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后,德國某個小鎮(zhèn)上,有一位農(nóng)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尋找戰(zhàn)爭中被人們丟下的財物。他們在各個街道上四處尋找,在這個廢棄的院子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未被燒焦的羊毛,兩個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后來,在另外一家破敗的店鋪,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布匹,于是農(nóng)夫便將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只選了些自己扛得動的較好的布匹;而那個商人卻將農(nóng)夫所丟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統(tǒng)統(tǒng)撿起來,背負(fù)在了自己的肩上,沉重的貨物讓他氣喘吁吁、行動緩慢。
可是,走了沒多遠的路程,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銀質(zhì)的餐具,這時農(nóng)夫又將布匹扔掉,只撿了些較好的銀器背上,而商人卻因背著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壓得他無法彎腰,而沒有機會拿到那些銀器。
就在此時,天有不測風(fēng)云,開始下起大雨了,雨水把商人身上的布匹和羊毛全部淋濕了??墒?,饑寒交迫的商人仍舍不得丟棄這些貨物,突然踉蹌著摔倒在泥濘當(dāng)中,而農(nóng)夫卻早已拿著銀器一身輕松地跑回家了。后來,這位農(nóng)夫變賣了所有的銀餐具,生活逐步富裕起來了。
可見,過度的貪婪,讓商人反而失去了價值更高的銀器,最后還在泥濘中掙扎不已。而農(nóng)夫面對那些貨物經(jīng)受住了誘惑,做出了最恰當(dāng)?shù)倪x擇,讓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說,貪婪不一定是好事,懂得取舍,能擋住誘惑則一定會擁有更多。
事實上,過度貪婪到極限時,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展,只有適可而止,才是成功的處世之道。古人曾說:“福德享盡,則緣必孤?!币簿褪钦f福德并不是無止境的,福德就像銀行的存款,如果將福德享用盡了,以后就沒有了。因此,我們要善于存下福德的種子,讓它長久地流傳下去。我們只有凡事適可而止,爭取在恰到好處時適時而變,進入新的發(fā)展層次之中,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如果只知進而不知退,災(zāi)難與禍害可能就接踵而至。
但是古往今來,沒有貪念的人幾乎找不到,因為人性的弱點使然,總有一些人既貪心又不知足,得隴望蜀,欲壑難填,一味地、沒有止境地貪下去,后果必定會給人們帶來痛苦或是悔之晚矣的結(jié)局。因此,一幕幕悲劇就在這些人的貪欲中不斷上演。
有一個流浪漢在路邊撿到了一條狗,就在他抱著狗準(zhǔn)備回到自己的橋洞里的時候,看到墻上有一張尋找狗的告示。原來有一個富婆,養(yǎng)了一只非常名貴的狗,突然有一天不慎把狗丟失,她焦急萬分,到處尋找,還貼出告示:“如果誰能找到狗,并且把它送回來,可以獎勵兩萬元酬金。”
流浪漢發(fā)現(xiàn)自己撿到的這條狗正是告示上所提到的,于是他抱著狗按照告示上的地址尋找過去,然而沒想到他又在一個街角看到告示上的酬金漲到了3萬元。原來富婆看到兩天過去了,狗還沒有音信,以為撿狗的人是嫌酬金少而不肯還狗,于是當(dāng)天就在告示后面又加上一萬元的說明。
那撿到狗的流浪漢心中竊喜,不免心生貪念:我先不還狗,說不定酬金就會繼續(xù)上漲。于是他就又把狗抱回了自己的住處。而流浪漢則每天都要到市中心的告示牌旁張望,果然那位富婆愛狗之心急切,不到一天就又把酬金漲到了5萬元,后來又漲到了6萬、7萬……當(dāng)富婆把酬金漲到8萬元的時候,流浪漢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跑回住處去找狗,可誰知,那條狗已經(jīng)被餓死了。富婆是不可能出8萬元買一條死狗的,由于流浪漢的貪婪,他的發(fā)財夢就這樣破滅了。
可想而知,這個流浪漢,自己都填不飽肚皮,他哪里弄錢買這上等的狗食呢?況且他也不知道這條名貴的狗吃什么。看到自己的8萬元錢就這么泡湯了,流浪漢氣急敗壞地在狗身上亂踢亂踹,后悔沒早些時候送還富婆的狗。
這就是貪婪釀成的后果,假如,流浪漢沒有產(chǎn)生貪念,在巨大的誘惑面前沉住氣,早些把名狗送還主人,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一無所得的地步。所以說,做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切不可貪得無厭。
人生在世,難免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誘惑,面對誘惑,要把握好一個度,你就會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反之,你若過猶不及,得寸進尺,必定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局。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毀壞了的機器?!币虼宋覀冎?jǐn)記:做人要把握分寸;做事,要掌控尺度。做人,要心無邊行有度;做事,要進有招退有術(shù),在誘惑面前,能沉住氣,不貪不戀,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使你痛苦的,必將令你強大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當(dāng)石墨和鉆石相遇時,石墨非常生氣,認(rèn)為同樣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為什么鉆石總是那么堅硬無比、光彩照人,被千萬人追捧,而自己卻烏漆墨黑,而且非常脆弱。鉆石笑著解釋說:“那是因為我承受過巨大的壓力、高溫的打擊,而且還經(jīng)受了長時間的打磨。而你一開始就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刈谀抢?,沒有接受痛苦的考驗,自然不會和我一樣堅強奪目?!?/p>
