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兒童教育 >“騙”出最優(yōu)秀的孩子 > 善意的謊言:學會用愛接納和包容孩子(四)
善意的謊言:學會用愛接納和包容孩子(四)
作者:蘆芩   |  字數(shù):5328  |  更新時間:2016-07-09 15:07:26  |  分類:

兒童教育

7不與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較勁

孩子并不是只有青春期才會出現(xiàn)叛逆行為,他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xiàn)逆反心理,雖然沒有青春期那么強烈,但是也常會做出不吃飯、不理你的事情,對此,家長要有一個好的應對方式。

每天早晨,媽媽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叫醒朵朵起床,大人們上班時間很緊,可朵朵好像故意一樣,常常站在鏡子前沒完沒了地照,或者吃飯慢吞吞,半小時吃不完一碗稀飯,媽媽、爸爸越是著急她越慢,越是指責她越抵觸,最后干脆說“肚子疼不吃了”。

在學校里,朵朵也不聽話,老師常常被她氣得不行,讓她畫畫,她畫只烏龜,讓大家一起唱歌,她卻閉著嘴不唱。暑假的時候,媽媽把朵朵送到了外婆家,讓她見見農(nóng)村的樣貌,改變一下心性,卻沒想到朵朵跟外婆也不和。

外婆告訴朵朵別往地上扔垃圾,朵朵就一定要扔;外婆給朵朵梳好辮子,她就故意亂撓,五分鐘之后一定會把頭發(fā)弄亂;讓朵朵午睡,朵朵就說要看書,也不認真看,一會兒又要午睡。

得知這樣的情況,朵朵的媽媽非常惆悵。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經(jīng)歷兩次典型的逆反期:35歲“第一逆反期”,1220歲是“第二逆反期”。不要覺得這是不好的事情,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有越來越強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他們開始獨立自主的表現(xiàn),開始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更大的選擇性。他們反抗、任性、不聽話,凡事跟家長反著來,這就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其實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氣父母,只是他的主觀能動性開始增強,表現(xiàn)欲望增強,才會如此讓家長不省心。

那一旦孩子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怎么辦呢?最常見的就是家長用嚴厲的方法教育孩子、阻止孩子,給他下達“你必須”“你一定”等強制性的命令,如果家長有很高的威嚴,加上孩子膽小,這樣的話是會起一定作用的。

如果家長的威嚴不夠,或者小孩膽子大的話,那么責罵、處罰都是無用且無益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堵不如疏”,很適合處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要順著孩子,聆聽他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比如孩子在浴缸里玩水弄得到處都是,而我們制止不了,也許孩子正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乘風破浪的海盜,如果順著孩子的想法,可以跟他講海盜的故事,進而教育他:真正負責任的海盜是不會把水弄灑的,也許效果會好很多。

即便是孩子做得太過火,也要有“藝術”地批評孩子,和風細雨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對孩子進行有情、有理、有據(jù)的說服、勸導,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問題。如果孩子大哭大鬧、不依不饒,那么可以先把事情放一放,讓孩子冷靜一下,不要立刻批評孩子,別跟孩子較勁,別想著用自己的聲音蓋過孩子的聲音,那樣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

一天傍晚,父親帶著兒子外出散步。在回來的路上,兒子看到一個西瓜攤上,西瓜擺放得整整齊齊的,于是就纏著父親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抱回去太累人,不買?!眱鹤硬桓吲d了:“我要買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备赣H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眱鹤颖е鞴献?,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一路歇了幾次,父親也不著急,就等著兒子“歇”夠,一直沒有出手相助,兒子費了好大勁才把西瓜抱回家。這次體驗讓孩子感觸頗深:“吃個西瓜也真不容易?。 ?/p>

這位父親運用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借鑒,他既沒有嚴厲批評兒子,也沒有對兒子千依百順,而是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兒子的要求化解,兒子不僅得到了鍛煉,也得到了滿足,父親也給他好好地上了一課,兒子的逆反心理便轉(zhuǎn)化成一種力量。家長不要總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想要引導孩子,必須有一個平等、互相尊重的溝通,也就是說出現(xiàn)逆反心理之后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有情、有理、有據(jù)的說服、勸導,而且還要充分尊重孩子。可以用具體事例改變孩子幼稚的理想化思維,用自己的冷靜、理智換取孩子明智的選擇。

家長的及時溝通和講解,對于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是非常必要的,既不要潑冷水,也不要任由其發(fā)展。有時候,孩子的逆反心理是由大人造成的,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下降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迎來的不是安慰與鼓勵,而是一陣疾風驟雨般的批評,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會變得反叛、易怒。如果家長能給孩子鼓勵,啟發(fā)孩子從失敗中增長經(jīng)驗,確立自信,孩子便會健康成長。

