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鳥兒的三條忠告
有一天黃昏,法學系的一位大學生路過校園邊的村莊時,發(fā)現(xiàn)有一只美麗的鳥被村民關在籠子里出售。他買下了鳥,卻不舍得放它,欣賞著鳥兒斑斕的羽毛。心想,把它的羽毛拔下來送給女友,她一定很高興。忽然鳥兒說:“不要有這樣的念頭!”
他嚇了一跳,驚問:“是你在說話嗎?”
鳥兒說:“是的,我不是一只普通的鳥,在鳥的世界里我還是一名法官呢!如果你答應放我并讓我自由,我可以給你三條忠告?!?/p>
大學生最敬佩法官,哪怕此刻的法官只是一只鳥。他說:“好,你既然會說話,就一定是一只聰明的鳥,我聽完你的忠告后就會放你?!?/p>
鳥兒說:“第一條忠告——永遠不要相信謬論,無論誰在說它,哪怕是一個偉人,有權威有權力,你也不要相信?!?/p>
大學生說:“對!”
鳥兒說:“這是我的第二條忠告——無論你做什么,永遠不要嘗試不可能。所以要始終了解你的極限,一個了解自己極限的人是聰明人。一個試圖超出自身極限的人會變成傻瓜。”
大學生點頭:“對!”
鳥兒說:“這是我的第三條忠告——如果你做什么好事,不要后悔,只有做了壞事才后悔?!?/p>
忠告是精妙的、美麗的,于是這只鳥被放走了。
大學生高興地往家里走。一路上他高興地想:這幾條忠告是演說的好材料,我要把它們寫在我房間的墻上,寫在我的桌子上,甚至寫在給女友的情書上。這樣我就能牢牢地記住,這三條準則是能改變一個人的。
這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那只鳥立在一棵樹上,并放聲大笑。
大學生問道:“怎么回事?”
鳥兒說:“你這個傻瓜,我肚子里有一顆非常珍貴的鉆石。如果你殺了我,你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大學生十分后悔:“我真愚蠢,我干了些什么,我居然相信了一只鳥!”
他扔掉手中的書本開始爬樹,他要捕捉那只可惡的鳥。盡管他從來沒爬過樹,但為了那顆得而復失的鉆石,他竟然爬到了高處。鳥兒飛向另一枝更高的樹梢,大學生仍頑強地向上爬,全然不顧樹枝已掛破了他的新衣服,手掌已磨出血來。正當他伸手就要抓住鳥兒的一瞬間,鳥兒機警地飛走了。他失足從樹上掉了下來,像一條裝滿石頭的麻袋重重地落在地上。
等他清醒過來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兩條腿已不能動彈了。
這時,那只鳥又來到他身邊的樹枝上,嘆息著說:“唉,你竟真的相信一只鳥的肚子里會有珍貴的鉆石,你這傻瓜!你聽說過這種謬論嗎?隨后你又嘗試了不可能——你從來沒爬過樹,可你卻爬到了最高處,打破了你的極限。當一只鳥兒自由時,你怎么能空手抓住它,你這傻瓜!最可怕的是:你還在心里后悔,你本來做了一件好事,卻因虛構的鉆石而感到做錯了,后悔使一只鳥兒自由了!現(xiàn)在回家去寫下你的準則,下星期到校園去演說吧!”