天神宙斯曾經(jīng)對奧林匹斯山的眾神說:“誰承受了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誰就成為了最強大的人。”事實就是如此,那些最頑強最強大的人物,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受住了生活長期的磨練,而是經(jīng)受住了許多非人的痛苦,我們只看到了他們的力量,卻沒有看見他們背后留下的傷疤。事實上,那些吃了最多苦,那些經(jīng)受過最多磨難和痛苦的人,往往會成為最強大的角色,因為生活在給予他們傷痛的時候,也留給了他們克服傷痛和改變生活的能力。
德國著名鋼琴家貝多芬被很多人稱為“樂圣”,而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絕世地位和他一生的悲慘與不幸息息相關(guān),可以說正是由于生活的不幸造就了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鋼琴大師。貝多芬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音樂人士,所以從小他也被當(dāng)成鋼琴家來培養(yǎng),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夠成為莫扎特那樣的天才,可事實上盡管天賦異稟,可是他沒有莫扎特那樣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氛圍的熏陶,所以那時并沒有贏得太多的名聲。
那時候,父親為了讓貝多芬成為神童,常常強迫他練習(xí)鋼琴,不僅如此每次當(dāng)貝多芬彈錯時,都會遭到嚴(yán)厲的處罰,最常見的就是被父親打耳光。這種苦難的生活給貝多芬的童年蒙上了陰影,但是也使他更加獨立,更加堅強,而他對于生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痛苦生活的摧殘下,貝多芬的生活很悲慘,但是音樂上的才華卻與日俱增。
在17歲的時候,貝多芬見到了莫扎特,而莫扎特在聽完貝多芬的曲子后,大為驚嘆,這位音樂天才當(dāng)著眾人的面說:“各位,請注意這位年輕人,不久的將來他就會博得世人的稱贊?!蹦氐脑捈盍素惗喾?,他更加渴望留在莫扎特的身邊學(xué)習(xí)音樂??墒遣痪弥?,貝多芬的母親去世,而他的父親又是著名的酒鬼,所以他只能承擔(dān)起養(yǎng)家糊口的重?fù)?dān)。
而正是由于生活苦難的折磨,使得貝多芬更加堅強,他對于生活的反抗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音樂中,那種不屈不撓和洶涌澎湃往往讓人振奮,這時候,他的音樂和鋼琴演奏越來越爐火純青。可是當(dāng)他漸漸名揚歐洲的時候,苦難再一次纏上了他,從26歲開始,貝多芬的耳朵就成天嗡嗡作響,這顯然是耳聾的先兆,到了中年時期,他便失去了聽力,喪失聽力對于一個鋼琴家而言無疑是致命的,但是貝多芬沒有被嚇倒,也沒有屈服,而是專注地投身音樂世界之中。出于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生活苦難的抗?fàn)?,他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英雄交響樂。此后雖然他的健康一直惡化,婚姻生活也遭到不幸,但是他仍舊以堅韌的毅力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作品。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結(jié)束了自己悲慘而傳奇的一生,當(dāng)時他的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可是在三天之后的出殯日,維也納所有的學(xué)校都自動停課為他哀悼,還有兩萬名群眾自發(fā)地護送棺柩。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采在他的墓碑上題詞:“當(dāng)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并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yè)?!?/p>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幸,都會遭受生活的打壓,有些人會選擇逃避,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一帆風(fēng)順,可只有經(jīng)受生活挫折考驗的人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而且當(dāng)一個人經(jīng)受的痛苦越多,他對于生活的體驗和領(lǐng)悟就越深,承受能力就越強,他的能力也自然會越來越強。正因為如此,當(dāng)苦難向你靠近的時候,不要總是想著去逃避,不要總是想著如何求助,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就氣餒,而要沉住氣,勇敢挺起胸膛承受住各種打擊和磨難,因為這些打擊、壓力和痛苦是生活對我們的一種磨礪和考驗,是提升我們自身能力和潛力的工具。當(dāng)你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折磨時,你對于生活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會增強,這些挫折實際上是成長中最有營養(yǎng)的物質(zh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jīng)說過:“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么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在斗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xué)習(xí)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币粋€人想要成為鋼一樣堅強的軀體,想要擁有鋼鐵一樣頑強的意志,那么就要懂得去承受磨難,就要懂得沉住氣去體驗?zāi)ルy,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鍛煉中不斷茁壯成長。因為只有接受痛苦,才能夠?qū)⑼纯噢D(zhuǎn)化成為最強大的動力。
別讓浮躁的內(nèi)心改變了你生活的節(jié)奏
成功的人最忌心浮氣躁,因為浮躁的人往往缺乏耐心和長遠的目光,而耐心和長遠的目光正是成功者必備的要素之一。但是在生活中,由于各種問題的困擾,由于各種環(huán)境的干擾,我們常常會變得心浮氣躁,會失去對事物的理性判斷,這樣一來,我們就容易喪失把握生活的主動權(quán),容易失去生活的控制權(quán),當(dāng)我們越是熱切地盼望成功的到來時,往往越是容易與之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