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世界文化十萬個為什么 > 第二六章
第二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jǐn)?shù):2124  |  更新時間:2012-08-20 16:59:24  |  分類:

社科心理

第26章

對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為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國家情況稱“閣下”、職銜或先生。如“部長先生閣下”、“大使先生閣下”,簡稱“閣下”。但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則習(xí)慣稱先生,不稱閣下。對教會的神職人員,一般可稱教會的職稱或姓名加職稱,或職稱加先生,如“福特神父”、“牧師先生”。有時主教以上的神職人員也可稱“閣下”。

對醫(y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學(xué)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yī)生”、“大夫”、“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對軍人一般稱軍銜,或軍銜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與名。有的國家對將軍、元帥等高級軍官稱“閣下”。

在君主制國家,按習(xí)慣稱國王、皇后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等為“殿下”。對有爵位的人士可稱爵位,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也可稱“閣下”,一般也稱“先生”。對與我國有同志相稱關(guān)系的國家的各種人員,均可稱“同志”,有的可加職銜或軍銜。如“主席同志”、“議長同志”、“大使同志”、“上校同志”,等等。

西方人為什么忌諱“13”?在歐美一些國家,人們非常忌諱“13”這個數(shù)字,在任何場合都盡量避開它。宴會不能13個人同坐一桌,也不能有13道菜,宴會廳的餐桌14號緊接著12號;門牌、樓層以及各種編號,也不用13這個數(shù)字,大廈之中的12樓上面便是14樓;有時一個球隊里沒有隊員愿穿13號球服……對于每月的13日這一天,有些人也感到惴惴不安。

“13”之所以成為禁忌,是因為在西方人看來,“13”是個不吉利的、不幸的、兇險的數(shù)字。它的緣由,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據(jù)挪威神話說,有一次在為祭祀陣亡將士英靈而舉行的宴會上,在座的第13位神羅基(兇神)突然野性發(fā)作,擎刀砍殺了最高之神奧丁之子鮑爾德(光神),使得眾天神為之哀傷不已。又據(jù)基督教傳說的故事,逾越節(jié)吃晚飯的時候,耶穌與十二門徒都來赴宴。其中有為30塊銀幣出賣耶穌的猶大。事后,猶大還為捉拿耶穌的人帶路,致使耶穌于13日那天被釘在十字架上。在《最后的晚餐》這幅名畫上就描繪了耶穌和他的弟子們一起吃飯的場面,參加晚餐者中第13個人便是猶大。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影響極深。西方人憎惡猶大,便把“13”這個數(shù)字當(dāng)做邪惡的象征;而由于耶穌是在13日這天被釘在十字架上的,“13”這個數(shù)字也就是不幸的象征;所以,西方人總是把“13”視為不吉利的、兇險的數(shù)字。與對“13”的忌諱相聯(lián)系,西方人認(rèn)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原因也是來自基督教傳說中的耶穌遇難日,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13日那天是星期五。西方人稱之為“黑色星期五”。如果逢上一個月中的13日恰巧又是星期五的話,有些人就會惶恐不安,不敢出門,好像有什么災(zāi)難就要臨頭一樣。不過現(xiàn)在有的人已打破了這個忌諱的迷信。

西方人點煙時為什么忌諱“3”?西方人忌諱“13”,是眾所周知的。但有的西方人也忌諱“3”,特別是點煙的時候,不論你用火柴還是打火機(jī)給他們點煙,點到第三個人時,對方往往會面呈難色,有的人甚至?xí)卸Y貌地拒絕。

西方人點煙為什么忌諱“3”?說起來,這里面有著一段小掌故。1899年,英國和荷蘭為爭奪南非殖民地而交戰(zhàn)。當(dāng)時還沒有什么現(xiàn)代化的武器,于是持步槍的狙擊手大顯神威。晚上,交戰(zhàn)雙方在壕塹陣地休息時,許多士兵抽煙提神,在點煙時,為第一、第二個人點煙都相安無事,但在點第三根煙時往往就暴露了目標(biāo),而被敵方射來的子彈擊斃。因此,他們認(rèn)為給朋友點第三根煙是不吉利的事。這種說法雖然并沒有什么科學(xué)根據(jù),但它在西方人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忌諱習(xí)俗。所以,在社交場合,對西方人這種忌諱是需要注意的。當(dāng)你遇上給西方客人點煙的情況時,在點了第二根煙后,要不嫌麻煩,把火熄滅后再點第三根煙。日本人講究哪些禮節(jié)和禁忌?

在國際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中國人與世界各國人民互相接觸交往的機(jī)會越來越多。

由于地理、歷史、文化和經(jīng)濟(jì)的原因,中國人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出國留學(xué)、訪問,與日本人的交往相對來說比較多一些。因此,有必要專門了解一下與日本人交往時要注意的禮節(jié)和禁忌。日本人比較注重禮節(jié)。見面時,男子總一邊向?qū)Ψ絾柡茫贿吷罹瞎?。婦女則是以深深地一鞠躬表示謝意。如女方主動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長者也是這樣。平?;ハ嘁娒孀钇胀ǖ恼Z言是“您早”、“您好”、“對不起”、“拜托您了”、“請多關(guān)照”、“失陪了”等,但絕不問“您吃飯了嗎?”日本人常喜歡在見面時贈送些物品。如有時女孩用彩紙扎成各種紙花送給對方表示祝賀,有時也把自己用過的舊東西送給朋友,以表示親密無間。與日本北海道人見面時,要雙手合十,將手舉向額前,掌心朝外攤開,然后拍拍自己——男人拍胡子,女人拍上嘴唇,做完這些動作后,再緊緊握手。

日本人比較注意穿著打扮。他們平時衣著大方整潔。在正式場合一般穿禮服,男的一般都習(xí)慣穿成套的衣服,上身不宜只穿襯衣或短袖衫。穿長袖衣時也不宜卷起袖子。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主人沒有請客人寬衣,不能隨便脫衣。如果需要寬衣,應(yīng)先征得主人同意。在一般場合,只穿背心或赤腳是失禮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講話的聲音很小,力避爆發(fā)性的高聲說笑,女子們往往以手掩唇而微笑輕言。在公共場合,人們則以吵鬧哄笑為恥。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jìn)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