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別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就知道自己是個不平凡的、很有成就的人。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最有效辦法當然是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是從言語、行動方面努力的話,會很容易在言行或舉止方面鋒芒畢露。
宋帥在一家報社工作,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記者,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口才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常常使他的報道趨于完美。他策劃的選題常常是頭條新聞,而且常常引起轟動。
鑒于此,報社一旦有什么重大選題都交給宋帥,宋帥也從不推辭,認為能者多勞。起初一兩次也沒什么,次數(shù)多了,同事就不滿了,認為他太囂張,好的選題老是自己霸占,從不給別人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漸漸地,宋帥被同事疏遠了。但宋帥不以為然,他覺得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個卓越的人,就應該顯得與眾不同。
有一天,記者部主任辭職了,報社需要挑選出一個新的主任。高層決定采用民主選舉的方法,讓所有員工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主任。宋帥當時非常有信心,認為主任非他莫屬,因為處于同一級別的同事沒有誰比他更優(yōu)秀了。然而,讓宋帥想不到的是,沒有一個人選他,大多數(shù)人把票投給了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
更慘的是,新上任的主任再也沒有把重點選題交給宋帥負責,而只讓他負責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宋帥由失落到失望,最后不得不辭職了。
古語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即使并不自滿,而只是才華橫溢,鋒芒畢露,也會容易受到別人的攻擊,受到損傷。因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圍的人相形見絀,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要慎重、低調(diào)一些,以免得罪人。也許你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墒聦嵕褪侨绱?,人們完全可以這樣想:“都是爹媽生的,你憑什么?”所以,凡事當留有余地,不那么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使人家感到需要你,卻不受到你的威懾。
易經(jīng)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睙o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
鋒芒對于我們,有的是害處,而好處卻很小。這種鋒芒好比是額頭上長出的角,額上生角必然會很容易觸傷別人,如果你不去想辦法磨平自己的角,時間久了別人也必將去折你的角,到時候傷害也就大了。
當然,你也許會說,如果不加表現(xiàn),不露鋒芒,不是永遠沒有人知曉了嗎?其實只要一有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你把握住這個機會,并做出過人的成績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你,贊賞你。這種表現(xiàn)本領的機會不怕沒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出的成績不能令人特別滿意。你如果已經(jīng)具有真實的本領,就要留意表現(xiàn)的機會,如果還沒有真實的本領,就要趕快準備。
總之,你要把所有的精力和聰明才智集中到扎扎實實做事上去,靠成績證明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表現(xiàn)自己,無論你胸中燃燒著多么強烈的欲望,都要讓自己的外表平靜如水,你的沉穩(wěn)、老練將為你的優(yōu)秀加上最好的“注解”。
做一個有點“城府”的成熟男人
“城府”似乎是個貶義詞,談到某個“城府很深”的人,大家心中想到的第一個形容詞是“可怕”,那待人處世的心機,令人難以揣測的用心,與這種人打交道,稍有不慎便會有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危險。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城府”難道不是一種人生智慧的代名詞嗎?深有城府可能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這樣的人混混沌沌與大地一體,默默聚納大地間的靈氣,為造物主所呵護。他們一般都是些有道高人,他們永遠似睡非睡,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態(tài)度總是淡淡的,與世無爭的樣子,安安然然地生活。他們或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者身居鬧市,仍心靜如水。就算身居官場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業(yè),一切功名利祿,他們拿得起,放得下??墒悄銊e以為這角色好惹,若關系到利害時,他們都會有一些驚人之舉,深有城府者大智若愚。藏才隱德,謙虛謹慎,以弱制勝,比普通人尋求到更多的成功機會。他們懂得做事過于猛烈就會使事情發(fā)生變化的規(guī)律。