作為一個好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幫助和愛心。

8正確對待孩子的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是困擾家長的一大難題。有時,孩子與家長如同拔河一樣進行著較量,雙方都想把對方拉到自己這一面來,這一過程很辛苦,好一點的情況是孩子逐漸懂事,不好的情況則很可能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溝通逐漸減少。先來看這樣一種場景:

媽媽帶著女兒在公園玩,女兒突然蹲下來抓起一把沙子,媽媽立馬制止:“快放手,太臟了?!迸畠菏掷镆琅f攥著沙子,媽媽趕緊把女兒拉起來,拉著她的手往草地上面走,那里要干凈一些。草坪前面有一灘水,女兒看見水就想往里面踩,媽媽警告說:“不許踩,踩完鞋會臟的?!迸畠河行┪?,想要掙脫媽媽的手去踩水,媽媽抓得更緊:“告訴你不許去,多臟啊,怎么這么不聽話?!?/p>

女兒終究沒有踩到水,不過她到晚上睡覺前似乎還在生著氣,一直沒說一句話。

孩子不聽話有逆反心理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孩子可能聽不懂你在說什么,基于這樣的“誤會”,在家長眼里孩子的行為自然是不聽話。想讓孩子聽話也并不難,掌握以下幾招就能夠事半功倍:

(1)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的要求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女兒想要玩沙子、玩水,那就讓她玩好了,無非是我們洗衣服的時候辛苦一些,那樣既能夠讓孩子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同時也能夠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然后可以進行事后教育。比如當孩子玩水之后,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喜歡玩水,我在家里陪你玩,在外面弄得滿身泥垢,媽媽洗衣服多辛苦啊?!毕嘈藕芏嗪⒆訒x擇從此之后乖乖在家里玩水,這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當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別是當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圍可以解決的事情時,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臉等,請及時放手讓他去做,這會使他體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也能避免“不聽話”行為的產(chǎn)生。

(2)及時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這是很多家長都常用的方法,在孩子急切地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者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便突然提出一件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將孩子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上面,這要比粗暴地制止要好很多。比如孩子要說桌子上的杯子,不給就大哭,給他又容易把杯子打碎傷到他,那么就可以用一種非常驚喜的表情告訴孩子:“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好玩的玩具!”然后把孩子領到另一間屋子,給他玩其他東西。當然,這個方法并不能每次都奏效,尤其遇見特別執(zhí)著的孩子,他們并不會被這樣的小伎倆騙過去,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家長還需要磨煉演技。

(3)用孩子的語言進行交流

前面說過,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很可能是他聽不懂或者是沒想聽。所以家長最好使用孩子的語言達到一個溝通的目的,要多使用正面積極的語言,盡量不使用“不”字,比如不要說“不要站在那里”“不要玩花”等,可以改為“你去那里站著好嗎”“這朵花是有生命的,要輕輕地觸碰”,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有一種想要嘗試的欲望,也就會聽話了。

用孩子的語言其實就是用大量的擬人化比喻,比如在商場里孩子看中了一件毛絨玩具,哭鬧著想要,那么就可以跟孩子說:“小狗熊現(xiàn)在想媽媽了,你這樣抱著它不讓它回家,小狗熊的媽媽找不見兒子多著急啊,你跟我回家,讓小狗熊也回家,多好啊?!边@種交流方式孩子聽得進去,而且聽得懂,所以就能接受。

波波家有一個大浴缸,他的媽媽給他買了很多海洋球,讓他邊洗澡邊玩。可是沒過多久,媽媽就發(fā)現(xiàn)波波特別淘氣,他坐在浴缸里面往外扔那些海洋球,扔個十幾分鐘,海洋球滿地都是,收拾起來特別麻煩。所以媽媽就告訴波波別扔,波波回答說:“是它們自己要飛出去的。”媽媽很無奈。

接連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媽媽每次警告波波不能扔海洋球的時候,波波都回答說:“是它們自己要飛出去的。”而那一次,波波又扔了幾個,媽媽將撿起的球放在了書架的高處,波波問為什么把球拿走了。媽媽回答說:“是它們自己飛上去的。”波波聽后居然笑了,從那以后再也沒有扔過海洋球了。

如果孩子不聽話,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因為這是孩子成長的表現(xiàn),更是他獨立自主的表現(xiàn),雖然有時候孩子的不聽話會帶來很糟糕的后果,但是我們?nèi)绻軌蛉缟厦媸吕械募议L所表現(xiàn)的那樣,順著孩子的思路,或許會好很多??傊?,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做家長的不能強制性要求孩子如何做,更不能對孩子發(fā)脾氣,有的時候稍微動動腦筋,幾句話就能讓孩子百依百順,掌握其中的技巧完全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家長們不妨試一試吧。

9告訴自己:你的孩子沒有缺點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滿身優(yōu)點而毫無缺點,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大人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所以就不能用太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了。有這么兩類家長,一類是只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個“完美”的孩子;另一類則是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孩子干什么都有問題,整天數(shù)落孩子。這兩種態(tài)度都是不對的,看我們的標題,“告訴自己:你的孩子沒有缺點”是什么意思呢?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根據(jù)自己的教子經(jīng)歷出版了兩冊很暢銷的圖書,之后就有人跟她反映:“你怎么把Sam(小巫兒子)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Sam渾身上下只有優(yōu)點沒有缺點!”