釣魚
釣到大魚無需把它丟回海里,只需換掉家里的小盤子。
幾個人在岸邊巖石上垂釣,一旁有幾名游客在欣賞海景之余,亦圍觀他們釣上岸的魚,口中嘖嘖稱奇。
只見一名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了一條約有三尺來長的大魚,落在岸上后,那條魚的身體猶騰跳不已。釣者冷靜地用腳踩著大魚,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回海中。
圍觀的眾人響起一陣驚呼,這么大的魚還不能使他滿意,足見釣者的雄心之大。就在眾人屏息以待之際,釣者魚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是一條兩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魚鉤,便將這條魚放回海里。
第三次釣者的釣竿又再揚起,只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到一尺長的小魚。
圍觀眾人心中以為這條魚也將和前兩條大魚命運相同,被放回大海。卻不料釣者將魚解下后,小心地放進自己的魚簍中。
游客中有一人百思不得其解,詢問釣者為什么放掉大魚而留小魚。
釣者經此一問,回答:“喔,那是因為我家里最大的盤子,只不過有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鞋匠的兒子
智慧的一個特征就是不做莽撞蠻干的事。
林肯在當選美國總統(tǒng)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那些出身望族,自認為是擠進了上流社會的人,未曾料到要面對的總統(tǒng)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于是,當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講的時候,一位態(tài)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p>
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不能打敗林肯卻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林肯等笑聲停下來后,坦然地說:“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去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么好?!?/p>
參議院一片靜默。林肯又轉身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修正,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是我從小就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部化成贊嘆的掌聲。
每桶四美元
小事也能造就成功。
美國著名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每桶石油賣四美元。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公司小職員,每逢吃飯付賬、出差住旅館、寫信時,也就是說,只要逢他簽名的時候,他都不忘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這句宣傳語,有時,他干脆不簽名字,只寫上這幾個字代替簽名。
時間一長,同事及朋友均取笑他,給他取了個外號——“每桶四美元”。有事沒事用這個外號叫他,相反,他的名字越來越沒人叫了。
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洛克菲勒聽說了這件事,特地把阿基勃特叫來共進午餐,并問他:“別人不叫你的真名,而叫你‘每桶四美元’,你為何不生氣呢?”
“‘每桶四美元’不是公司的廣告語嗎?多一個人叫我就多一次宣傳,這樣的好事我為何不樂而要生氣呢?”
洛克菲勒感嘆道:“阿基勃特如此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地宣傳公司,真是一位模范職員啊!”
五年后,洛克菲勒卸去董事長一職,阿基勃特憑此力克眾多才能高他一籌的對手,繼任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鐵球
全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yè)協(xié)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一個城市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yè)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做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臺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guī)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么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然后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xù)地做。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干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fā)泄著他們的不滿。
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小錘不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么。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xiàn)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
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fā)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p>
一滴焊接劑
一個人的成功,有些時候純由一件小事造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烧l又能不承認,這又是一種必然呢?