大智若愚,智者不銳;少一份偏執(zhí),多一份豁達;少一份倔強,多一份柔和;少一份特立獨行,多一份自我隱藏。
你很難在他們身上看到什么銳利之處,因為他們從來不以大刀闊斧慷慨激昂表現(xiàn)自己,也從來不刻意顯示自己有強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會因為強大力量的反作用力而被擊倒。他們看似不強大,卻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發(fā)展,這是因為他的柔性中潛藏著足夠的變通。一個懂得留有余地并充分利用余地的人,最有可能成為成功者;反之,一個倔強且目的很純的人,往往最容易碰壁、失敗。
我們處在一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急功近利的時代,人類的才智得到空前的解放和開發(fā)。人們爭先恐后地顯才露己,人人夢想著出人頭地,揚名萬里。但如果你處處顯山露水,爭著炫耀自己,想盡辦法成為別人妒羨的目標,那么,在你的虛榮心不斷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就離失敗越來越近了。
讓自己有點“城府”,別總想比別人看上去更聰明。如果別人有過錯,無論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別人的錯誤,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diào),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可能帶來難堪的后果。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他錯了,他就會惱火,更加固執(zhí)己見。人,有時也會毫無根據(jù)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會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讓自己有點“城府”,別總為了表現(xiàn)自己而高談闊論。急功近利者對于諸多事情,總是喜歡發(fā)表主張。但是,如果急于求得理解,一有所得,不看對象、不分場所,立即發(fā)表出來,往往是沒有好處的。不要把別人都看成是一無所知的人。其實,我們周圍的人,和你一樣,都各有主張。根據(jù)一般的人情,多數(shù)人不喜歡采納別人意見,尤其是下屬的主張,因為,這往往會被認為有失身價,有損體面。如果你把同事都看成是庸才,只有你自己有真知灼見,你只會給人留下喜好吹噓、驕傲自負的惡劣印象,你的人脈附加值將大打折扣。
一位哲人說:“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也就是說,你即便真有兩下子,也不要太出風頭,要藏而不露,深有城府,適當時機才能一發(fā)制勝。
有句俗話,“心隨精英,口隨大眾”,公然違逆大眾,顯出你的獨特不凡,結果不但會導致失敗,更會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如果你真的是精英級人物,也要讓自己有點城府,做個能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精英。尊重他人和自己的隱私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輕易讓別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氣,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三十幾歲的男人不要拿你的隱私當作炫耀的資本,否則終有一天它會成為別人要挾你的把柄,到最后追悔莫及。羅曼·羅蘭說:“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記憶的小島,永不向人打開。”馬克·吐溫也說過:“每個人像一輪明月,他呈現(xiàn)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從來不會給別人看到?!?/p>
這座埋藏記憶的小島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隱私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一般總是那些令人不快、痛苦、悔恨的往事。比如,戀愛的破裂,夫妻的糾紛,事業(yè)的失敗,生活的挫折,成長中的過去……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的事情,不可輕易示人。
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你心里自然十分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的感情日益深厚。一天酒后,你把積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告訴了他,這充分顯示了你的真誠。你相信他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也許還能幫助自己解決其中的部分疑難。可是不久,你們因為觀點的分歧,而發(fā)生了爭吵。第二天……