對此,小巫特地寫了博文回答:“在我看來,Sam的確只有優(yōu)點,沒有缺點啊!”小巫說她常常在一些育兒論壇上看到很多“我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的某某缺點”一類的文字,她就在想:這些媽媽們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結果當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巫的觀點是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階段性的,過一陣子就會消失了,這些都不是孩子的缺點。的確,孩子并不是電腦,可以保留什么、刪除什么,每個孩子都是優(yōu)缺點結合的。告訴自己:“你的孩子沒有缺點”的意義是正確接納孩子的某些“缺點”,這是一種良好的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不要過分吹毛求疵,看到孩子有哪些缺點就強行糾正,這對孩子不公平。

所謂的優(yōu)點、缺點其實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我們不能只接受優(yōu)點而排斥缺點,比如孩子活潑外向,這算是優(yōu)點,同時他又非常淘氣,常常闖禍,那是不是又算是缺點呢?很顯然不能,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我們不能把他割裂開來,命令他:“這是缺點,你必須把那些給我改了?!?/p>

更何況有些問題是需要我們耐心幫助的,比如睡覺,孩子躺在床上,并不是故意搗亂不想睡,而是因為各種原因難以入睡,這不是孩子的錯,那又怎么能怪罪孩子呢?吼罵孩子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大孩子的心理負擔。

所以身為家長不要一看到孩子的缺點就“急得上房”,要相信孩子。我們努力讓孩子更好、更優(yōu)秀,但不能太過挑剔。孩子如同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如果對小樹的枝葉修剪過度,就會造成小樹的枯萎,或許有些我們今天看起來很不順眼的“樹杈”,說不定正是孩子身上寶貴的特質(zhì)。并且正如小巫的觀點一樣,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階段性的問題自己就消失了,所以不用每天緊逼著“修剪孩子”。

美國有一個小朋友,他膽小而脆弱,呼吸時就好像在喘粗氣一樣,他害怕跟任何人交流,尤其被老師叫起來答題的時候,每次都是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為他害怕得發(fā)抖。不僅如此,這個小孩還長著齙牙,所以他更不想開口說話。

面對這樣的小孩,恐怕有些父母早就失去耐心了,放任孩子自生自滅。但是這個孩子的父母沒有這樣做,相反,他們更加呵護這個孩子,他們告訴孩子:“孩子,你不要這樣,你跟其他小朋友都一樣啊,在我們的眼里你要遠遠超過他們,你做任何事都非常堅定,你做事認真,你是我們的驕傲?!?/p>

孩子勉強擠出一句話:“我有齙牙……”

媽媽撫摸他的頭,說道:“孩子,這并不是缺點,你跟每個人都一樣,在我的眼里你沒有絲毫的缺點。不過你要更加堅強一些、大膽一些,克服你內(nèi)心的恐懼。”

從此以后,這個孩子開始正視別人的目光了,不再顫抖,勇敢地面對生活。到他晚年時,已經(jīng)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jīng)有過嚴重的缺憾,美國人民都愛戴他,他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得人心的總統(tǒng)之一,他就是西奧多羅斯福。

在面對孩子明顯的性格缺陷和能力弱點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幫助孩子改正,如孩子脾氣暴躁、有暴力傾向等。把孩子看得全是優(yōu)點并不是忽略他的缺點,而是更加理性、智慧地看待缺點,這是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給孩子時間讓他沒有負擔地完善自己。

家長們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有時候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并不是缺點,而是他那個年齡的天性所在,比如孩子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么,看到電視里悲傷的情節(jié)反而笑起來,那能說明他沒有同情心嗎?顯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他不會在某個時刻就表現(xiàn)得完全優(yōu)秀,也不會一下子變得缺點滿身,我們要正確看待這種成長,正確看待所謂的“缺點”,這樣才符合孩子的健康成長需求。

即便是孩子有缺點,那也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沒有缺點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發(fā)展空間,我們可以讓缺點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這是孩子的缺點也是優(yōu)點的意義所在。想讓孩子逐漸脫離一些小小的缺點,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和激勵,用合理的方法激發(fā)出孩子求新求變的上進心,孩子的缺點就成了孩子進步的源頭。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有某些缺點的時候,不要急著對孩子責罵、糾正,想一想如何處理才會更好。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