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0
人生路上,誰不曾遭遇過失敗?失敗了怎么辦?有人毅然選擇了再度出發(fā)。也許,前方等待他們的還有更多的失敗,但是沒關系,他們在失敗中學習,在失敗中變得更加智慧和強大,他們終將成為大大的贏家。我國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說:“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是苦悶,失敗了再來,前途是自己努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p>
但遺憾的是,現(xiàn)實中很多人在失敗之后,被自責、遺憾等負面情緒所困擾,喪失了重新出發(fā)的斗志和勇氣。項羽選擇烏江自刎,看似豪情之舉,實則是一蹶不振。
項羽是貴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然而,楚漢相爭的最終結(jié)果卻是,劉邦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這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項羽不是敗給了劉邦,而是敗給了自己。
項羽在和劉邦較量的過程中,幾乎是逢戰(zhàn)必勝的,唯獨就是“垓下之圍”這一戰(zhàn)敗了。在垓下之戰(zhàn)中,面對劉邦的大軍圍困,項羽帶領一隊騎兵突出重圍,最后來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把船??吭诎哆?,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千里,民眾數(shù)十萬,也足夠稱王的。希望大王急速過江。”
可是,項羽一聲冷笑:“天要亡我,我為何還要渡江?”在這生死關頭,項羽想的不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而是被一種自責情緒控制,所以他才會說:“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還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么,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
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項羽斗志全無,自刎烏江。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項羽作為歷史上一代驍勇戰(zhàn)將,因為一次“垓下之圍”就選擇了自刎,表面上看他是敗給了劉邦,實際上,真正打敗他的卻是他心中的負面情緒,他的自責、自慚之心。
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林肯曾說過:“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p>
沒錯,失敗并不是決定人生的關鍵,真正決定人生走向的是一個人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失敗就好像是一塊石頭,有些人把它看作絆腳石,沮喪、失落,于是一蹶不振;而另外一些人,卻把它看作墊腳石,他們在失敗中汲取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登上最終的成功之巔。正如愛迪生所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钡拇_,被失敗打倒的人,其實是不懂得發(fā)現(xiàn)失敗的價值,愛迪生善于在每一次失敗中發(fā)掘價值,所以才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偉大發(fā)明家。
來看看史玉柱的崛起故事,相信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發(fā)。
1992年,史玉柱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團,注冊資金119億元。很快,巨人集團成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yè)。史玉柱也登上了福布斯內(nèi)地富豪榜第8位。然而,過度膨脹的史玉柱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為了做中國第一高樓,不斷增加正在施工中的巨人大廈的高度,從最初設計的18層,竟然增加到78層,最終因為資金鏈斷裂導致了巨人集團的破產(chǎn)。
1997年,史玉柱成為負債兩個多億的“全國最窮的人”。面對這慘敗的局面,史玉柱沒有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唉聲嘆氣,沒有放聲大哭,更沒有像有些人一樣選擇一死了之。相反,大敗之后的史玉柱反思自己,并且很快就做出承諾,他要還債。
在這之后,史玉柱沒有了昔日的張狂模樣,變得十分低調(diào)。據(jù)說,他在南京隱居了一段時間,專心研讀偉人傳記,特別是關于毛澤東的書籍。
最終,史玉柱決定借助保健品東山再起,因為他認為保健品需要的啟動資金最少。他找到當年一個借過自己500元的朋友,借到了50萬,開啟了他的崛起之路。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在央視熱播的廣告詞,讓史玉柱的新產(chǎn)品“腦白金”一時間成為送禮的時尚之選,這也很快為史玉柱創(chuàng)造了巨大利潤,不僅還清了2億多的欠款,還盈利不少。至此,史玉柱這個曾經(jīng)的失敗者真正重新崛起,并開啟了對更遠更大夢想的追逐。
有人稱史玉柱是“最成功的‘失敗者’”,對于這個稱號,他真的是當之無愧。