要知道,隱私不是你炫耀的資本,再好的朋友,一旦你們的感情破裂,你的秘密將盡人皆知,受到傷害的人不僅是你,還有秘密里牽連到的所有人。
盡管對好朋友應該開誠布公,但這不表明不能有自己的隱私?!安幌嘈湃魏稳撕拖嘈湃魏稳硕纪瑯邮清e誤的。”不相信任何人,無疑自我封閉,永遠得不到友誼和信任;而相信任何人,則屬幼稚無知,終歸吃虧上當。兩者皆不可取,你應該永遠記?。弘[私只伴隨自己,千萬不要把它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為此,與人交往時,你要避免自己的感情沖動和談話時間過長,要做好必要的防范。
管好你的嘴,不要讓心事留下裂痕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都有一片私人領域,在這里我們埋藏了許多心事。心事是自己的秘密,只可留給自己,千萬不要隨便說出口,也許它會成為別人要挾你的把柄。到最后,追悔莫及。
很多人有一個共同的毛?。盒睦锊夭蛔∈聝?,有一點點喜怒哀樂之事,總想找個人談談;更有甚者,不分時間、對象、場合,見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吐。
其實這也沒有什么不對,好的東西要與人分享,壞的東西當然不能讓它沉積在心里,要說可以,但不能“隨便”說,因為每個傾訴對象都是不一樣的,說心里話的時候一定要有“心機”,該說則說,不該說千萬別說。
之所以處理心事要這么慎重,是因為心事的傾吐會泄露一個人的脆弱面,這脆弱面會讓人改變對你的印象,雖然有的人欣賞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卻會因此而下意識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別人掌握住,會形成他日爭斗時你的致命傷,這一點不一定會發(fā)生,但你必須預防。
其次,有些心事帶有危險性與機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擔的壓力,你對某人的不滿與批評,當你毫不顧及地傾吐這些心事時,有可能有一天會被人拿來當成對付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虧的,恐怕連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對好朋友應該可以說說心事吧!答案還是:不可隨便說出來。你要說的心事還是要有所篩選,因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來的“好”朋友,這一點你必須了解。即使是對家里人,也不可強硬把心事說出來。假如你的配偶對你的心事的感受與反應并不是你能預期的,譬如說,她因此對你產(chǎn)生誤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說給別人聽……
然而,閉緊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為這樣你就會被人看做是不可捉摸與親近的人了,這樣非常不利于你人生的發(fā)展。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應該這樣做:偶爾要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你周圍的人聽,以降低他們對你的揣測與戒心。同時,更要對自己真正的“心事”三緘其口,這樣,你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春風得意。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輕易讓別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氣,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讓別人知道你,但不要讓他們了解你的底細,沒有人看得出你才能的極限,也就沒有人對你感到失望。讓別人猜測你甚至懷疑你的才能,要比完全顯示自己的才能更能獲得尊重。要不斷地培養(yǎng)他人對你的期望,不要一開始就展示,甚至都不要展示你的全部所有。
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時下,不少公司都在實施人性化管理,盡力打造家一樣和諧親密的工作氛圍,上司可以和下屬談心,同事之間也能真誠傾訴與傾聽。因為,和諧的同事關系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但身處職場,競爭是無處不在的。
王平剛入職場時,懷著很單純的想法,像大學時代對朋友無話不說一樣,常將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及想法毫不設防地對同事講。王平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現(xiàn)成為部門經(jīng)理的熱門人選??伤鵁o意中告訴同事,他的父親與董事長私交甚好。于是,大家對他的關注集中在他與董事長的私人關系上,而忽視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后,董事長為了顯示“公平”,任命一個能力和他差不多的職員為部門經(jīng)理。可見,如果他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也許就能得到這個升職的機會。老板們都欣賞公私分明的員工,敬業(yè)不僅意味著勤奮工作,更意味著以大局為重,不把私事帶到工作中來。
同事畢竟是工作伙伴,他們不可能像家人那樣完全地包容你、體諒你。通常情況下,同事之間保持一種平等、禮貌的伙伴關系就可以了。而一些隱私性的東西,除埋在心里之外,最好別拿出來示眾。
一定要把握好保護隱私的尺度,那么到底什么屬于要保護的隱私呢?
