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送長安君入齊
名言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列子
故事
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孝成王繼承王位,因為年紀輕,所以政權由太后執(zhí)掌。這個趙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趙威后。當時的趙國,雖然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輔佐,但國勢已大不如前。秦國看到趙國正在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蕩不安,孝成王又年少無知,認為有機可乘,于是派遣大軍攻打趙國。秦國大軍一舉攻占了趙國的三座城池,一時間趙國危在旦夕,趙太后不得不請求與趙國關系密切的齊國增援。齊王雖然答應出兵,但提出趙國必須派太后的幼子長安君到齊國去做人質。
長安君是趙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做人質要寄人籬下,在那個動蕩戰(zhàn)亂的年代,人質的性命安全常常很難保證。所以對于齊國的要求,趙太后斷然拒絕。
趙國的大臣們都十分著急,紛紛勸說太后答應齊國的條件。太后非常生氣,她宣下旨意:“誰再來勸我讓長安君去做齊國的人質,我饒不了他?!比撼家豢矗疾桓以匍_口了。
秦國的進攻日益加緊,趙國危在旦夕。趙國有個老臣叫觸龍,他看在眼里,十分憂慮,決定冒險再勸一次太后。太后聽說后,怒氣沖沖地在大殿等他。
觸龍故意小步緩慢地走上殿堂,先謝罪說:“老臣的腳有毛病,不能快走,非常失禮。很久沒有來拜見太后您了,擔心您的身體,今天特來問候!”
看到觸龍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太后不忍苦著臉,跟著感慨道:“我現在進出也要靠車子才行了,我們都老嘍!”
“那吃飯還好嗎?”觸龍很關切地問。
“只能喝些稀粥,成天這么多的煩心事,哪里有胃口啊!”
“我的胃口也不好,但我還堅持散散步,每天走二三里路,增加點食欲?!?/p>
“唉,我可做不到?!碧髧@了口氣,臉色好多了,先前的怒氣基本看不到了。
這時觸龍用懇求的語調說:“太后,老臣有個兒子叫舒祺,排行最小,不成材,但老臣很喜歡他,老臣想請求您讓他當一名侍衛(wèi),也算為國家出些力?!?/p>
“好啊,他幾歲啦?”
“15歲,雖然還不大,但我想趁我活著的時候先安排好?!?/p>
“哈哈,原來男人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碧笮α恕?/p>
“當然,我喜歡這個小兒子比他媽媽還厲害呢!”
太后很開心,談話的氣氛越發(fā)緩和了。
這時,觸龍趁機說:“老臣認為太后疼愛女兒燕后比長安君要多。”
“這怎么可能?”太后睜大了眼睛。
觸龍很感慨地說:“父母疼愛兒女,總是替他們做長遠的打算。當年您送燕后遠嫁外地,她也哭個不停,不愿意遠離家鄉(xiāng)。出嫁后,您非常想念她,但每次祭祀時總是祈禱她不要回國,好好當她的王后。這不是替她做長遠打算,讓她的子孫世代繼承王位嗎?”
“是?。 碧簏c頭說。
觸龍進一步說:“您想過沒有,三代以前,甚至趙國的開國重臣,現在子孫封侯的還有嗎?”
“沒有了?!碧笙肓艘幌抡f。
“是那些封侯的人的子孫都不好,沒有能力嗎?不是的。關鍵是他們沒有功勞。沒有功績卻享受很高的俸祿,有很高的地位,時間長了就難服眾啦?,F在您寵愛長安君,可以提高他的地位,賜予他土地與財寶,可您不讓他為國立功,您百年之后,長安君憑什么服眾呢?所以我認為您沒有替長安君長遠打算,說您對他的愛不如對燕后的愛?!?/p>
一席話,讓趙太后醒悟了,她改變了想法,同意長安君到齊國為人質,讓他為解決趙國的危機出力。這樣齊國很快就出兵,兩國聯合擊退了秦軍,趙國轉危為安了。
解讀
趙太后將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送到齊國做人質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為了國家的安危,為了百姓的安危,卻不得不舍小保大,舍己為公。雖然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但“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精神還是給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為后人樹立了榜樣。
陶淵明一心為民棄官不做
名言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陳子昂
故事
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又叫陶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
陶淵明曾經做過江西彭澤縣的縣令,所以后人又叫他“陶令”、“陶彭澤”。
陶淵明在彭澤做縣令時,有一天早晨,他剛起床,就有一位官府的差役騎馬跑來。
差役大聲呼喊:“陶大人在嗎?”
