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職場勵志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 第六章 盡管去做,別辜負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二)
第六章 盡管去做,別辜負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二)
作者:張兵   |  字數(shù):2971  |  更新時間:2016-07-09 14:36:59  |  分類:

職場勵志

4拒絕放棄,就會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著你

人生不能沒有夢,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在等待著我們,但只要不放棄,就會收獲出人意料的驚喜。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美好。”這是馬云說過的一句話,可謂是令人刻骨銘心。沒錯,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必定有很多的艱難險阻等待著我們,考驗著我們,只有具備十足的毅力,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也依然對放棄說不,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放棄自然容易,但放棄不僅拒絕了未來的種種可能,更是將以前的努力也化為灰燼。

堅持也許很難,但只要扛過這難關(guān),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天空更美了,太陽更亮了。

出生在江蘇睢寧的周峰只有初中文化,雖然一度只能在建筑工地干苦力,但他心里一直想要成就些什么。有一天,他加完夜班回到工棚,發(fā)現(xiàn)沒有熱水,只能用涼水泡了一碗方便面,結(jié)果第二天就開始拉肚子,害他在醫(yī)院輸了2瓶液,還耽誤了工作。要是別人遇到這種事,大概是趕緊買個電茶壺或者電飯鍋,但是周峰心里卻在想別的事情。

就在前幾天,他無意中聽說國外有一種金屬自熱技術(shù),他于是想,如果能用那項技術(shù)研制出一種不需煤電柴火等燃料就能自動加熱飯菜的方法,這樣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可以吃上熱菜熱飯了!緊接著,周峰就對這種技術(shù)進行研究,但是很失望,這種技術(shù)能達到的最高溫度只有80度。怎樣才能達到100度呢?周峰想自己也許可以試試。

為了實現(xiàn)理想,周峰決定報名一所理工大學的自修輔導班,學習化學專業(yè)。在這之后,他每天白天工作10個小時,晚上就參加自修班的學習,下課之后還要獨自看書到半夜。因為底子差,別人用兩三年就畢業(yè)了,而他一直在這所學校學習了6年。

自熱技術(shù)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現(xiàn)實的問題卻來了,看到周峰這么一股腦地研究什么自熱技術(shù),工友們都笑話他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竟然為了燒飯問題花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但周峰并不放棄,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拿到自修畢業(yè)證書后,他立刻辭掉工地的工作,應聘到一家研究所當了一名化驗員。在這期間,他一邊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搞研究,一邊瘋狂地到書店、圖書館找資料。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突破點。但是終于,在第四個年頭,周峰終于將自熱飯菜技術(shù)研制成功:他在一個塑料軟盒里放入一包金屬屑,再放進一包水,在水和金屬屑上“坐”上用鋁箔制成的鍋,往鍋里放進米和水,密封后按下開關(guān),水與金屬屑就開始產(chǎn)生發(fā)熱作用,沒有火也沒有煙,一分多鐘就開始冒出縷縷熱氣,20分鐘就能把生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

而且,他研制出的這種自熱技術(shù)溫度超過了100度,達到140到170的高溫。這一刻,世界范圍內(nèi)的研究者都為之驚嘆。

周峰用10年的堅持不懈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如今,他的自熱包被列為國家3A級高科技研究成果,他成立了“今米房”自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出來的自熱包不僅被中央軍委后勤部看中,作為我軍邊防部隊專供食品,而且深受各國旅游探險者的青睞,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年產(chǎn)值達數(shù)億元。

周峰實現(xiàn)夢想后所擁有的美好人生,對于當年那些對他施以嘲笑的目光的工友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天方夜譚吧?不僅如此,恐怕對于當年那個一頭扎進技術(shù)研究領(lǐng)域的“農(nóng)民工”周峰來說,他也沒有想到今天的人生會如此美好。這一切都得益于,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輕言放棄。

人生不能沒有夢,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在等待著我們,但只要不放棄,就會收獲出人意料的驚喜。