個人信息可分為絕對隱私、非隱私、相對隱私三大類,前兩種較好把握。比如,會對工作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家庭背景、親人朋友關系、情感,會影響他人對你道德評價的歷史記錄;與傳統(tǒng)相悖的生活方式,與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護的絕對隱私。說話時,最好權衡利弊,全面考慮這些信息在曝光后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件事在一個環(huán)境中說出來無傷大雅,但換一個環(huán)境則可能成為敏感“雷區(qū)”,這就屬于“相對隱私”。分清這類隱私,要先弄清你所處的環(huán)境。該如何面對相對隱私呢?切記一點,千萬不要把同事當心理醫(yī)生。
打好隱私保衛(wèi)戰(zhàn),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只要是在公司范圍內(nèi),都不要談論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現(xiàn)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級的關系;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已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面前表現(xiàn)太過親密;對于涉及工作的問題,要公正,有獨到的見解,不拉幫結派。有些同事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對這種人要“有禮有節(jié)”,不想說時就禮貌而堅決地說“不”。千萬不要把分享隱私當成打造親密同事關系的途徑。同事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都有著善良和平常的心計。我們不妨學著換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么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不該讓別人知道。全面地看待問題,會有助于你權衡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保護隱私,一來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二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不過,也沒必要草木皆兵,若對一切問題都三緘其口,也很容易讓人覺得你不近情理。有時,拿自己的缺點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開自己的無傷大雅的玩笑,會讓人覺得你有氣度,夠親切。
約束你的窺探欲
有的人會認為關心別人的私事是一種關系親密的暗示,或者是導向親密關系的途徑。事實上有些東西是不方便與人分享的,所以在希望別人不要窺視你的內(nèi)心世界的同時,將心比心,你也不要用談論私事的方式來拉近和同事的關系。
對待自己的隱私,要學會用心呵護;對待別人的隱私,要切忌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為什么這樣說呢?首先你要明白,你所知道的關于別人的事情不一定確鑿無誤,也許還有許多隱情你不了解。要是你不假思索就把你所聽到的片面之言宣揚出去,難免顛倒是非。話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事后你明白了真相時后悔不迭,但此時已經(jīng)在同事之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當復雜,你如果不知內(nèi)幕,就不可信口雌黃,以免招惹是非。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種人,專好推波助瀾,把別人的隱私編得有聲有色,夸大其詞地逢人就說。人世間不知有多少悲劇由此而生。你雖不是這種人,但偶然談論別人的隱私,也許你無意中就為別人種下禍患的幼苗,其不良后果并非你所能預料的。因為一時言語之快而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甚至導致朋友反目成仇,是得不償失的。隔閡皆由言生,無論何種情況下,都要把別人的秘密當作自己的寶藏一樣呵護,切不可因小失大,捍衛(wèi)別人的隱私也是你避免傷害的第一步。
對別人隱私的津津樂道滿足了人性中的窺視欲,是很多人都難以避免的“口誤”,然而越是容易犯的錯誤,越是要約束自己不至于跌入讓自己后悔的河流。約束你的窺探欲,戰(zhàn)勝你的弱點,你的人生舞臺上就會少上演一些無妄之災。提防小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行走在人生叢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當你全力以赴成就事業(yè)時,“提防小人”應是你謹記在心的戒律。如果你在這一點上疏忽大意,沒有處理好和小人的關系,就難免要吃虧了。大千世界,魚龍混雜,不管你是否愿意面對,都不可能不與小人打交道,而這些布設在你身邊的小人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置你于險境,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認,這些小人總是比好人更有能量,因為破壞一件事總比做好一件事容易得多。你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你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所以,當你全力以赴成就事業(yè)時,“提防小人”應是你時時謹記在心的戒律。
請檢視一下自己周圍的朋友、同事,看看有沒有喜歡到處傳話的人,如果有,在他面前你說話千萬要小心;看看有沒有背后告密的人,如果有,趕緊躲得遠遠的,沾上這種人,也就和是非沾上了邊。這種長舌人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他的舌長的時機是有選擇的,他告密的目的就是謀取好處,甚至是從你的被傷害中謀取好處。
還有一種小人,可能此時對你真誠相待,彼時卻突然翻臉不認人。至于何時真何時變,完全根據(jù)現(xiàn)實的利益需要。這種人就像變色龍一樣,一輩子會以幾種面目示人,讓你捉摸不透,更無法防范。
變臉的小人不可交,他們慣會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過河拆橋,不擇手段。他們很懂得什么時候搖尾巴,什么時候擺架子;何時慈眉善目,何時如同兇神惡煞一般。他們在你春風得意時,即使不久前還是“狗眼看人低”,馬上便會趨炎附勢,笑容滿面;而當你遭受挫折,風光盡失后,則會避而遠之,滿臉的不屑,甚至會落井下石。