陶淵明連忙走出室外,一看,原來是郡里來的差役。
他問:“是送公文?”
差役點點頭,說道:“郡里讓送給大人的?!?/p>
陶淵明接過公文,看了起來。
原來郡里要派一個要員到彭澤來檢查公務,要陶淵明做好準備。
陶淵明和他的助手都明白,所謂做好準備,就是要準備好禮品,準備好飯食。
陶淵明哼了一聲,將信扔在桌子上,說道:“豈有此理!幾天前剛查過,怎么又來了!上回買禮品的錢還沒有著落呢,這回去哪找錢?難道都攤到老百姓的頭上?”
他的助手無奈地望望那封信,點點頭說:“唉,真沒有辦法。官大—級壓死人?。 ?/p>
說罷,他取過公文看了看,又勸陶淵明:“大人,您還是三思為好?!?/p>
陶淵明生氣地問:“怎么樣?”
那助手悄聲說:“您想想,如果我們不請客,不送禮,不伺候好上邊來的官,我們可就要倒霉了。”
“你是說我們應該低三下四?”
“唉,這也是迫不得已呀!”
陶淵明發(fā)怒了。他雙手握拳,猛地砸在桌子上放著的那封信上,大聲說:“不!我決不為當個小小的縣令混口飯吃,而向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爺們低頭彎腰!”說罷,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
解讀
不為五斗米折腰,體現了陶淵明的錚錚鐵骨;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著想,則體現了陶淵明的為公精神。如果為官者,在其位不謀其職,只知吃喝玩樂,缺乏公正之心,這樣的“人民公仆”不是國家所需要的,也必定為時代所淘汰。
第五倫嚴令禁殺耕牛
名言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
故事
第五倫,字伯魚,東漢京兆長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先世為戰(zhàn)國田氏,在西漢時,官府大量移民到關中,田氏家族也被移來,并且要以到來的先后次序為姓,所以就姓了第五。
第五倫為人正直,克己奉公,辦事公平,又敢于陳述自己的政見,深得漢光武帝劉秀的賞識,召他任會稽郡太守。第五倫到任后,便馬上到下面巡視。
第五倫和他的侍從來到村里,發(fā)現家家都在殺牛。他很奇怪,未到會稽前,就聽說這里的耕牛很少,老百姓耕田都成問題,因此,這里繳納租稅很困難,還常常出現餓死人的現象。可是人們?yōu)槭裁匆獨⒏D兀?/p>
他來到了一農戶家里,見剛剛切下的牛頭血淋淋冒著熱氣擺在供桌上。供桌上香煙繚繞,供桌下跪著一家人在那里祈禱。第五倫恍然大悟:原來殺牛是為了祭神。經過了解才知道:會稽這地方的人非常迷信,很相信神靈鬼怪之說。傳說如果不用牛侍奉神靈,人臨死時就會發(fā)出牛的叫聲,而且還會有災難降臨。所以,每年臘月或農歷的初一、十五,都要殺牲祭祀,供奉神靈。家家如此,耕牛便一天比一天少。
第五倫知道這種情況后,馬上頒布文告:“誰也不許假托鬼神來愚弄百姓,違者嚴懲。隨便殺牛的,也要嚴格懲處……”規(guī)定公布之后,人們議論紛紛,說什么“天命難違”,“誰敢違抗神靈會遭天禍的”。一時間,人心惶惶。有些人仍偷偷地殺牛,殺牛之后,就提著東西到第五倫家去求情。他們以為第五倫也會像前任太守那樣,收了賄賂,就不再追究殺牛的事。第五倫非常生氣,不論誰拿的東西,一律不收。然后派人到處巡視,發(fā)現宰牛的馬上追查處理。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fā)現并沒有什么災禍降臨,人臨死前也沒有發(fā)出牛叫聲。而第五倫又竭心盡力地為百姓辦事,就相信了第五倫,停止了宰牛和祭祀,生產也就慢慢地發(fā)展起來了。
