾人的心中,然而至道之言如果不能顯示于外的話,世俗之言就會勝過一切。把二缶一鐘放在一起奏樂,鐘聲就被擾亂,得不到最適合的樂聲了。而今天下人都非常迷惑,我雖然有所追求,又怎么能夠達到呢!知道不能達到還要強求,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還不如放棄而不去追求。
林肯是美國的第16任總統(tǒng),也是美國歷史上最著名、最深得人心的總統(tǒng)之一。在當選總統(tǒng)之前,他當過律師。他富有同情心,敢于主持正義,在訴訟活動中以說理充分、例證豐富、邏輯性強而素負盛名,因此他的話可以稱之為“至言”。
美國總統(tǒng)林肯
一次,有一個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人被誣告為圖財害命。小伙子有口難辯,被判定有罪,而阿姆斯特朗的父親生前是林肯的好朋友。可以說林肯是看著阿姆斯特朗長大的,他熟悉這個年輕人的為人,向來忠厚老實,不可能干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來。他主動要求擔任阿姆斯特朗的辯護律師。林肯接手案件后,認真查閱案卷,到現(xiàn)場調(diào)查,很快掌握了全部事實。他斷定阿姆斯特朗是受人誣陷而蒙冤受屈的,他要求法庭重新審理這個案子。
法庭礙于林肯的名望,同意重新開庭審理。捉蛇抓七寸,要推翻這個案子該從什么地方著手呢?林肯研究了全部案卷后,已經(jīng)胸有成竹:這個案子的關(guān)鍵就在做證人福爾遜身上。因為他一口咬定,在10月18日夜晚的月光下,他在一個草垛后面,清楚地看見阿姆斯特朗開槍把人打死了,這個鬼迷心竅的證人肯定是被誣告人收買了。林肯決定從這個福爾遜身上打開缺口。
“福爾遜先生,”法庭上,林肯直接質(zhì)問這位證人,“你敢當眾發(fā)誓,說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看清的是阿姆斯特朗,而不是別人嗎?”
“是的,我敢發(fā)誓!”福爾遜說。
“你站在什么地方?”林肯問。
福爾遜回答:“草堆后面。”
林肯又問:“阿姆斯特朗在什么地方?”
福爾遜回答說:“大樹下?!?/p>
林肯又問:“是草堆西邊的那棵大樹?”
福爾遜斬釘截鐵地說:“是的?!?/p>
林肯繼續(xù)問道:“你們兩人相隔二三十米,你能看清嗎?”
“看得很清楚,因為月光很亮,正照在他臉上,我看清了他的臉?!备栠d說。
林肯信心十足地問:“你能肯定是11點嗎?”
“完全可以肯定。因為我回到屋里時,看過時鐘,是11點15分。”福爾遜說得毫不含糊。
林肯正氣凜然的目光突然離開福爾遜,把臉轉(zhuǎn)向大眾,莊嚴宣布:“證人福爾遜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這個意外的結(jié)論,頓時把法庭上的人都弄愣了,包括主審法官,都感到十分突兀。有人高聲提出質(zhì)問:“律師說話要擺事實講道理,你根據(jù)什么事實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
林肯回答道:“證人發(fā)誓賭咒,說他10月18日晚上在月光下看清了阿姆斯特朗的臉??墒?,10月18日那天正是弦月,11點時月亮已經(jīng)落下去了,哪里還有什么月光?再退一百步講,就算月亮還沒有落下去,還在西天上,月光也應(yīng)該從西往東照。而遮擋著福爾遜的草垛在東邊,阿姆斯特朗站在西邊的大樹下,如果阿姆斯特朗的臉面向東邊的草垛,也就是背對月亮,臉上就不可能有月光;如果他不是面向草垛,證人又怎么能從二三十米遠的地方看清被告人的臉呢?福爾遜不顧事實,說什么‘月光很亮,正照在他臉上’,這不是一派謊言嗎?”
