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職場勵志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 第九章 別讓拖延癥害了你(一)
第九章 別讓拖延癥害了你(一)
作者:張兵   |  字數(shù):3212  |  更新時間:2016-07-09 14:47:39  |  分類:

職場勵志

Chapter9

別讓拖延癥害了你——你最想干什么就去干,現(xiàn)在、立刻、馬上

1拖延癥是我們的時代病

拖延癥是我們的時代病,沒有病重到要住院,也沒有輕到無關緊要,輕重剛好,但不容忽視。在這么個“人人都有病”的時代,如果我們想要成功,想要超越他人,就必須克服拖延的壞習慣。

在這個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很多人都發(fā)現(xiàn)自己患了拖延癥:計劃已經(jīng)做好卻遲遲不能進入工作狀態(tài);今天的事情非得拖到明天才做?!懊魅諒兔魅眨魅蘸纹涠?。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連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們在過了幾百年之后還是沒有辦法克服。

不只是我們,從大一開始拿遍各種獎學金的學霸,整天窩在宿舍玩網(wǎng)游的問題學生,年紀輕輕就被評上教授的學者,每天加班到很晚的IT公司白領,他們之中也有自詡為拖延癥的。就連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都會拖延。

若干年前,美國的經(jīng)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遇到了一件簡單的事情:把一箱衣服從他所居住的印度郵遞到美國去。這些衣服是他的一個朋友來看過他之后不小心留下的,所以阿克洛夫急著想將這些衣服送回去。

然而有一個問題:印度的官僚體系以及阿克洛夫自身“在這些事情上的無能”讓這件事情變得很麻煩。的確,阿克洛夫估計這將會占用他一天的工作時間。于是他一周又一周地拖延。

就這樣,一直持續(xù)了八個月的時間,一直到阿克洛夫快要回美國的時候問題才得以解決。因為他的另一個朋友正好也郵寄一些東西到美國,于是他得以將之前的那箱衣服一起捎回去。洲際郵件具有不穩(wěn)定性,所以當阿克洛夫到達美國的時候那些衣服還沒到。

喬治阿克洛夫在論文拖延和順從里這樣寫道:“八個月里每早醒來我都決定第二天早上去把箱子寄給斯蒂格利茲。”阿克洛夫一直想把衣服郵遞出去,但是那一刻遲遲沒有到來。這或許會讓我們感到一絲安慰,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得主都有拖延的時候。

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著一堆沒有完成的任務,或大或小,面對這些最終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們總是給予忽視的態(tài)度,然而一時的閑散并沒有減少我們的痛苦。這就是拖延癥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雖然它是在避免令人不開心的任務,但是沉湎于其中卻也不會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喬治麥克萊倫的將軍的生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南北戰(zhàn)爭早期,喬治麥克萊倫領導了波托馬克軍隊,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拖延者之一。當麥克萊倫接管聯(lián)邦軍的時候,許多人認為他一個軍事天才,但他很快因為拖延出了名。1862年的時候,麥克萊倫有一個絕佳的機會跟另外一支軍隊左右夾擊,從羅伯特李的手中奪取里士滿,但他猶豫再三,一再拖延,認定自己被同盟軍堵截而失去了機會。

同一年,在安提塔姆會戰(zhàn)前后,麥克萊倫再次拖延,致使羅伯特李從容不迫地撤退而逃過一劫,如果當時麥克萊倫追擊,同盟軍必被全殲。這使他的領導能力遭到了林肯的質疑,最終把他架空直至完全撤掉。

對此,聯(lián)邦軍總將軍亨利哈列克這樣說:“有一種超越任何人想象的惰性,只有阿基米德的杠桿才能撬動這個巨大的靜止?!?/p>

麥克萊倫因為拖延,導致失去戰(zhàn)機,為此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警示。患有拖延癥的人,往往不會去冒失敗的風險,更多的是為自己制造各種阻礙使成功變?yōu)椴豢赡?。長此以往,就會制造出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拖延癥是我們的時代病,沒有病重到要住院,也沒有輕到無關緊要,輕重剛好,但不容忽視。在這么個“人人都有病”的時代,如果我們想要成功,想要超越他人,就必須克服拖延的壞習慣。如果我們想要做成、做好一件事,那就馬上行動起來,再別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行動,才是王道。