由于第五倫處處為百姓著想,當地的人都很敬仰他??墒牵^了不久,第五倫受到別的事牽連,被征召入京,聽候審理。臨行前,會稽郡的男女老少有上千人到第五倫的府上,攔著車子不讓第五倫走。第五倫眼含熱淚對人們說:“我第五倫能力有限,愧對大家的厚愛。我到了京城,絕不會忘記你們。況且我清白為人,朝廷會明斷的?!比藗冎缓瞄W開一條路,讓車子走了??墒?,一路上到處都有呼喊的人群,有的人流著淚追趕著車子。第五倫一看沒有辦法,只好途中悄悄地改從水路走了。到了京師,出乎第五倫的意料,已經有上千人守候在宮門外,為第五倫喊冤。漢明帝見此案驚動了這么多人,害怕萬一真有疏漏,不好收場,便親自審理此案,終于查明了第五倫確實是受人誣陷,蒙冤受屈,就放他回鄉(xiāng),后來還任命他為蜀郡太守。
有的人看第五倫這樣廉潔勤儉,不徇私情,就好奇地問他說:“第五倫,你到底有沒有私心?”第五倫坦率地說:“我侄子病了,雖常去看他,但仍能睡著覺。我兒子病了,即使不去看他,卻睡不著覺,我怎么沒有私心呢?”可是,為了公事和老百姓的事,第五倫從來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解讀
任何一個人都不免會有自己的私念和私情,但為了大家的事和別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私利,這為公之心才是最為可貴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特別在如今的經濟社會,面對諸多的誘惑,更顯得堅守為公、為人精神的可貴。
蓋勛辦案公私分明
名言
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左傳
故事
蓋勛,字元固,敦煌郡廣至縣(今甘肅安西縣西南)人,東漢末期著名的清官。在蓋勛任漢陽郡長史(太守的屬官,掌管一郡兵馬)不久,梁州刺史梁鵠即來求見。
見面后梁鵠告訴蓋勛:“武威郡的一個小吏呈狀告發(fā)他的上司何太守,說他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绷葫]又告訴蓋勛武威郡的何太守是當朝太后的內親,在朝中很有勢力,而告發(fā)何太守的小吏叫蘇正和。蓋勛聽到蘇正和之名后陡然色變。多年前,蓋勛和蘇正和曾為了一件事結下冤仇。蓋勛一直懷恨在心,總想尋找機會教訓一下這個蘇正和,現在機會來了,可是這件事該怎樣處理呢?
梁鵠對蓋勛講:“何太守朝中有人,得罪不得,我想不妨斷那蘇正和個誣告上司之罪,投入牢獄,這樣一來我們既能討好何太守,又能給您報仇,您看怎么樣?”
蓋勛一下明白了,梁鵠因怕得罪權貴,丟掉烏紗帽,便設下這殺人滅口之計,來找他商量,是要自己與之合謀,日后好互相包庇。蓋勛素來公正廉明,他豈能因私仇而與其同流合污,他發(fā)起怒來:“蘇正和秉公行事,告發(fā)贓官,光明磊落,怎么能因他是我的仇人便不分黑白,欲置他于死地呢?”蓋勛接著說:“梁大人,你這樣做,難道于心無愧么?”
蓋勛這樣一講,圓滑的梁鵠急忙賠笑,改口說道:“蓋大人說得極是,怎能誣良為奸,顛倒黑白呢!卑職回去,立即秉公審處此案?!?/p>
梁鵠回衙后,果真將何太守緝拿歸案,但后來還是從輕發(fā)落,并未定罪。
不久,蘇正和知道了這件事,他非常感激蓋勛的寬宏大量,特地去登門拜謝。
不料,蘇正和吃了一頓閉門羹。蓋勛傳話出來:“公事是公事,私仇是私仇,我不是庇護你蘇正和,而是維護法紀,你別以為我已經忘卻了對你的仇恨!”