整個法庭肅靜得簡直可以聽得見呼吸聲。林肯說到這里,一陣騷動之后,突然爆發(fā)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林肯以無可辯駁的論證揭穿了證人的謊言,維護了法律,打贏了這場官司。阿姆斯特朗被宣判無罪。
社會上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言論,哪些是“至言”,哪些是“俗言”呢?令人難以分辨。就如莊子所說的“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二缶的聲音會掩蓋鐘聲,讓人聽不清純正的鐘聲。面對這種情況應(yīng)該怎么辦呢?莊子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莊子認為,天下的人大多迷失了道路,找不到通往大道的途徑,但是莊子卻是清醒的,唯有他知道應(yīng)該怎樣達到大道的境界,但是他的“至言”難出,因為俗言沖擊了他的至言,讓人分不清哪個是真正的至言。不過,莊子的這句感慨卻道出了人類社會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歷史上“至言不出,俗言勝也”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用技巧角力以爭取勝利的人,在開始的時候,比賽雙方都還是比較明朗公開的,但是在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則搞陰謀暗算,太過分時就搞陰謀詭計;幾個一起非常禮貌地喝酒的人,開始也規(guī)規(guī)矩矩的,但是到后來就雜亂無章,太過分時就會出現(xiàn)淫樂。天地間的一切事情都是這樣。人們在開始時相互諒解,后來就開始相互鄙視了;做任何事情開始的時候很簡單,到結(jié)束時任務(wù)就非常艱巨。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叢林里有四個皮包骨頭的男子正在行走,他們正踉踉蹌蹌地扛著一只沉重的箱子前行。
這四個人是:巴里、麥克里斯、約翰斯、吉姆,他們是跟隨隊長馬克格夫進入?yún)擦痔诫U的,馬克格夫曾答應(yīng)給他們優(yōu)厚的工資。但是,在任務(wù)即將完成的時候,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長眠于叢林中。
這只箱子是馬克格夫臨死前親手制作的。他十分誠懇地對四個人說:“我要你們向我保證,一步也不離開這只箱子。如果你們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麥克唐納教授手里,你們將分得比金子還要貴重的東西。我想你們會送到的,我也向你們保證,比金子還要貴重的東西,你們一定能得到?!?/p>
埋葬了馬克格夫以后,這四個人就上路了,但在密林里行走越來越艱難,箱子也越來越沉重,而他們的力氣卻越來越小了。他們像囚犯一樣在泥潭中掙扎著。一切都像是一場惡夢,而只有這只箱子是實在的,是這只箱子在撐著他們的身軀!否則他們會全部倒下。他們互相監(jiān)視著,不準任何人單獨亂動這只箱子。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們想到了未來的報酬是多少。當然,有了比金子還重要的東西……
終于有一天,綠色的屏障突然拉開,他們經(jīng)過千辛萬苦終于走出了叢林。四個人急忙找到麥克唐納教授,迫不及待地問起應(yīng)得的報酬。教授似乎沒聽懂,只是無可奈何地把手一攤,說道:“我是一無所有啊,噢,或許箱子里有什么寶貝吧?!?/p>
于是當著四個人的面,教授打開了箱子。大家一看都傻了眼,滿滿一堆無用的木頭!
“這開的是什么玩笑?”約翰斯說。
“屁錢都不值,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有神經(jīng)病了!”吉姆吼道。
“比金子還貴重的報酬在哪里?我們上當了!”麥克里斯憤怒地嚷著。
此刻,只有巴里一聲不吭,他想起了他們剛走出的密林里,到處是一堆堆探險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沒有這只箱子,他們四人或許早就倒下去了……巴里站起來,對伙伴們大聲說道:“你們不要再抱怨了。我們得到了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那就是生命!”