巨人坍塌,負債2億多,這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承受的。如果是心理不夠強大之人,恐怕會在這債務的重壓之下結(jié)束生命。但史玉柱并不畏懼,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他也有負面情緒,比如悔恨、自責,但他更多思考的是明天怎么辦。
大失敗成就大英雄。記住,無論遭遇多大的失敗,重新出發(fā)是扭轉(zhuǎn)局面的唯一武器。
6孤獨,是每個夢想必須經(jīng)歷的體驗
孤獨,是每一個追夢者在追夢道路上的必然體驗。孤獨并不可恥,相反,孤獨是追夢者的榮耀——我孤獨,我出眾,我成功。
孤獨,很可怕嗎?你若害怕孤獨,只能表明你的內(nèi)心還不夠強大。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沒有孤獨感,即使身邊有熱鬧的陪伴,心靈也可能是孤獨的。從“孤獨”的字面含義來解釋,“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所以,孤獨一詞的含義也可以理解為獨一無二的王者。這意味著越是優(yōu)秀的人,越可能要承受孤獨。
關于孤獨,德國哲學家尼采有過精彩的論述。尼采說:“沒有任何兩個人的生命體驗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注定了人活著必然要承受孤獨。”不過,一般人的孤獨最多也就是寂寞,談不上深刻。尼采曾經(jīng)這樣無情地斥責他的妹妹:“孤獨?你也配?只有天才和瘋子才能享有孤獨?!?/p>
可見,人人都有機會體驗寂寞的滋味,卻不是誰都能感受孤獨。孤獨和偉大是一對孿生姐妹,只有那些走在夢想道路上的人才能真正體會。我們對馬云都很熟悉,深諳他夢想的遠大,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的孤獨。
馬云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請了24個朋友到家里,說要做互聯(lián)網(wǎng),結(jié)果23個人反對,一個人說可以試試看,不行就趕緊撤回來。那個時候的馬云,孤獨嗎?他當然孤獨,但那是一個心懷堅定夢想者的孤獨,所以他說“就算24個人都反對也要干”。
曾經(jīng),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B公司受到欺詐丑聞的影響。幾乎是在同時,美國公開指責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wǎng)賣假售假。為了打假,馬云選擇了提高淘寶開店的保證金,但此舉卻遭遇了很多淘寶賣家的反對。一些賣家來到位于馬云家鄉(xiāng)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門前,表達他們的抗議。馬云說,他當時真的很孤獨,他真的是想做創(chuàng)業(yè)者的擁護者,但是沒有人相信他。
有國外媒體發(fā)表文章稱,“馬云是中國最孤獨的創(chuàng)業(yè)者”。馬云自己也說了,“創(chuàng)業(yè)路上你要學會承受孤獨,左手溫暖右手”。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前行的腳步不同,視野也不同,而那些有著先見之明又奔跑在最前方的人,注定要與孤獨相伴。
美國偉大的作家馬克吐溫這樣說:“一個新的想法,在沒有成功之前,總是被人稱為異想天開。”事實上,一些有著遠大夢想的人,他們的想法往往是超前地反映出人們內(nèi)心的渴望或者事物的本質(zhì),這在一般人看來往往是難以理解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有著遠大夢想的人難免孤獨,也必然孤獨。
來看看偉大畫家梵高的孤獨:
1853年3月30日,梵高生于荷蘭北部曾德特鎮(zhèn)上的一個家庭,也許是出于天性,梵高從小性格就很孤僻,整個人看上去總是一副木訥、靦腆的樣子。18歲那一年,梵高立志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可是,除了弟弟,家人對此并不贊同。但即使如此,梵高抑制不住自己心中對繪畫的沖動,毅然堅決地走上了繪畫的道路。
1888年2月,梵高離開城市,獨自一人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他立刻被陽光下這一望無際的田野震撼了,那色彩實在太絢麗了,以至于梵高流著淚開始狂奔,用生命追逐大自然絢麗的顏色。從這以后,每天清晨,梵高就會背上畫布和顏料來到這片田野,他眼睛里放射著光芒,從不與他見到的任何人打招呼。那個時候,田野里的人一見到梵高來了,便說:“這個瘋子又來了!”
沒有人知道,這個被稱作瘋子的人,竟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偉大的畫作向日葵,就是誕生在這片田野上。然而事實是,在梵高的有生之年,幾乎沒有賣出一幅作品。這導致梵高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而不是一個天才。
終于,在1890年7月的一天,37歲的梵高悄然走向一片麥田,從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輪手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為什么選擇自殺?是因為他無法繼續(xù)忍受孤獨,那是一種比死亡更讓人感到痛苦的孤獨。沒錯,梵高已經(jīng)忍受了太多的孤獨,但他不是超人,他的忍受力也是有限的。
梵高是孤獨的,歸根結(jié)底,這份孤獨來源于他超出常人的才華和成就。其實,孤獨,是每一個追夢者在追夢道路上的必然體驗。孤獨并不可恥,相反,孤獨是追夢者的榮耀——我孤獨,我出眾,我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孤獨也是一種修行,我們在孤獨中行走,在孤獨中思考,也在孤獨中發(fā)現(xiàn)自己和提升自己。從孤獨深處走來的人,一定是看過別樣風景的人,一定是內(nèi)心足夠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