解讀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不把私人的恩怨帶進公事里面,也不要把公事卷進私人的恩怨里,這是另一種值得贊譽的公正。公報私仇,挾私報復,都是令人不齒的卑鄙行為,一定要加以注意和杜絕。
魏征為國事直言進諫
名言
讒言謹莫聽,聽之禍殃結。
——羅大經
故事
魏征,字玄成,河北巨鹿人,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我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魏征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后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朝中大臣長孫無忌說:“魏征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征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后,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征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后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于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茍同?!?/p>
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尤其是大亂之后撥亂反正,魏征主張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緩。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征:“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工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圣明的人治理國家,就像聲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魏征又說:“大亂之后治理國家,就像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碧诼爮牧宋赫鞯囊庖姡e極采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魏征還主張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唐朝原定18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征兵服役。一次,為了多征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16歲以上男子全部應征,魏征堅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為了充數把不夠年齡的人也弄來呢?況且這也是失信于民?!碧铺趩栕约菏欠裼惺庞诿竦氖?,魏征舉了幾個例子。太宗雖然覺得言辭尖刻,難聽刺耳,但心中仍很高興,認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誠之心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于是便下令停止執(zhí)行征召未滿18歲男子入伍。
在君主個人享樂方面,魏征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魏征在去皇宮的時候,看到所有的街道都有士兵把守,戒備森嚴,街上做買賣的都被迫停止。他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經過一番打聽,他才知道,原來是唐太宗要去游覽南山。為了給皇帝開路,朝廷這樣興師動眾,擾亂了百姓正常的生活??墒牵蟀胩爝^去了,還是沒見到皇帝的儀仗隊。當魏征來到宮中時,卻看到李世民正坐在大殿中央。他非常奇怪,就問:“您怎么還沒出發(fā),外面都準備好了。”李世民站起來說道:“我是非常想去的,可是我思前想后,覺得如果你知道這事,一定會說我勞民傷財、興師動眾,這不是一個賢明君主的行為,所以我就放棄了?!?/p>
還有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地供應的東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氣。魏征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F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fā)脾氣,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供應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該重演了。”太宗聽了這番話肅然心驚,從那以后很注意節(jié)儉。
對于唐太宗的品德修養(yǎng),魏征也很重視。他直言不諱地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彼€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唐太宗震動很大,他一直牢記在心。一次,太宗問魏征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要做一個昏君,魏征就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專說順話,不講逆耳之言;專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由此魏征告訴唐太宗要做明君就要做到兼聽,杜絕偏聽。
有時候,唐太宗也會因為魏征的直言進諫而生氣。一次早朝后,他鐵青著臉來到皇后宮中,非常生氣地說:“這個鄉(xiāng)巴佬,遲早我要殺了他!”皇后一聽嚇壞了,忙問是誰讓他生這么大的氣。他恨恨地說:“除了魏征,還能有誰敢和我過不去!”皇后趕忙勸說:“只有君主英明,明辨是非,大臣才敢直言進諫。陛下有魏征這樣直言不諱的臣子,不正說明陛下是賢明的嗎?這真是國家的福氣??!”聽了皇后的話,唐太宗忽然醒悟過來,心中的怨氣頓時消逝了。
魏征和唐太宗相處十七年,一個以直言進諫著稱,一個以虛懷納諫出名,盡管有時爭論激烈,互不相讓,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納諫,這種君臣關系,在歷史上極為罕見。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極為思念,感慨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蔽赫鞒蔀樘铺陬A防自己犯過的一面明鏡,這充分體現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國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讀
魏征的直言敢諫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被唐太宗譽為預防自己犯過錯的一面鏡子。魏征進諫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社稷,為了百姓,從來不為自己。敢于直言勸諫的魏征不僅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也成了以后歷朝官員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