變臉術為正人君子所不齒,但因其屢屢奏效,至今仍被廣泛使用著。這種慣于使變臉術的人,對你永遠也不可能有什么真心,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小人,就趕快遠離他們,千萬別被他們迷惑住。
認清小人
公元前645年,為齊桓公創(chuàng)立霸業(yè)、嘔心瀝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齊桓公去探望他,詢問他誰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說:“國君應該是最了解臣下的。”齊桓公欲任鮑叔牙,管仲誠懇地說:“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于分明,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政的?!饼R桓公問:“易牙怎樣?”管仲說:“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齊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答道:“衛(wèi)公子開方舍棄了做千乘之國太子的機會,屈奉于國君十五年,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沒有父子情誼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國君?況且千乘之封地是人夢寐以求的,他放棄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國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過于千乘之封。國君應疏遠這種人,更不能任其為相了?!饼R桓公又問:“易牙、開方都不行,那么豎刁怎樣?他寧愿自殘身肢來侍奉寡人,這樣的人難道還會對我不忠嗎?”管仲搖搖頭,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請國君務必疏遠這三個人,寵信他們,國家必亂?!惫苤僬f罷,見齊桓公面露難色,便向他推薦了為人忠厚、不恥下問、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說隰朋可以幫助國君管理國政。遺憾的是,齊桓公并沒有聽進管仲的話。
不久管仲病逝。齊桓公不聽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結果釀成了一場大悲劇。兩年后,齊桓公病重。易牙、豎刁見齊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開始堵塞宮門,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去。有二宮女乘人不備,越墻入宮,探望齊桓公,桓公正餓得發(fā)慌,索取食物。宮女便把易牙、豎刁作亂,堵塞宮門,無法供應飲食的情況告訴了齊桓公?;腹鎏扉L嘆,懊悔地說:“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見仲父?”說罷,用衣袖遮住臉,活活餓死了。一代霸主就這樣命殞于小人之手。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無法認清身邊的小人,那么你就會像齊桓公那樣落入小人的陷阱而功虧一簣。但是小人沒有特別的樣子,臉上也沒寫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還長得又帥又漂亮,有口才也有內(nèi)才,更有甚者,他們還會像易牙、豎刁那樣做出讓你感激涕零的事情討好、蒙蔽你,使你糊里糊涂地成為他們手中的棋子。
不過這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還是可以從行為分辨出來的。
“小人”有以下特點:
1.喜歡挑撥離間。為了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法挑撥你和別人的感情,制造你們的不合,好從中取利。
2.喜歡造謠生事。他們的造謠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謠生事為樂。
3.喜歡陽奉陰違。這種行為代表他們這種人的行事風格,因此對你也可能表里不一,這也是小人行徑的一種。
4.喜歡“墻頭草,隨風倒”。誰得勢就依附誰,誰失勢就拋棄誰。
5.喜歡拍馬奉承。這種人雖不一定是小人,但很容易因為受上司寵愛,而在上司面前說別人的壞話。
6.喜歡踩著別人的鮮血前進。也就是利用你為其開路,而你的犧牲他們是不在乎的。
7.喜歡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錯卻死不承認,硬要找個人來背罪。
8.喜歡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們會追上來再補一腳。
小人最擅長的是阿諛奉承,他們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從那些喜歡被奉承的人身上得到回報,一旦他們?nèi)〉媚愕男湃位蜓稣?,就會很快地使自己的羽毛豐滿起來。到那時,他們真實的嘴臉就會暴露出來,說不定會對有知遇之恩的你反咬上一口。
所以,凡是誠心要干事的人,一定要留意自己身邊一味順著自己的意志說好話的人,切不可因為他說的都是自己愛聽的話就重視他、依賴他,那樣做無異于養(yǎng)虎為患。
對付小人,以柔制勝
“小人”每個地方都有,這種人常常是一個團體紛擾之所在,他們的造謠生事、挑撥離間、興風作浪很令人討厭,所以有些人對這種人不但敬而遠之,甚至還抱著仇視的態(tài)度。
仇視小人固然足以顯出你的正義,但在社會交往中,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顯了你的正義的不切實際,因為你的“正義”公然暴露了這些小人的無恥、不義。再壞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評“很壞”,總要披一件偽善的外衣,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顯的“正義”,卻照出了小人的原形,這不是故意和他們過不去嗎?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訐,因為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為了自保,為了掩飾,他是會對你展開反擊的。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在暗處,用的始終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會輕易罷手。你別說你不怕他們對你的攻擊,看看歷史的血跡吧,有幾個忠臣能抵擋得過奸臣的陷害?