馬克格夫是個智者,而且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從表面上看,他所給予的只是一堆謊言和一箱木頭;其實,他給了他們行動的目的,讓跟隨他的四個人善始善終,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有一位紳士有件事要急著去處理,在去的路上要經(jīng)過一座獨木橋,到了獨木橋之后,就準備過,剛走幾步便遇到一個孕婦。紳士很禮貌地轉(zhuǎn)過身回到橋頭讓孕婦先過了橋。
孕婦已經(jīng)過了橋,紳士又走上了橋。這次都走到橋中央了,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紳士二話沒說,回到橋頭讓樵夫過了橋。
第三次紳士再也不貿(mào)然上橋,而是等獨木橋上的人過盡后,才匆匆上了橋。眼看就到橋頭了,迎面趕來一位推獨輪車的農(nóng)夫。紳士這次不甘心回頭,摘下帽子,向農(nóng)夫致敬說:“親愛的農(nóng)夫先生,你看我還有兩步就要到橋頭了,能不能讓我先過去。”
農(nóng)夫不答應(yīng),把眼一瞪說:“你沒看我正趕集嗎?”話不投機,兩人爭執(zhí)起來。這時河面上浮來一葉小舟,舟上坐著一個胖和尚。和尚剛到橋下,兩人不約而同請和尚為他們評理。
和尚雙手合十,看了看農(nóng)夫,問他:“你真的很急嗎?”
農(nóng)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趕不上集了?!?/p>
和尚說:“你既然急著去趕集,為什么不盡快給紳士讓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幾步,紳上便過去了,紳士一過,你不就可以早點過橋了嗎?”
農(nóng)夫一言不發(fā),和尚便笑著問紳士:“你為什么要農(nóng)夫給你讓路呢?就是因為你快到橋頭了嗎?”
紳士爭辯道:“在此之前我已給許多人讓了路,如果繼續(xù)讓農(nóng)夫的話,便過不了橋了?!?/p>
“那你現(xiàn)在是不是就過去了呢?”和尚反問道,“你既已經(jīng)給那么多人讓了路,再讓農(nóng)夫—次,即使過不了橋,起碼保持了你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紳土滿臉漲得通紅。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不能玩巧;二是不能懷“奇樂”。這和道家無為、順應(yīng)自然的基本主張是一致的。那些生就有一點聰明的人,最容易犯玩巧的毛病,自己以為聰明,專門在那里玩聰明,而玩聰明的結(jié)果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管是運用智慧,還是玩聰明的人都會和喝酒一樣,開始規(guī)規(guī)矩矩的,到后來就會雜亂無章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凡善始而不能善終者,皆因利害的變化,特別是不能正確地對待這些變化。在利害變化面前,參與者都會面臨考驗、做出選擇。能公平、公正、公開地合理解決,是最好的結(jié)局,但一般人都難以做到,于是有的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有的弱肉強食、陰謀壓制,甚至消火共事。
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道德的過分在于求名,才智的外露在于爭勝。名聲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慧是相互斗爭的手段。兩者都是兇器,是不可以盡行的。
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xué)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之后,居里夫人繼續(xù)研究了鐳在化學(xué)和醫(yī)學(xué)上的應(yīng)用,并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獲得了1911年諾貝爾化學(xué)獎。
上大學(xué)期間,她在圖書館里伏案攻讀,常常忘記吃飯。她的姐夫、姐姐常常為這件事操心,
居里夫婦
瑪麗也常常為忘卻了的事情發(fā)笑。每當晚上十點鐘,圖書館閉館了,瑪麗才帶著惋惜的心情離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燈下繼續(xù)用功,一直到后半夜兩點鐘。當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又被凍得不得不爬起來,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早晨起床的時候,洗臉盆里的水凍成冰塊,就連水壺里的水也結(jié)成了冰。艱苦的生活,刻苦的學(xué)習,弄得這位年輕的姑娘面色蒼白、容顏憔悴。然而,在向科學(xué)之巔攀登的瑪麗,卻像冰山上的雪蓮,開得那樣火紅,放射出絢麗的異彩。在索爾本學(xué)院的學(xué)位考試中,瑪麗以她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xué)碩士第一名。