“我的工作太平凡了,要能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逼胀ㄈ嗣鎸ζ椒驳墓ぷ鲘徫?,也許大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蓪φ莆杖?0%以上制油實業(yè)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他的人生哲學是:“我成功,是因為對別人往往會忽略的平凡小事特別關注?!?/p>
年輕時的洛克菲勒剛進入石油公司工作時,由于學歷不高,也沒有什么技術,因此被分派巡視并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這個石油公司最簡單的工作崗位。連三歲小孩也能勝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石油罐蓋轉一圈,看自動運輸送帶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平凡又枯燥,像一般人所做那樣,洛克菲勒干不到幾天,就開始厭倦這項工作了。他申請調換其他工作,終因沒有技術而作罷。無法可想的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這個平凡的崗位,他想:既然不能換更好的工作,就把這項工作干好再說吧。
于是,他更加認真地觀察、檢查石油罐蓋的焊接質量。這時候,公司正在推行節(jié)約計劃,洛克菲勒想,我這項工作是不是也可以節(jié)約某項程序?他發(fā)現(xiàn)每焊好一個石油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的計算,結果是只要37滴焊接劑就可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但是,這個方法并不實用。
洛克菲勒并不灰心,相反這激起他更大的興趣。經過多次測試,他終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比原來的每次要節(jié)約一滴焊接劑。盡管節(jié)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可“38滴型”焊接機一年可為公司節(jié)省五萬美元的開支。
洛克菲勒就此一步步走向成功。拿破侖·希爾認為:“一滴焊接劑改變了他的一生?!?/p>
石頭湯
有一個裝扮奇特的人來到一個小村莊,他向迎面走來的幾個婦女說:“我有一顆神奇的湯石,如果把它放到開水里,可以煮出一鍋美味的湯來。如果你們不相信,我現(xiàn)在就可以煮給大家喝喝看?!?/p>
大家都很奇怪,但都想知道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這么神奇的石頭。有人找來一口大鍋,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爐子和木柴,就在村子的廣場上煮了起來?;饎莺芸炀蜕蟻砹耍伬锏乃谛苄艿幕鹧嬷虚_始沸騰。
這個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湯石放入滾燙的水中,然后用湯匙嘗了一口,興奮地說:“哇!太好喝了,這是我做過的湯里最鮮美的一次。如果再加點洋蔥就好了?!?/p>
旁邊的人興沖沖地跑回家拿了一堆洋蔥。陌生人讓大家把洋蔥剝好,放到了鍋里,然后開始攪拌。做完這一切他又嘗了一口說:“太棒了,不過,我相信如果再放一些肉片,這鍋湯就會成為你們喝過的最香的湯了?!?/p>
屠夫的妻子聽后連忙趕回家端來一大盆切好的肉,倒在了鍋里。陌生人又建議道:“再有一些蔬菜就更完美了。”
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還有人捧來了其他的調味品。當大家一人端著一個碗在那里享用時,他們發(fā)現(xiàn)這果真是一鍋美味好喝的湯。
其實,那顆湯石不過是陌生人在路邊隨手撿到的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而那鍋湯就是平常人家做的肉末煮洋蔥,唯一不同的是,里面放了這個人的大量的智慧。
沒有時間磨鋸
忙碌的伐木人,更應隨時磨快鋸子。
假如你在樹林中碰到一個正在鋸樹的人。
“你在干什么?”我問。
“你看不見嗎?”一個不耐煩地回答,“我要鋸倒這棵樹?!?/p>
“你看來已筋疲力盡了!”你大聲說道,“你干了多久了?”“五個多小時了”,他回答說,“我是筋疲力盡了!這是件重活?!?/p>
“嗨,你為什么不停幾分鐘,把鋸磨快?”我問?!拔铱梢钥隙ㄟ@樣做會使你鋸得更快些?!?/p>
“我沒有時間磨鋸,”此人斷然地說,“我忙得哪有時間磨鋸?”
此時,你一定會笑鋸樹人的愚蠢,因為我們都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功”!可是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注意經常磨快自己的“鋸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呢?
斯蒂芬·柯維指出:生活充實的人,一定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個人都可以經由本身的工作對這個社會作最大的貢獻。一個不工作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就像寄生蟲,他很可能會輕視自己,而其他人對他的態(tài)度,將更加證實他對自己的看法。
但是,某些人總會習慣性地工作過度。他們在辦公室中工作很長時間,下班之后,還提了滿皮箱的公文回到家里,繼續(xù)在家中工作。對他們來說,工作并不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是他們的生活就是工作。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這是相當大的負擔。想要過著美好的生活,一個人就必須工作、休息、睡覺。他應該把時間及注意力平均分配給每一天的這三個部分。只有工作而無休息,長期下來對你并沒任何好處,而且可能會患心臟病。
輪船上的愛爾蘭移民
每個人的處境都是自己選擇的。
20世紀初,有個愛爾蘭家庭要移民美洲。他們非常窮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儉用三年多,終于存錢買了去美洲的船票。當他們被帶到甲板下睡覺的地方時,全家人以為整個旅程中他們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們也確實這么做,僅吃著自己帶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餅干充饑。
一天又一天,他們以充滿羨慕和嫉妒的眼光看著頭等艙的旅客在甲板上吃著奢華的大餐。最后,當船快要停靠愛麗絲島的時候,這家之中的一個小孩子生病了。做父親的找到服務人員說:“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賞一些剩菜剩飯,好給我的小孩吃?”