2不做只想,世界還和原來一樣

成功者和普通人一樣沒有什么特異功能,他們也不是什么天才,但是他們和普通人的唯一區(qū)別就是,許多事情他們真正地去行動了,而我們沒有。起初,我們只能望其項背,而到最后我們就只能望塵莫及了。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人們各種各樣的夢想,每一個夢想聽起來是那么美好,但在現(xiàn)實中,我們卻很少看到真正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去實現(xiàn)夢想的人。大家只是熱衷于談論夢想,把它當作一句口頭禪,一種對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生活的安慰。許多人帶著夢想活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嘗試實現(xiàn)夢想。

夢妮在高中時代看了一部叫羅馬假日的電影,之后便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到歐洲去旅行。

高三時她想,現(xiàn)在不行,等我考上大學再去。

上了大學,她主修法學,她這才發(fā)現(xiàn),大學的功課并不比高中輕松。她想,等我大學畢業(yè),我一定要去歐洲旅行。

大學畢業(yè)后,她找到了一份律師的工作。她慢慢覺得,社會的壓力遠大于她求學的階段。每月的房租和生活費一扣,余錢實在少得可憐。于是她想,等我找到一個有錢的老公,應該就可以實現(xiàn)這個夢想。后來,她果然認識了一個有發(fā)展前途的男孩,兩年后她結婚了。

婚后不久,她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想,等生了小孩,我一定要去歐洲旅行。

孩子順利地出生了,她萬萬沒想到,奶粉、尿布和孩子的哭叫聲常常折騰得她累得像條狗一樣。接著,第二個和第三個孩子也出生了,她發(fā)現(xiàn)自己老了很多。她陪著這三個小孩一路走過來,等老大終于考上大學。她想,是我圓夢的時候了。就在她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她中風了。躺在床上的她,再也不敢想那個歐洲之旅了。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像夢妮這樣的人,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帶著他們的夢想走進了墳墓。到歐洲旅行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倘若一定要等時間、金錢或其他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了,那么這個夢想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你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去等待外在條件的配合。你必須要在一切未晚之前,一步一步地去做,否則只會造成更多的遺憾罷了。

一個行動勝過千百個空想,我們不應該讓自己的夢想只是想想。所以當我們有一個哪怕小小的想法的時候,離開那滋生墮落的溫床吧,行動起來,只有這樣小想法才有可能實現(xiàn),慢慢的,小想法的積累就會變成大的成就。終有一天,我們會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自己。

思想與行動如同一對孿生兄弟,有思想又有行動才能成功;如果沒有行動,即便思想再華麗,也不可能實現(xiàn)。我們把后者稱之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古時候,有兩個人相約一起去遙遠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一路上餐風飲露,就在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遇到了一條湍急的河流,而對岸就是幸福和快樂的天堂。

對于怎樣渡過這條河,兩人產(chǎn)生了分歧,一個建議砍伐周圍的樹木造一條木船渡過河去,另一個則覺得不管什么辦法都不可能到達對岸,與其自尋煩惱,干脆等這條河流干了,再輕輕松松地走過去。

建議造船的人每天采伐樹木,努力地造船,與此同時還學習游泳;而另一個則每天躺著睡覺,時不時地去河邊觀察河水干枯了沒有。直到有一天,已經(jīng)造好船的朋友準備過河的時候,另一個朋友還在嘲笑他的無知。

對此,造船的朋友沒有感到生氣,出發(fā)前只對他的朋友說了一句話:“做一件事情不一定會成功,但不付諸行動就一定會失?。 ?/p>

等河流干枯了再過河,這的確是一個“華麗”的想法,然而,這也僅僅是一個注定不能成功的“華麗”的想法而已。

這條河流最終沒能流干,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經(jīng)過一番風浪終于到達了對岸,這兩人分別在這條河的兩個岸邊定居了下來,也都衍生了許多自己的子孫后代。河的一邊叫幸福和快樂的天堂,生活著一群勤勞、勇敢的人,而河的另一邊叫失敗和痛苦的原地,生活著一群懶惰和懦弱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與其躺著思想,不如站起來行動。我們常說,只要我稍微努力一點的話,我也會成功。是的,成功者和普通人一樣沒有什么特異功能,他們也不是什么天才,但是他們和普通人的唯一區(qū)別就是,許多事情他們真正地去行動了,而我們沒有。起初,我們只能望其項背,而到最后我們就只能望塵莫及了。

夢想是行動的前提,行動讓夢想變成奇跡,倘若夢想不能通過行動去實踐,即便夢想再完美也終歸是一個永遠都實現(xiàn)不了的童話而已。因此,成功的關鍵不在于夢想如何完美,而在于馬上行動。

所以,當我們有了夢想的時候,趕緊行動起來。自己當自己的唐僧,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時時刻刻督促自己。如果不做只想,世界還是原來的世界,你還是原來的你。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