居里夫人
從此,瑪麗的研究領(lǐng)域擴充到許多方面。在研究金屬磁性的試驗中,在物理學(xué)會的會議席上,瑪麗結(jié)識了優(yōu)秀的物理學(xué)家皮埃爾·居里。在崎嶇的小路上相識,在向科學(xué)頂峰的攀登中結(jié)成伴侶。從此瑪麗、居里成了不可分開的名字。
物理學(xué)家亨利·柏克勒爾發(fā)現(xiàn),鈾的鹽類會發(fā)出一種看不見的射線。當時,這種神秘射線的來源對科學(xué)家們來說,還是一個算不出答案的難題。居里夫婦正是從解決這個難題入手,開始了他們共同的生活和戰(zhàn)斗。他們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和試驗,終于從瀝青狀鈾礦里先后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亨利·柏克勒爾的難題攻下以后,居里夫婦并沒有停止他們的腳步,而是繼續(xù)向光輝的頂點前進!當時,幾乎所有的化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對于鐳的發(fā)現(xiàn)都持觀望態(tài)度,因此居里夫婦又給自己提出了一個新的攻堅任務(wù)——下決心,從瀝青狀鈾礦中取出“相當”分量的鐳,拿出“真憑實據(jù)”來,證明這種“神秘”射線的存在。
沒有錢買瀝青狀鈾礦做試驗,他們就用瀝青狀鈾礦的殘渣供試驗用;沒有實驗室,他們就借用所在學(xué)校的一間簡陋的木板房做實驗。兩位科學(xué)家向大自然的開戰(zhàn)就這樣開始了。要把大量的礦渣加熱,要在盛礦渣的大桶里每次攪拌好幾個小時,這是一項艱巨的體力勞動。小屋里散發(fā)出來的刺激性很強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婦正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進行著提取“鐳”的不懈的戰(zhàn)斗。為了使實驗不間斷,他們常常就住在這里,邊做實驗,邊做頓簡單的飯來充饑。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四年時間過去了,盡管居里夫婦歷盡了千辛萬苦,可是把鐳分析出來的試驗還是沒有成功。
不衛(wèi)生的工作環(huán)境又使皮埃爾·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癥。瑪麗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礦渣加熱、攪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來,如蒸餾、結(jié)晶等?;瘜W(xué)處理的繁重勞動,累得瑪麗癱瘓了一樣。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開始他們的論文寫作,有時整年的時間在實驗室里度過。這對年輕的夫婦沒到過一次戲院、沒有去聽過一次音樂會,甚至沒有訪問一次朋友??墒?,僅用一年的時間,居里夫婦竟寫出過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學(xué)論文。正像瑪麗·居里后來回顧這段艱苦歷程時所說:“在這間簡陋的木板房子里度過的幾年,是我們一生中最有價值、最幸福、完全獻身于工作的時期?!?/p>
1902年深冬的一個雪夜,居里夫婦肩并著肩、手挽著手,迎著萬家燈火,踏著厚厚的積雪,習慣地向他們的實驗室走去。當皮埃爾·居里劃火柴開門的時候,被瑪麗·居里攔住說:“不要點亮?!彼麄兠谧哌M小屋,頓時驚呆了。這間簡陋的木板房簡直成了一個魔宮:從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瑩的藍光,特別是那支盛著試驗產(chǎn)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來的光更加強烈??床灰姷纳渚€,看見了!神秘的射線揭穿了!他們?nèi)账家瓜氲蔫D找到了!可是,誰曾想到這世界上第一克鐳竟是居里夫婦從八噸瀝青狀鈾礦的殘渣碎屑中,經(jīng)過整整四年的辛勤勞動才提煉出來的。它像鑲嵌在科學(xué)之巔的一顆明亮的珍珠,被不畏勞苦的居里夫婦親手摘下來了!這一克鐳的誕生包含著居里夫婦多少次失敗的教訓(xùn),多少次勝利的喜悅?。?/p>
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鐳的偉大功績和獲得諾貝爾獎金的榮譽,像一聲春雷轟動了整個世界。外國科學(xué)界的誠摯邀請,各地發(fā)來的熱情賀信,像雪片一樣飛來;懷著崇高敬意的來訪者絡(luò)繹不絕;毫不相識的人請求他們親筆簽名留念;攝影師趕來拍照;新聞記者前來采訪……當瑪麗·居里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窮學(xué)生時,饑餓、寒冷、清貧和冷眼包圍著她、侵擾著她,她對這一切曾做出響錚錚的回答:決不屈服!刻苦學(xué)習!今天,當百萬法郎、燦燦的金質(zhì)獎?wù)孪蛩⑿Φ臅r候,當成功、榮譽、祝賀潮水般涌來的時候,居里夫婦用堅定的行動,表現(xiàn)了他們具有高貴的品質(zhì)——毫不夸耀,謙虛忘我!