服務人員回答說:“為什么這么問,這些餐點你們可以吃??!”
“是嗎?”這人回答說,“你的意思是說,整個航程里我們都可以吃得很好?”
“當然!”服務人員以驚訝的口吻說,“在整個航程里這些餐點也供應給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決定你睡覺的地方,并沒有決定你的用餐地點。”
天堂和地獄
不要讓怒火燃燒理智,要知道,棄惡就是從善。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雙目緊閉,盤著雙腿,兩手交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斷。打斷他的是武士嘶啞而懇求的聲音:
“老頭!告訴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么也沒聽到。但他慢慢地睜開了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武士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秘密?”老僧說道,“你這等粗野之人,手腳沾滿污泥,頭發(fā)蓬亂,胡須骯臟,劍上鐵銹斑斑,一看就知道沒有好好保管。你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個小丑,你還來問我天堂和地獄的秘密?”
武士被激怒了,刷地拔出劍來,舉到老僧頭上。他滿臉血紅,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頭。
利劍將要落下時,老僧忽然輕輕地說道:
“這就是地獄?!?/p>
霎時,武士驚愕不已,肅然起敬,對眼前這個敢以性命來教導他的老僧充滿憐憫和愛意。他的劍停在半空,他的眼里噙滿了感激的淚水。
“這就是天堂。”老僧說道。
富翁和窮漢換腦
健康和富足都是習慣的產物。
有兩個人,一個體弱的富翁,一個健康的窮漢。兩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樂意出讓他的財富;窮漢為了成為富翁,隨時愿意舍棄健康。
一位聞名世界的外科醫(yī)生發(fā)現(xiàn)了人腦的交換方法。富翁趕緊提出要和窮漢交換腦袋。其結果,富翁會變窮,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漢會富有,但將病魔纏身。
手術成功了。窮漢成為富翁,富翁變成了窮漢。
但不久,成了窮漢的富翁由于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起了財富。可同時,他總擔憂著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些微的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于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極好的身體又回到原來的那多病的狀態(tài)里,或者說,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況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么呢?
他總算有了錢,但身體孱弱。然而,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有著失敗的意識。他不想用換腦得來的錢相應地建立一種新生活,而不斷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里,應了“老鼠不留隔夜食”這句老話。
錢不久便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于他無憂無慮,換腦時帶來的疾病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骨。
最后,兩人又都回到了原來的模樣。
戰(zhàn)艦與燈塔
成功的原則猶如燈塔,照亮我們的成功航線。
弗蘭克·科克給成功學大師斯蒂芬·柯維講述了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
兩艘派赴集訓分艦隊的戰(zhàn)艦數(shù)天來一直冒著惡劣的天氣在海上航行。我在領頭的一艘軍艦上服役,夜幕降臨之際,我正在艦橋上值班。此時團團濃霧密布天空,能見度極差,所以艦長仍留在艦橋上關注著所有的活動。
天黑后不久,艦橋一翼的監(jiān)視哨報告說:“燈光,在船首右舷方位?!?/p>
“那是活動的還是不動的?”艦長喊道。監(jiān)視哨回答:“不動,艦長。”這意味著我們與那條船處在危險的相撞航線上。
于是艦長對信號兵喊道:“發(fā)信號給那條船:我們處在相撞的航線上,請將航向轉20度!”
信號回來了:“還是你轉20度為好?!?/p>
艦長說:“發(fā)信號,我是艦長,請轉20度?!?/p>
“我是一名二級水手,”對方回答說,“你最好轉20度?!?/p>
此時,艦長暴跳如雷,他怒氣沖天地喊道:“發(fā)信號,我是軍艦,將航線轉20度。”
閃爍著燈光打了回來:“我是燈塔?!?/p>
我們轉了航向。
柯維指出:想成功必須依循一定的法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了解這一現(xiàn)實至關重要,就如迷霧中的艦長了解這一現(xiàn)實至關重要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