所以,對待小人,要以柔制勝,他們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況你也不可能完全“消滅”小人,因為“小人”是一種人性現(xiàn)象,而人性是亙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們保持一種“生態(tài)”上的平衡。而且,有他們的存在,才能彰顯你這“正人君子”的價值與可貴。另外有一點也必須了解,“小人”有時也會有一些“正義”,會不留情面地揭人隱私與不法,這對游走于法令邊緣的人,未嘗不是一種威脅,“小人”還是有某種存在價值的。
有一次,某公司老總派查爾斯前往國外洽談一個重要的合作項目,并對他說:“你要用人,公司職員隨便你挑……”
查爾斯說:“那我就點名要杰克?!边@個請求倒是把老總弄糊涂了。杰克的狡猾和貪婪大家有目共睹,小人的壞毛病一大堆,為什么查爾斯要選他呢?
查爾斯對迷惑不解的老總說:“我在外需要公司內(nèi)部給我提供大量信息和全力支持,本來杰克就插手了這次談判,不讓他去,難保他不眼紅,如果他暗中作梗,豈不壞了大事?但是我把他放到眼皮底下,派他點用場,分他點功名,就不會有事,我也沒有后顧之憂了?!?/p>
老總聽后明白了查爾斯的深遠用意,連稱高明。
也許你看過也曾經(jīng)歷過一些不公平的事,許多正直的人不屑于與小人交往,但最后卻栽倒在這些小人手上,甚至一敗涂地。
所以,在與小人打交道時務必考慮周全,最好不要與其發(fā)生正面沖突,論實力,小人并不強大。但他們不擇手段,什么下三濫的招數(shù)都可能使出來。沖突起來,縱使贏了小人,也會付出代價。
李明剛進入新公司時,由于不了解公司人員的性格和為人處世,因此一直保持著在學校時耿直、直言直語的處世之道??蓻]想到在一次工作研討會上,他當眾反駁了一位同事的提議,卻讓自己在工作中嘗盡了苦頭。這位同事表面笑臉相迎,內(nèi)心卻嫉妒心極強,上次李明的反駁讓他記恨在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總是處處作梗,為難小李,有一次竟無事生非,在上司面前告了小李一狀,讓小李平白無故受了一次批評。
在利益上得罪了小人,讓許多人像小李一樣蒙受了不白之冤。
小人重實利,善于鉆營,小人結黨無所不包,小人擅察言觀色,小人審時度勢。小人的特性,能夠時常證明“小人當?shù)馈边@句話。余秋雨曾經(jīng)寫道:歷史上許多鋼鑄鐵澆般的政治家、軍事家,最終悲愴辭世的時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確的政敵和對手,而是曾經(jīng)給過自己很多膩耳的佳言和突變的臉色最終還說不清究竟是敵人還是朋友的那些人物。處于彌留之際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死不瞑目,顫動的嘴唇艱難地吐出一個詞匯“小人……”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貼住一具高貴的生命,高貴的生命之所以高貴,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貴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旦付出代價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生命的天平嚴重失衡。
這種失衡又反過來在社會上普及著新的恐懼:與小人較勁犯不著。中國社會上流行的那句俗語“我惹不起,總躲得起吧”,實在是充滿了無數(shù)次失敗后的無奈情緒。誰都明白,這句話所說的不是躲盜賊,不是躲災害,而是躲小人。
難道我們真的要怕小人嗎?其實“邪不勝正”這句話一直就是歷史的見證。只不過,能盡量不與小人發(fā)生直接沖突就盡量避免。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你在無意中的一些言語或行為可能就刺到了小人心中的某根神經(jīng),挑起了他的報復之意。
如果真的被小人陷害,那就起來反抗,不要害怕與他直面相對,也不要害怕被他纏上可能引起的麻煩,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做事不怕人說,那么小人始終還是奈何不了你的。這里不是提倡要讓小人猖狂,而是說要注意與小人相處的藝術,以柔取勝,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深藏不露以避小人
善于做人者對付小人的策略是不輕易向任何人敞開內(nèi)心的大門,以此作為護衛(wèi)自己的屏障。只要藏好自己,不輕易露出鋒芒,時刻警惕小人的“偷襲”,那么你就找到了防范小人的做人底線。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群雄逐鹿、利益為先的社會。人們都善于察言觀色,調(diào)節(jié)與人相處的方式,順著別人的性子。所以你要時刻警惕,別讓自己的喜怒哀樂、言行舉止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
小人是最難防的人,對付小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藏不露,讓他無從考證你的行蹤,更無法知道你的心思,這樣他就沒有任何縫隙可乘。
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控制,就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偽裝自己,深藏不露。