巨額的諾貝爾獎金,對于一向清貧的居里夫人來說,并不稀罕,而是把大量的獎金贈送給波蘭的大學(xué)生、貧困的女友、實驗室的助手、沒有錢的女學(xué)生、教過她的老師、資助過她的親屬。
莊子認為道德是一些人沽名釣譽的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的名聲。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智慧起了很大的作用。追求名義、仁義、道德,這不但不能使社會太平,反而是社會動蕩不安的原因,所以他說“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莊子認為,名聲和智慧都是要不得的東西,正是因為有了這兩樣?xùn)|西,人們才相互傾軋,互相斗爭。這也是莊子主張無為、棄智絕圣的原因之一。莊子的這種思想對當今社會仍有非常大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我們學(xué)習并引以為戒!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小袋子不可以裝大東西,短井繩不可以汲取深井里的水。
印度有一則動物寓言說,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狐貍,偶然在一個書生的房外聽他讀王論,后來它一直聽完,并領(lǐng)會了其中如何為王的道理,因而雄心勃勃起來,也想做動物之王。它先收服了幾個比它弱的狐貍,在它們的擁護下,又一步步征服了所有的狐貍,成了狐貍王。
接著,這只狐貍又依次使別的動物界紛紛稱臣,鹿們、狼們、虎們、大象們、獅子們也不知被那個狐貍用什么花言巧語說服了,都尊它為“獸中之王”。
這狐貍還不知足,想討這個國家中美麗無雙的公主為妻子,它便派手下向國王下戰(zhàn)書,如果不把公主盡快送給它,它就率所有動物向國王進攻。
國王嚇壞了,但他的相國足智多謀,勸國王應(yīng)戰(zhàn),條件是讓動物界先派獅子隊打頭陣。到了雙方開戰(zhàn)的日子,相國率領(lǐng)的軍隊都用棉絮塞上耳朵,個個手執(zhí)火把。那只狐貍則騎在一頭大象上,揮手讓所有的獅子們沖鋒陷陣。
獅子本是獸中王,它一吼叫,萬獸驚畏。獅子們見了火把,一齊仰天狂吼,所有的動物都嚇得紛紛狂奔。那只狐貍聽見獅王的怒吼,嚇破了膽,從逃跑的大象身上掉下來摔死了。
動物們不戰(zhàn)而潰,人類大獲全勝,低級動物怎么能敵得過萬物靈長的人類呢?更可笑那只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的狐貍,下場是多么可笑啊!
莊子認為事物的作用是和它的特點相一致的,而一個人所發(fā)揮的作用也應(yīng)該是與其能力相適應(yīng)的。正所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世間萬物各具其才,各有其用,他們只能各盡所能,量才使用、量力而行,不可悖逆自然規(guī)律而勉為其難,做那些綆短而汲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