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更令人驚奇的說法是,楊貴妃逃亡美洲了。臺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fā)現(xiàn)美洲》一書中稱,他通過對我國古籍的考證,認為楊貴妃并未死于馬嵬驛,而是被人送往美洲了。下落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楊貴妃的死因與下落傳聞越來越多,特別是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借助豐富的想象,使楊貴妃更具傳奇色彩。
花蕊夫人之謎歷代帝王后宮中容顏絕倫的美女數(shù)不勝數(shù),她們中有的以美艷著稱,有的以巧慧受寵,更有一些才貌兼具的佳人,令后世的人們稱頌不已?;ㄈ锓蛉司褪瞧渲兄?。但由于其所處的時代戰(zhàn)亂連綿,相關記載僅有百余字之多,而且同一個時代內(nèi)有記載可循的有三位佳人被冠以“花蕊”之名,在后代史書的記載中也就難免被張冠李戴,所以關于花蕊夫人的身世及死因至今還都是未解之謎。
花蕊夫人,單從其冠名上推想,就該屬于那種有著傾國傾城的花容月貌,性情嬌柔嫵媚又恬靜溫順的國色天香。這樣一位麗人,她的身世經(jīng)歷又如何?諸多學者參考史籍記述和傳聞軼事進行了論證和探討。通常所說的花蕊夫人當是指五代十國時期的后蜀花蕊夫人,但前蜀的趙氏女子和小徐妃也都有過“花蕊”的稱謂。北宋張商英所撰的《蜀梼杌》上記載,前蜀內(nèi)樞密潘炕有一美妾,姓趙,名解愁,是其母做夢吃下了海棠花的花蕊之后生下的,不僅容貌動人,而且“善為新聲及小詞”。當年王建欲招解愁入宮,遭到潘炕的拒絕。所以,這名趙氏姑娘雖有“花蕊”的美譽,但無緣“花蕊夫人”的尊稱。而另一個“花蕊夫人”小徐妃,在宋代的《鐵圍山叢談》中說她是前蜀王建納的妾,在清代的《十國春秋》中說她是徐耕的二女兒,前蜀高祖時,進位為淑妃,在宮中稱為花蕊夫人,也叫小徐妃。光天元年六月,尊為皇太妃。
至于后蜀的花蕊夫人,在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稱其為徐匡璋之女,嫁與蜀王孟昶,封為貴妃,別號花蕊夫人,以贊其如花的容顏;后升號為慧妃,是得名于其詩書詞賦方面的文采與才華。有學者對照史書查考前蜀花蕊夫人小徐妃和后蜀花蕊夫人徐氏,認為小徐妃一說并不足信,很可能是解愁姑娘的“花蕊”之名幾經(jīng)誤傳被安置在了小徐妃的名下,也有可能是愛屋及烏,將后蜀花蕊夫人因絕倫美貌而獲得的別號同樣賦予了小徐妃。另有人稱,小徐妃與后蜀花蕊夫人同屬徐姓家族,徐耕有二子二女,兩個女兒均入得宮中成為王建的兩個妃子,大徐妃即貴妃,小徐妃即淑妃;二子之中的徐匡璋,又將女兒送入宮中,成為后蜀孟昶之慧妃,所以,后蜀花蕊夫人慧妃應稱小徐妃為姑姑。
據(jù)說當年,后蜀王孟昶在寵妃張?zhí)A死后,備感孤寂落寞,下令普選天下美女。有著花樣容顏、清秀脫俗又能詩善賦的徐匡璋之女艷壓群芳,備受孟昶憐愛,得以寵冠六宮二十余年之久,直至蜀國衰敗,孟昶客死他鄉(xiāng)。憐香惜玉的孟昶曾經(jīng)作詞贊譽花蕊夫人的美貌:“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斜橫云鬢亂?!笔駠悔w匡胤所滅后,花蕊夫人又隨孟昶等舉族入宋。在宋都,孟昶被封為秦國公,但受封后第七天即突然死去。不久,花蕊夫人被招入宮中,應太祖趙匡胤之命陳詩賦詞,她遂作了一首誦其亡國的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痛斥十四萬蜀兵沒有男兒氣節(jié),被幾萬宋軍打得丟盔卸甲,棄城而逃。趙匡胤見其不僅僅是花容月貌、文采飛揚,更有著難得的愛國之心,對其倍加寵愛。自古紅顏多薄命,花蕊夫人之死也存在多種說法。一說其至宋后,從未入宮,而是被送入輸織室,后因罪賜死;一說為宋太宗趙匡義仿效曹操夢中殺人而一箭射死;還有一種更富戲劇性的說法,稱趙匡胤在病重彌留之際,花蕊夫人和趙匡義同在一旁侍奉,趙匡義見太祖已然氣若游絲,遂調(diào)戲早已垂涎已久的花蕊夫人,被太祖察覺,花蕊夫人于是被趙匡胤在臨死前下令處死。
花蕊夫人留給后人九十余首被稱為“宮詞”的詩,從中雖難以找到描寫她本人身世經(jīng)歷的詞句,但也許恰恰是這不甚明朗的身世和傳世芳名才得以留給后人更多的想象空間。
權妃死因之謎
權妃,朝鮮族人,不僅姿容秀麗,而且善吹玉簫,入宮后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寵愛。
關于她的身世,特別是她的死因,史籍上一直有著不同的記載,有說是被同族的呂氏投毒所害,也有證明這一說法實為他人誣陷。實際情況如何,后人已不得而知,只有不斷追蹤史籍的記載,盡可能地去探尋一個合理的解釋。史書有載,永樂六年(1408年),權氏與李氏、呂氏、崔氏和任氏五位朝鮮族女子,被明朝太監(jiān)黃儼等人選中,帶回京師。其中,權氏最先被招入宮,冊封為顯仁妃,很快以她的聰慧明秀博得明成祖的寵愛(也有史籍記載她曾被尊封為貴妃)。帝王后宮之中,云集各方選秀而來的佳麗,而這其中有幸得到皇上專寵之人,通常也就自然地成為了其他嬪妃嫉恨的對象。因此,權妃的死被認為是因爭寵而為人所害也就很容易被接受了。按永樂十二年,即權妃死后第二年《李朝太宗實錄》的記載,與權氏同為朝鮮族的嬪妃呂氏嫉妒權氏得寵,暗中與宦官勾結(jié),密謀從一銀匠家中借得砒霜,投入茶中,致權氏中毒身亡。這個死因是事后權、呂兩家的侍女因瑣事吵嘴時泄漏出來的。明成祖聞言后盡殺呂氏及宮中有牽連者共計數(shù)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