沒有隱藏自己的“心機”或“心機”不多的人通常會吃小人的虧。一聽到別人的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的小人便會以奉承來向他接近,向他要求,甚至向他進行“軟性”的勒索;一聽到某類言語,或碰到某種類型的人就發(fā)怒的人,有心者便會故意制造這樣的言語,指使這種類型的人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迷亂智慧,失去風度;一聽到某類悲慘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感滿胸,甚至傷心落淚的人,有心者了解你內(nèi)心的脆弱面,便會以種種手段來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擊你情感的脆弱處,以達到他的目的;一個易因某事就“樂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樂”之事,好迷惑你,以遂行其意圖……
也許你會比較痛恨這種不能痛快發(fā)泄的隱藏,覺得似乎世人沒有一個可靠,而人生也充滿痛苦;誠然,連喜怒哀樂都不能自由表達,這種人生沒太大意思。不過,若因喜怒哀樂表達失當而招來無妄之災,那人生不是更沒意思?因此,人沒有必要做一個喜怒哀樂見不著痕跡的人,但更沒必要做一個別人的犧牲品。
深藏不露,把心事放在口袋里,就不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窺破弱點,予人可乘之機。有時,為了不授人以柄,做一個胸有成竹的人未嘗不可。社交禮儀必修課
交際交往也是一門技巧。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使你在最短的時間獲得對方更多的信息;能使你在眾多的矛盾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禮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岸Y”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古人講“禮儀者敬人也”,實際上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我們通常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重視別人,別人可能就重視你?!皟x”字顧名思義,儀者儀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形式??傊Y儀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形式,進而言之,禮儀其實就是交往藝術,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交際交往是一門藝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同樣的目的,不同的實現(xiàn)方式,往往會導致天壤之別的結果,為了使交際交往活動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在交際交往過程中,要擺正自己和別人的位置。即在人際交往中下級要像下級,上級要像上級,同事要像同事,客戶要像客戶。擺正位置才有端正態(tài)度可言,這是交往時的基本命題。
說話的禮儀
首先當然必須注意說話的內(nèi)容,交談一般選擇大家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但是,有些不該觸及的問題:比方對方的年齡、收入、個人物品的價值、婚姻狀況、宗教信仰,還是不談為好。打聽這些是不禮貌和缺乏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其次也必須注意說話時聲音的輕重,使對話者能夠聽明白。
第三,在說話時必須注意保持與對話者的距離。說話時與對方離得過遠,會使對話者誤認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親近,這顯然是失禮的。然而如果在較近的距離和人交談,稍有不慎就會把口沫濺在別人臉上,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有些人,因為有湊近和別人交談的習慣,又明知別人顧忌被自己的口沫濺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這樣做形同“交頭接耳”,樣子難看也不夠大方。因此從禮儀角度來講一般保持一兩個人的距離最為適合。這樣做,既讓對方感到有種親切的氣氛,同時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在常人的主觀感受上,這也是最舒服的。
在社交場合,說話的時候還要注意使用敬語、謙語、雅語。
敬語:亦稱“敬辭”,它與“謙語”相對,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xiàn)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在比較正規(guī)的社交場合、會議談判等公務場所,或者與師長或身份、地位較高的人和不太熟悉的人交談時,應使用敬語。我們?nèi)粘J褂玫摹罢垺薄澳薄伴w下”“尊夫人”“貴方”“久仰”“久違”“請教”“包涵”“拜托”“高見”等等,都是社交場合比較常用的敬語。