美好的人生,誰都渴望,不過,在渴望的同時請拿出你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品質(zhì)吧!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邁不過去的那個坎,其實回頭再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那么難;那些我們一度以為撐不過去的時刻,其實只要挺住,也就自然而然地過去了。拒絕放棄,就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待著你。

5為你愛的人與愛你的人創(chuàng)造美滿的人生

如果不是為了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努力的意義又何在呢?為了讓家人過上美好的生活,付出再多也是開心的。

人活著絕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是單調(diào)的,也是冰冷的。我們活著,渴望愛,也渴望被愛,為那些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努力奮斗,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內(nèi)最受好評的男星之一佟大為曾坦言:“我一直相信,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佟大為出生在遼寧撫順市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這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庭,可是在佟大為6歲那一年,當交警的父親在一次執(zhí)行公務時發(fā)生意外,成了植物人。母親默默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年幼的佟大為和姐姐也在一瞬間成熟了。那個時候,年幼的佟大為就想,一定要努力學習,活出個人樣,讓家人過上美好的生活。

憑借自己的努力,佟大為順利地考上了沈陽的一所中專學習經(jīng)濟管理。在這里上學期間,佟大為曾當過一次群眾演員,當時導演夸他外形不錯,佟大為就萌生了考電影學院的想法。湊巧的是,當年上海戲劇學院在大連招生,佟大為就一個人去大連面試。最終,他順利地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不過,之后的演藝生涯并不那么順利。

1998年,佟大為在上海戲劇學院讀大四,接演了人生中第一部戲嫂娘,然而,他的角色很快就被一個同班同學給取代了。當時佟大為心里郁悶極了,長達3個月的時間里,他在學校走路都不敢抬起頭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釋懷了,“進組試戲,我連臺詞都沒背下來,是拿著劇本去試的。這怪不了別人,只能怨我自己不努力”。嘗過不努力的教訓后,佟大為變得努力起來,他沒忘記為了讓家人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他變得勤奮,在每一次拍戲前都做足功課。

2012年,佟大為接到吳宇森導演的邀約,在電影太平輪里演一個通訊兵。為了演好這個草根角色,他迅速開始學習通訊兵的技術(shù),當他得知湖南有親歷那個時代的老兵時,他第一時間趕往那里,和老兵聊往事,拉家常。佟大為說:“演戲演的是一種感覺,只有你心里真正感受過的,才能把它演好?!?/p>

跟奮斗里的陸濤不同,現(xiàn)實中的佟大為是一個內(nèi)向,甚至有些口拙的人,他自認為自己沒有演員的靈氣,但一直走在努力的路上。

如果不是為了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努力的意義又何在呢?和關(guān)悅結(jié)婚并育有一個女兒之后的佟大為,更加努力地在拍戲,為了讓家人過上美好的生活,付出再多他也是開心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我們沒有佟大為那樣的機遇,但是我們一樣可以用我們的方式來為所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而奮斗。下面這個普通人奮斗的故事,更加動人。

一個男孩,13歲那一年,父母離異,他迅速長大。他每天早晨自己做飯,吃完后還給早起賣菜的媽媽送去。放學后還一邊寫作業(yè)一邊幫著媽媽看攤算賬,這是一個13歲少年的奮斗方式,為的是讓媽媽盡可能地多省心少操勞。

大學畢業(yè)后,他到一家外企做了會計,工作兢兢業(yè)業(yè)。28歲那一年,他結(jié)婚了,婚后的他幾乎不出去應酬,每天準時回家,和愛人一起做家務、準備晚餐。這是一個男人的奮斗方式,為的是讓心愛的女人每一天都過的幸福。再后來,他有了一個女兒,女兒上幼兒園后,他每天負責接送。除了努力工作,他晚上還開始做起了自由撰稿人,用稿費換取女兒的零食和玩具。這是一個年輕父親的奮斗方式。

人生,也許難得圓滿,但只要帶上愛出發(fā),為了愛出發(fā),再辛苦的路也是甜蜜的。也許,我們的工作很平凡,也許,我們的收入并不豐厚,但是因為傾注了所有的愛,這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