謙語:亦稱“謙辭”,是向人表示謙恭和自謙的一種詞語。謙語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例如,稱自己為“愚”“家嚴”“家慈”“家兄”等。只要你在日常用語中表現(xiàn)出你的謙虛和懇切,人們自然會尊重你。
雅語: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常在一些正規(guī)的場合以及一些有長輩和女性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粗俗的話語。多使用雅語,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尊重他人的個人素質(zhì)。
例如,在招待客人喝茶時,應該說:“請用茶”。只要你的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人們就會對你的個人修養(yǎng)留下較深的印象。
當與別人談話時不要雙手交叉,身體晃動,一會傾向左邊,一會傾向右邊,或是摸摸頭發(fā)、耳朵、鼻子給人以你不耐煩的感覺。一邊說話一邊在玩筆,有的人特別喜歡轉筆,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轉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個筆來回的按。雖然與同輩之間還算說的過去吧,但是跟長輩談話時這樣做是很不禮貌的。
談話時保持微笑很重要。還要注意與別人談話時的眼神。眼神放于對方額頭上,屬于公務型注視。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時間也不太長的情況下。與對方對視,屬于關注型注視。眼神在對方睛睛至唇部,屬于社交型注視。眼睛到胸部,屬于親密型注視。還有,平視表示平等;斜視表示失禮;俯視表示輕視別人。
接待的禮儀
1.引見
到辦公室來的客人與領導見面,通常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引見、介紹。在引導客人去領導辦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員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數(shù)步遠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給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見領導的這段時間內(nèi),不要只顧悶頭走路,可以隨機講一些得體的話或介紹一下本單位的大概情況。在進領導辦公室之前,要先輕輕叩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切不可貿(mào)然闖入,叩門時應用手指關節(jié)輕叩,不可用力拍打。進入房間后,應先向房里的領導點頭致意,再把客人介紹給領導。
2.介紹
在商務交往中,尤其應注意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例如在介紹一位教授時,應說“這是……大學的……教授”,而不是“這是……大學的……老師”。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們比較看重自己業(yè)已取得的地位。對有頭銜的人稱呼他的頭銜,就是對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僅適用于關系密切的人之間。你若與有頭銜的人關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來得更親切,但若是在公眾和社交場合,你還是稱呼他的頭銜會更得體。對于知識界人士,可以直接稱呼其職稱。但是,對于學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學位,就不能作為稱謂來用。
介紹時要注意措詞,應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著對方。介紹完畢若要離開,應該自然、大方地走出去,出門后應回身輕輕把門帶上。
3.乘坐電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后進去后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這是走路的一個基本規(guī)則。當然,如果客人初次光臨,對地形不熟悉,你還是應該為他們指引方向。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后出并控制好開關鈕。陪同人員應先進電梯,控制好開關鈕,讓電梯門保持較長的開啟時間,避免給客人造成不便。此外,如果有個別客人動作緩慢,影響了其他客人,你在公共場合不應該高聲喧嘩,可以利用電梯的喚鈴功能提醒客戶。
3.乘車
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陪同領導及客人外出需乘車時,注意要讓領導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要主動打開車門,并以手示意,待領導和客人坐穩(wěn)后再關門,一般車的右門為上、為先、為尊,所以應先開右門,關門時切忌用力過猛。
在乘車的座位上很講究,我國一般是右為上,左為下。陪同客人時,要坐在客人的左邊。當坐小驕車時,后排的右座最重要、尊貴,其次依次為后排左、中及前排的司機旁。如果開車的是主人,則重要順序為前排的司機旁,后排的右、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